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为 发表于 2013-1-16 17:53:54

《双人床条约》:离婚就一定不好吗?


《双人床条约》:离婚就一定不好吗?
郎启波/文
离婚就一定不好吗?离婚就一定好吗?这两个题目,答案都是不一定。有人选择相信爱情,要给对方留有尊严,虽然爱情经常被增值。有人信这个,也信别的。相信爱情,还要像《双人床条约》里那句话所说的那样——“我选的的都是最好的”,不但要自信,而且要“他信”,这也是尊重对方的一个基础。
《双人床条约》里的丁雪莉说:“你娶了我,至少少奋斗了二十年。”又说:“你又少奋斗了五年。”“奋斗”一词的使用在此很有意思。站在丈夫的角度想一想,本来“奋斗”一词在词典里就是褒义词,在男人的词典里就更是绝对的褒义词,但在自己妻子的口中竟然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贬义词,这多伤自尊,情何以堪!
赵敬初与丁雪莉的婚姻之所以出现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是在生活的惯性的轨道上被动地来适应婚姻,而没有主动地、特意地去想法设法地经营婚姻,所以要善于经营婚姻。长久的惯性之下,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说有爱情的话,那么爱情一定是既要需要一定的陌生感,又需要一定的安全感的东西——所以完全的熟人之间的感情是很难修成正果的,而我们一般也不会与一个明知会危及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人坠入爱河。初恋的时候,一个人既能给你**(陌生感),又让你觉得安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爱情了。安全感与陌生感的比例变化,大概刚开始时陌生感占上,之后是安全感占上,但婚后,如果不去经营婚姻,往往就只有了安全感。影片中赵敬初与丁雪莉夫妻俩已熟悉到彼此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的程度,这个时候就应该经常地给对方一些意外的惊喜,来使彼此的感觉常新,从而使爱情常新。
当然,《双人床条约》也体现了对婚姻中责任的肯定与强调,特别是对孩子的责任。诚然,正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离婚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伤害,但我不赞同仅仅只为孩子而选择不离婚或假装不离婚离的做法。确实有孩子把父母的离婚看作不能与同学讲的糗事,甚至自认为因此而失去了自尊从而去自杀,但是有没有孩子因为自己的父母之间没有爱情而直接去自杀?再者,一个勉强维持的婚姻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是否一定小于离婚的不利影响?乔布斯的亲生父母分手了,苹果的奇迹诞生了;奥巴马的父母离婚了,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登基了;周杰伦的父母离婚了,这个两岸三地的音乐巨星成功了。父母的离婚成就孩子的杰出与伟大,我们是否可以这么下结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如这些成功人士是各种因素造就的一样,其实父母离婚的孩子沉沦也是各种因素导致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孩子缺的不是名存实亡的婚姻,而是婚姻结束之后的真正的父爱、母爱!所以,离就离吧,请不要拿孩子说事,关键是不要在离婚之后让孩子失去那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父爱或者母爱!
《双人床条约》的剧本还是很给力的,很多情节贴近生活,贴近大众,频频地令人会心而笑,却又引人思索。如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赵敬初与丁雪莉教孩子学说话,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词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而是“笨蛋”,这让人不禁思索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影片中“我不想像你爸那样”“我也不想像我妈那样”之后是很多很多美丽的肥皂泡漂浮在男女主人公身边,这似乎是在隐喻当初对婚后美满生活的期待,又似乎是在隐喻对离婚之后自由生活的期待,又似乎是在隐喻虚无缥缈的爱情,引人遐想。影片中赵敬初和老婆离婚的事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单位,甚至连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都知道了,这种以极端的夸张形式达到的戏剧性效果,让人在一笑之中不禁思考中国人的劣根性。其中还有对其他影片的致敬:如影片中赵敬初歇斯底里地喊着“这是谁干的,这是谁干的?”,令人捧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人床条约》:离婚就一定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