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写的武侠小说气魄宏大
相比之下,古龙小说中的武打场面确实没有金庸写得精采,他也及不上梁羽生描绘武打场面中的武功招式生动。这一点,古龙的朋友燕青也有过类似的议论:“也许描述武功招数,古龙最不擅长。”<br> 每个成功的作家都在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梁羽生的古典文学功底厚实,他在作品中穿插古典诗词,使他的小说显示一种传统的美;金庸写过电影剧本,中西贯通,因此他写的武侠小说气魄宏大,气象万千,情节的衔接与时空的跳跃都突破了传统模式。古龙晚梁、金一辈,他要超越前人,自成一家,就得尝试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与变革新的文体。再说与古龙同时的武侠小说家,如诸葛青云、卧龙生、司马翎、萧逸等都在描写打斗上下过功夫。古龙要在这方面超过金、梁二位或者同辈作家,确非易事。于是,他不再拘泥于对武功一招一式的描绘。<br> 他认为武侠小说本来就是“纸上谈兵”,更何况精采的武侠小说并不单纯依靠描写武功招式来吸引读者。如果这两点可以成立,古龙不擅长描述武功招数,就丝毫也不影响他在武侠世界中的成就。<br> 但话还得说回来。一个言情小说家,如果一生中没有谈过恋爱,他的言情小说恐怕容易得“贫血症”,那么一个武侠小说家,如果连十八般兵器也搞不清楚,连起码的招式都不懂,他的武侠小说恐怕也很难写得很精采。<br> 那么,对武术没有实践经验的古龙拿什么吸引读者呢?我以为源于他对中国武术<a href="http://h5.youzan.com/wscshop/home/144wtj7q8" target="_blank" title="凤祥食品">凤祥食品</a>有较深的研究与理解。<br> 中国的武术,是一门精深博大的学向。《文选》中南朝宋诗人颜延年在《皇太子释奠会诗》中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武术,原与军事有关,后来多指强身、自卫等技击之术。宋代有《武经七书》,作为武试科目,包括《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种兵书。但最早的武术学校始于唐朝,宋神宗熙宁五年复置。宋人曾公亮、丁度撰《武经总要》。杜牧在《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叼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中云: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可见汉初萧何、曹参已传授《武经》。<br> 其实早在春秋年间,孙武就已经传授兵法于部属。<br> 武侠小说中的武学,既与两军对垒的军事战争理论相通,又有自己的特点。<br> 以萧逸的《甘十九妹》而言,其中的排阵,以金、木、水、火、土为主,比诸葛亮的八卦阵更诡秘玄秘。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侠客,精通道教与佛教的很多。金庸的《天龙八部》书名取自佛经,《倚天屠龙记》讲的是佛教、道教与波斯明教之争,也与佛与道的学说有关。古龙的《圆月弯刀》是一部为魔教翻案的小说,渗透了道教的内容。古龙其他作品中禅语偈言颇多,大都取材于佛教的妙语。据《魏书·释老志》与《太平寰宇记》载,少林武功是由印度僧人达摩创始的,他擅长“五拳”、“心意拳”、“罗汉十八手”,死后留下了《易筋经》、《洗髓经》与“达摩剑法”。北宋年间辑的《景德传灯录》,说达摩在北魏太和十年“寓止于嵩山少林寺”。其实这说法并不确切。“少林外家拳”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就有“少林”与其他武术流派,而少林寺则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直至隋末唐初,少林寺十三僧救李世民,才使少林寺武功名闻天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