顺为 发表于 2013-1-12 15:46:05

惊!90后职场新观念!


“招工难”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90后”择业观发生变化的思考。一方面是部分企业缺工,另一方面是个性强、要求高的“90后”依旧在就业路上四处奔波。“90后”的择业观较前辈们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各行业招人用工又该如何应对?记者昨天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象1 说跳槽就跳槽

  记者昨天在景田北一家超市见到收银员马丹妮时,她正熟练地帮顾客算账。

  马丹妮告诉记者,她来深圳已经一年半,自己起初在一家快餐店打工,干了不到两个月,因受不了老板娘太苛刻,与老板娘争执后立即走人,她连当月的工资都没要。后来她在一家中介公司做房地产经纪,虽然当时与同事相处得像亲人一样,但工作压力太大,完不成任务只有1000多元的底薪。在做了半年多地产经纪后,马丹妮有一天突然决定给自己放个假,蒙头大睡到当天中午,便彻底与第二份工作告别。

  一年半内就换了几份工作,马丹妮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遗憾。她对记者说:“工作首先要顺心,赚钱是工作的条件之一,但不能太辛苦,想跳槽就跳槽,没什么可犹豫的。”

  马丹妮是经亲戚介绍在这家超市当收银员的。虽然每天要在收银台前站很长时间,可她认为这份工作不用太动脑,只要不算错账,收入也很稳定。

  她告诉记者,如果在超市的工作不顺心,就继续选择跳槽。“大不了回老家去,反正我还年轻”,马丹妮轻松地说,“如果有了新想法,也许明天我又辞职了!”

  记者采访时发现:不计较青春的成本,择业时想跳槽就跳槽,是很多“90后”都有的想法。

现象2 总遭刁难的工作不爱干

  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怎样成熟的“90后”,都是一群孩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经营者都表示,“90后”员工个性都很强,他们对工作稍不满意,就会选择跳槽。

  生于1991年的小李刚满20岁,昨天他再次决定去人才大市场重新找工作。小李在深圳做过酒吧侍应生、网吧管理员、商场售货员……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工作经验丰富”。谈到不喜欢做什么,小李爽快地说:“太累太危险的活我不干,不受人尊重的活我不干。”小李多次变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受不了顾客的刁难。

  部分招聘单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90后”求职时普遍追求完美,因此,一些没有一技之长,而又眼光较高的青年,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现象3 我的未来我做主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一些“90后”们,正在为自己未来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悄悄地做着准备。

  “90后”硕士研究生小宁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他打算研究生毕业后报考公务员。小宁的父母在江苏,他目前在湖南一所大学读书。为了锻炼自己,小宁在三个月前还专程自费到深圳一家单位实习。虽然家庭条件还可以,可小宁经常利用假期勤工俭学,考驾照的钱也全是自己赚的。

  为了到深圳实习,小宁假期没有回去看望父母,自己在深圳租房子住。实习期间并没有什么报酬,可小宁实习的两个多月一直兢兢业业。小宁告诉记者,“毕业后不论在哪里,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都很重要。”

  对于未来的规划,小宁心中早就有了打算:虽然不一定要回到父母的身边,但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没有太大的压力。其实早在一年前,小宁就去应聘过,被一家条件很不错的单位录取了,考虑到要就业就必须提前退学,小宁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份工作。小宁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曾经的努力。”

  虽然在深圳实习只有两个多月,可小宁认为这次经历对自己未来的择业很重要,“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小宁说。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90后”择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某种程度上也是造成“招工难”的原因之一。解决“招工难”,既需要引导年轻人现实择业,也需要提醒用人单位在了解年轻人心理、满足他们的诉求方面多做努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90后职场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