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永丰县藤田镇中西山村百合抢购一空 热闹非凡 [打印本页]

作者: 永丰口碑    时间: 2012-8-20 18:29
标题: 永丰县藤田镇中西山村百合抢购一空 热闹非凡
进入8月,永丰县藤田镇中西山村每天都热闹非凡,处处都流金淌银,来自湖南、浙江、广东等地的客商蜂拥而至,将这里的百合抢购一空,没有来得及抢购的,则忙着与村里的百合种植户签订明年的订单合同。据了解,今年中西山村百合总产量达210万公斤,种植户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百合真正成了村里的富民产业。中西山村百合,这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绽放的特色产业之花,是如何结出醇香甜美的“富民果”?

    攻克难题壮大规模

    中西山村种植百合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2007年以前,这里的百合都是一家一户零星种植。由于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外地客商不愿来,即使有个别客商过来零售,也是拼命地压价,导致价贱伤农。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该村百合的种植面积曾不足100亩,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优势产品并没有成为富民产业。
    如何改变“果甜不富民”的尴尬状况?2007年9月,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邹先佼的牵头组织下,中西山村成立了百合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破解技术难题入手,实行“三统一分”模式,即统一进行技术指导、统一供应农资、统一进行产品销售、分户自行种植管理合作模式,并专门聘请专家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训400多人次,培训内容包括百合产前、产中、产后技术要领,以提高社员和种植户的生产技能。
    针对百合种球易退化、育种难、育种慢等问题,该村长期聘请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教授为技术顾问,在专家的指导下,中西山村农民很快摸索出百合鳞片繁育良种技术,不仅解决了村里种植户自身繁育难不敢放手种的问题,还填补了国内百合育种成功率高的空白,使中西山村很快发展成全国有名的百合良种繁育基地和高产商品百合基地,推动了全村百合产业的规模连片种植。目前,合作社社员从成立初期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80人,涌现出百合种植大户60多户,百合种植面积从初期的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亩,亩产高达2000公斤,还带动周边农户600余户发展百合600多亩。

    品牌经营提升效益

    今年上半年雨水过多,中西山村农民种植的百合每亩产量普遍减少了20% 以上,然而由于价格比国内其他地方的百合价格要高出许多,这让中西山村农民不但没有亏本,反而赚了钱。个中缘由?就在于中西山村农民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善于培育经营自身品牌,提高了产业效益。
    合作社成立之初,理事长邹先佼就带着百合样品自费来到广州青平药材市场、湖南廉桥药材批发市场等各大商场为种植户打探行情、推销产品、寻找销路。为了立足长远发展,合作社为百合产品注册了“西阳宫”商标,积极申报QS质量认证,让中西山百合能够摆上大型超市的货架。在销售鲜百合、百合干的同时,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该村还将百合加工成百合粉、百合花(菜、茶)等系列产品,通过精品包装上市。包装后的百合粉,除去原料成本和包装费所得利润,是卖鲜百合利润的3倍。
    该村还依托全国百合良种繁育基地这一金字招牌,改变原来只卖商品百合的单一销售模式,开辟出种子百合销售新渠道,实现了由商品百合每公斤18元到种子百合每公斤52元的效益飞跃,极大地提升了中西山百合产业的整体效益。今年中西山村农民邹先佼种植了25亩百合,是村里最大的百合种植户,算起商品百合和种子百合的销售收益,仅种植百合一项,老邹就赚了73万元。
    中西山人一系列塑造品牌的自觉行 动,使该村百合产业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产品优质化、效益高效化,并最终使百合产品走向了全国市场,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娃娃”。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