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语 发表于 2018-8-31 14:52:35

无招可寻才能出神入化

天机老人的妙语,确实与禅宗真谛有相通之处。天机老人的“无环无我,环我两忘”与禅宗六祖慧能的“心中无一物,何处著尘埃?”很相似。在古龙的后期小说中,这样精采的对话还有很多。在他看来,真正的武林高手是没有招式的,无便是有,无招便是最绝的招。这其中的奥妙,其实很有点科学性,因为任何一家最厉害的招式,都有天生的克星。只有达到“无便是有,有便是无”,才可以称得上武学的巅峰。这一点在《圆月弯刀》中有更精采的描述。青青带柳若松去看丁鹏劈石的刀法。柳若松看后承认看不出丁鹏刀法的变化,青青说道:“你当然看不出,因为那一刀根本没有变化。”但她接着又说: “这一刀虽然没有变化,却包含了刀法中所有变化<a href="http://www.whzhentan.net/" target="_blank" title="武汉私家侦探">武汉私家侦探</a>的精萃。因为这一刀出手时用的刀法、部位、时间、力量和速度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恰好能将他所有的力量发挥到极限。”这说法虽然有点玄妙,但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因为刀法有变化,出拳有招式,便成了一种定式,任何成型的方法,也必然会暴露出它无法掩盖的弱点与缺陷。只有无招可寻,才能出神入化,使武术进入一个令人防不胜防的境界。古龙在《圆月弯刀》中还有一场写丁鹏向神剑山庄庄主谢晓峰挑战的戏。两个高手并未出手,也同样写得惊心动魄。谢晓峰的女儿谢小玉讲得很明白:“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胜负上下,只是些微之差,绝不可能演成生死流血惨剧的。”也就是说, “高手相搏,只是技艺之分,有时对峙片刻,不待交手,双方就知道谁胜谁负了。”<br>  而更玄妙的境界则在于:“人是刀的灵魂,刀是人的奴隶。”古龙还在小说中指出:“攻就是不攻,不攻就是攻,后发制人,以静制动。因为在完全静止不动的一姿一势一态间,已藏着无穷无尽的变化与杀机。”这便是佛学中的“法皆空”<br>  理论在中国武侠小说中的生动体现。<br>  还应该看到,古龙在小说中阐述的“无环无我,环我两忘”的武学精论,也就是说,一个武林高手心中不应有杂念,这种杂念包括贪欲,也包括称霸武林。<br>  而一个心有杂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的境界的。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能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舍己救人,就说明他们初步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也就有了掌握高超武艺的必要条件,他们才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大英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招可寻才能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