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中国19名散落缅甸近70年的远征军将士遗骸归故土
[打印本页]
作者:
a1-与我无关
时间:
2011-9-15 09:53
标题:
中国19名散落缅甸近70年的远征军将士遗骸归故土
[attach]21441[/attach]
9月13日,从缅甸寻回的19名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分别沿着瑞丽畹町和腾冲猴桥口岸,回到他们为之献身的祖国,并将于14日归葬在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中。图为工作人员护送远征军骨灰进入国殇墓园
位于腾冲的国家级口岸猴桥口岸现在是中缅商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做小生意的边民往来不断。而在二战时期,这里曾是史迪威公路的枢纽,中国远征军战士就是从这里走出国门抗击日本侵略者,其中许多人在异乡阵亡,再也没有回来。据统计,至今仍有6万远征军将士遗骸散落缅甸。
本次活动由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云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据活动组委会秘书长蔡雯介绍,今年7至8月已先后从密支那地区和西保、腊戌地区寻取到19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的遗骸并火化。
主办方13日分别在云南德宏州畹町口岸、保山市腾冲县猴桥口岸举行“国门迎忠魂”仪式,迎接遗骸回国安放在云南腾冲县的国殇墓园中。经过近70年的漂泊,这19名中国远征军将士终于魂归故土,得以慰藉。
安魂曲响起,国殇墓园沉重肃穆,道路两旁站满了前来迎接远征军遗骸的人们,老人、农民、学生、华侨……大家不论辈分、不分职位,自觉一字排开,注视着英雄的骨灰渐渐远去。
人群中,几个女孩失声痛哭,她们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在腾冲,许多人和我们一样对远征军有很深的感情,每年都来国殇墓园扫墓,心里总觉得愧对他们。没想到快70年了,他们的骨灰还能回来,真的很替他们高兴。”
听说战友魂归故土,当初一起浴血奋战的远征军老兵们也从各地赶往迎接。他们在家人的搀扶下蹒跚行进,有的露出激动的笑容、有的凝视着战友的骨灰、有的眼里噙着泪水。86岁的卢彩文战后一直居住在腾冲,“这真是想都没想到的事啊,他们终于回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幕,老人激动得有些颤抖,“他们当初为国捐躯,理应受到肯定和尊重。以前我就经常来这里,以后我更要多来,因为这里有我的战友。”
老兵吴正光也从德宏赶到腾冲,86岁的他将荣誉勋章整齐的佩戴在胸前,彰示着那段烽火岁月。由于老人在战争中失聪,无法听见记者的提问,他只是一直竖起大拇指,一直笑着。
“近70年的岁月,他们被遗忘的太久。”长期关注远征军老兵的公益人孙春龙说,我们不但要帮助幸存的老兵回家,我们更要让阵亡将士的遗骸回家。这次活动已经开启了中国军人海外遗骸回国的第一步,相信将来会形成规模,让更多的英魂归乡安息。
“舍身取义英雄气,视死如归民族魂。”昨日,腾冲国殇墓园内,安魂曲如诉如泣,人们手持白菊花默默站立路旁,躬迎19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的遗骸回国归葬。19位将士遗骸作为密支那地区和西保、腊戍地区的阵亡将士代表,昨日分别从畹町、猴桥口岸迎回腾冲县国殇墓园。时隔67年之后,他们终于回家了。
· 老兵心声 ·
“真高兴会有这么一天”
90岁的杨剑达是一位曾在缅甸滞留60余年的老兵,不久前,他在志愿者孙春龙的帮助下,回到了老家广东梅县。9月10日,他在家乡小憩几日,离开梅县,踏上了返程之路。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坐着轮椅从缅甸密支那返回腾冲,“回来看看他的战友。”女儿杨玲说,父亲“很高兴,特别高兴”。杨剑达老人坐在轮椅上告诉记者:“真高兴会有这么一天。”老人老泪纵横。
86岁的远征军老兵李广从德宏州过来,他和每一位远征军老兵一样,胸前都戴着几枚勋章,其中一枚是Z F颁发给他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今天高兴,老兵回来了。”老人不停重复这句话,拍拍胸前的纪念章。
· 回家之路 ·
9月13日,他们回家了
猴桥口岸,桥下的槟榔江哗哗流过,离桥约50米的地方,是一座已然废弃的铁索桥,这是二战时就存在的铁索桥了。当年,中国远征军的将士们就是这样跨越了这座桥,向距离中国边境135公里的缅甸密支那挺进,第一次出师援助友邦抗击日本侵略并取得了最后胜利,但在胜利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埋骨他乡。
8:00
国殇墓园 每座墓碑
插上白菊花
清晨8点的国殇墓园,安静祥和。每座墓碑前,都插着一朵白菊花,远远望去,朵朵白菊迎风摇曳,让墓园充满了深沉的回忆,这是志愿者们在前天下午刚刚插上的白菊,寄托了他们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也就是不久后的几个小时,这些为人们所永远怀念的英雄们将迎来他们19位战友的归来。
8:50
畹町桥头 从缅甸方接过骨灰箱
清晨8点50分,8名缅甸九谷华侨会代表身着正装从畹町桥头分两列手抬中国远征军骨灰箱,骨灰箱上面覆盖着中国远征军新一军军旗,他们步行至畹町桥中央中缅交界红线处,同时,8名畹町群众代表着正装由中方桥头正步至中缅交界红线处,他们从华侨们手中接过了骨灰箱,正步来到了畹町边防检查站前。
11:30
猴桥口岸 灵车驶到边防检查站
灵车在开道车的引领下,静静行驶到了猴桥口岸边防检查站。人们在桥上拉起了“远征军忠魂归国”的黑字白底的横幅,向路过的灵车默默致哀。在驶往边防检查站的约一公里的路两旁,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和当地小学的学生们,也默默站在路旁向英灵们行注目礼,孩子们举起右手向英灵们敬少先队队礼。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告诉晚报记者:“我们在迎接英雄爷爷回家。”
12:30
毛家营
灵车车队在腾冲中和镇毛家营汇合
13:00
国殇墓园 迎灵仪式迎英雄回家
车队到达了国殇墓园门口。此时,车队两旁早已站滿了腾冲当地的群众,从甬道至墓地两侧,近200余少先队员手执菊花,默默伫立。他们是来迎接英雄回家的。按照腾冲当地的风俗,迎灵仪式开始了。
接花圈、灵架、迎取远征军将士骨灰罐,鞭炮响起、行注目礼。两位身着黑色正装的年轻志愿者吹奏着如诉如泣的安魂曲,四位青年志愿者分别手执两个大大的花圈,花圈中间上书大大的一个“奠”字,两边分别写有“功勋昭日月,浩气存天地”、“舍身取义英雄气,视死如归民族魂”。后面是近40位青年人,一位手执黑色的雨伞,一位双手合抱着19个白色的骨灰罐19位来自缅甸远征军将士的忠骨。
队伍在安魂曲中缓缓行进,人群在束束白菊花的摇曳中低头默哀。
一炷香燃起在灵台前,十余个荷花烛台萤萤燃起。十几位远征军老兵在19位战友的骨灰前深深3鞠躬:“欢迎战友们归来,我们永远都记得你们”。
洞经音乐在灵台前响起,如来自天堂之音,如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祭奠着和守护着19位远征军老兵归来……
转自中国网络电视台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