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给“智读”开辟一片蓝天——中学生读书方法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永丰口碑    时间: 2013-1-1 11:04
标题: 给“智读”开辟一片蓝天——中学生读书方法初探
“智读”即有趣味性、有目的性、有创造性地阅读,当代著名语言大师林语堂曾倡导过这种读书方式。笔者认为,“智读”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读书潜能,提高读书能力,值得提倡。要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智读”,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一、引导学生爱读书

    爱读书是“智读”的前提。可事实却不容乐观,现在中学生多数时间在上网,阅读时间很少。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应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举办一些课外读书活动。“国学走进课堂”活动强调阅读国学经典,能开拓学生视野;“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能陶冶学生情操;“名著读后感征文”活动能让学生将读书所得诉诸笔端……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乐在其中,趣味无穷。

    二、引导学生读好书

    读好书是“智读”的保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书读,这是困扰中学生读书的大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切不可漫无目的、千篇一律。应该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好书来读。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读一些能传承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书。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当代中学生要多读这些书籍,让自己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引导学生善于读书

    要做到“智读”,就必须“善读”。“善读”即指在读书的过程中取书之精华、剔书之糟粕,创造性地吸收书中的知识。读书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是天壤之别,读书要讲究智慧和方法。对于中学生而言,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最关键。
    一是将读书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思考是读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把书本上别人的东西吸收为自己的知识需要思考,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变成可以灵活运用的知识同样需要思考。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读书,对书本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书本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古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告诫学生读书不能浅尝辄止,人云亦云,而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努力解决问题,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书的过程不断获得新知识,收获新体验。
    二是做到持之以恒。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滴水穿石。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书的人,只能徒耗精力,浪费光阴。

作者: 诺秋    时间: 2013-1-1 19:43
支持支持,顶一个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