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9起官司 海尔7次败诉
[打印本页]
作者:
永丰口碑
时间:
2013-3-20 11:48
标题:
9起官司 海尔7次败诉
起火,房间内价值200余万元的服装毁于一旦,但消费者索赔近3年未果,海尔公司一审败诉后提出上诉。目前,该案正在二中院审理中。
通过对本市法院已判决的海尔产品质量案进行分析,记者发现海尔被诉时,通常表示责任不在自己:虽然消防员确认不排除空调故障起火,海尔却称“公司作为知名品牌,不会产生问题”;电热水器跑水淹了楼下,海尔竟说,“损失很可能是装修质量问题造成的”。但其9次被告,7次被判赔偿。
业内人士称,海尔近年来试图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营销型企业以提高利润,但如何加强对上游生产厂、供应商和下游销售渠道、售后网络的掌控,成为其面临的难题。
2010年,海尔产品连续发生触电事故。广东梅县石扇村南村8岁女孩叶燕晖、江西永丰县11岁女孩刘思清,分别在接触海尔冰箱时触电致死。事后,海尔冰箱集团新闻发言人张铁燕表示,责任完全不在产品,是死者家的插座漏电造成的。
海尔空调起火事件在国内也非个例。2012年3月13日人民网安徽频道报道,合肥市民郭女士刚买一年的海尔空调晚上突然自燃,夫妻俩20多年来收藏的大量古董被毁。消防部门检测认定,起火点为空调电气线路故障。但她将清单交给海尔合肥区一位经理索赔时,对方不予理睬。
2012年10月15日台州商报报道,市民李先生买来海尔空调,三天后外机就冒出黑烟,还发出类似放鞭炮的噼啪声。虽然发现及时未酿成火灾,但空调外机已被烧黑。
而维修人员赶到后竟不同意更换外机,仅更换了空调外机外壳。
之后,空调制冷效果大不如前,且噪音巨大。李先生再次投诉无人理,后在当地消协介入下,商家才给更换了外机整机。
业内分析
把控外包产品质量是个难题
28年前,海尔厂长张瑞敏因海尔电冰箱质量不合格,砸了库存的76台产品。这一行为经过媒体渲染,成为海尔经久不衰的品牌营销案例。
当年,张瑞敏说:“中国人愿意买高价的海尔,是因为海尔的产品质量全国第一。”
对家电领域有很深研究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金波表示,海尔近年来的发展策略,正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营销业进行转变,将产品的生产进行外包,自己进行营销。
“这种发展策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何能将现有的制造向营销成功转变,是海尔要考虑的问题。”金波说,如何对外包出去的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如何监管供货商以及下游经销商,都是难题。
海尔转型 人性化服务很重要
金波强调,不管企业走什么发展路线,产品质量是根本。“一个企业要是没了产品质量,连到市场上"玩"的资本都没有,肯定会被排挤出市场之外。”
他说,除此之外,产品的人性化服务也很重要,我国制造业的发达度、透明度让各家制造企业很难从产品制造上更多盈利,所以只能靠人性化服务带来更多的额外“效益”。
对此,海尔新闻发言人张铁燕曾对媒体表示,海尔虽然正在转型,但质量问题不是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海尔转型不会影响到质量为本的根基。不会出现制造环节不可控。转型后的商业模式不否认质量管理在商业模式中的作用。”张铁燕说。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