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功用
[打印本页]
作者:
kandy1234
时间:
2012-7-5 17:25
标题:
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功用
文学作品的推广与功用
刘晓民(135)
我在《成长》第五部第四章中曾说:“文学作品不在于塑造了什么人物,不在于结构怎样好,不在于写得怎样的精彩,总的来说就是不在于作品本身,她的最大价值是要益于当时与后世的人类。”
我所倡导的繁荣文学,并不是指要很多人来写,写出成堆的作品来。
就我个人来说,主持人、名演员、相声演员等名人的书不喜欢看,侧重于看专业作家的书。某名作家作了几本书,看他写的好的那二三本。他若书写得非常多,只看他写得最好的那一本(当然,若是得到了公认的作品,有多少我会尽量看多少)。因为书无限而人看书的时间有限。
只要你这篇文章好,那怕你就只这一篇,那怕你默默无闻,我也认为你这篇作品值得推广。有的人著作等身,而著作等身的人名气一般都很大,但你等身的作品中若只几篇好文章,我就认为只这几篇好文章值得推广。总的来说,就是只因文而及人,决不因你的名气大作品多而推广你不好的文章。唯有这样,才能使文学作品不粗制滥造不窃走读者光阴而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我提倡推广有功用的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还能改善互联网环境。好的文学作品有教育的作用,利于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
我的文章中,跨越时间最长的,是《书碟目录1》。耗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看书,才得到那一小段文字。这篇文章是以益于当时与后世的人类为标准,据我个人的喜好,归纳作品。有了《书碟目录1》这样的文章,第二个人学文学,便能节省好几年的光阴(早些年阅读的许多名著,已不大记得内容,手头又没有,无法核实是否够资格进入《书碟目录1》,也就未录入,只能归纳到《书碟目录2》)。我写过一篇题目为《<成长>续(节选)》的文章,里面介绍了一个人为控制生男孩或生女孩的方法,这样能避免些溺杀女婴的事,能使不少的人减少十月怀胎之苦。《书碟目录1》与《<成长>续(节选)》这一类的作品有公益的作用。
《成长》推动中央大规模反腐,这是文学作品于国于民的功用。我个人认为《成长》值得推广。
鲁迅作篇文章出来,那文章本身的好歹其实并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起到唤醒民众的作用。
我在网络上发现一些类似鲁迅的人,发表了一些文章,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发表揭露黑幕或揭发贪官的文章,就有相当于外国中央情报局的功用。
弱女子受权势欺压,网民能为她辩护、声援。这类文学作品有惩恶扬善的功用。
金庸等人的武侠作品有娱乐的功用。
农村不孝的情况,原因之一是文学未繁荣。不孝的情况,有的是因老人孤僻、爱唠叨。而老人孤僻、爱唠叨的情况,很少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病理性的除外)。不孝的情况,责任在子女的,子女的文化程度多数不高。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包容心大些,能使家庭和睦些。
无论是父子、兄弟还是夫妻,只要双方的文化程度高,则不相容的情况就相当少。并且,若只一方的文化程度高,争执时,多数时候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一方容忍、退让、顾全大局。
只要让国人多看书,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国人素质等等,都将得到改善。
繁荣文学有改造社会氛围作用。一个地方的人的素质高,则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好,而人的素质与教育、文学是相关的。”
提高人的素质,能改良社会秩序。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