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语 发表于 2018-7-10 15:41:44

古龙刻意留白让读者自己的想像去加以丰满和完善

第三个阶段,古龙创作卓然成家,深入描写人性与情义,并加入探案成分,笔下文体、笔调、风格及分段法别树一帜。笔下武功建立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又更上一层楼,更注重决战者本身的气势、眼光、速度,这就是真正善战者的条件。古龙对于武斗的描写简略化之极,事先渲染剑拔弩张的气氛却往往是只有结果,瞬息之间胜负立判,因而留出大幅空白给读者以神秘的体味,江上鸥推他的手法为“迎风一刀斩”。读者只知道李寻欢的飞刀例无须发、剑神西门吹雪的使剑未逢一败、四条眉毛的陆小凤则能用两根手指抵御天底下任何兵刃……但具体他们是怎么练成的绝技,到底是怎么发飞刀、出剑、夹兵器……?完全没有招式套路可言,具体过程在书中都是语焉不详,更确切的说,是古龙刻意留白让读者自己的想像去加以丰满和完善。<br>  从《浣花洗剑录》看古龙笔下的武学至理 <br>  曾几何时见过他人讨论,在浩如烟海的武侠小说名家里,谁家笔下的武功描写得最好?一大半以上认为是武侠小说界的泰斗金庸,也有人说黄易、司马翎,但很少有人会说古龙。金庸确<a href="http://www.idc889.com" target="_blank" title="服务器租用">服务器租用</a>实是个写“武”的大师,其武功套路仍旧依循传统路线,讲求一招一式皆有定规与来历,并且融入还珠楼主的旧派武侠小说里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类的元素,又把武学与为人处世的修生养性联系一起,因此有着泾渭分明的正派与邪道之别,前者博大精深而浩然正气,后者好走偏锋而狠毒诡奇。换言之,他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哲学意味、艺术诗味、人生况昧于一体的武功描写,是为武功的“意境”,故能雅俗共赏深受大众喜爱。&nbsp; &nbs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龙刻意留白让读者自己的想像去加以丰满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