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香港歌手和国语歌曲的「共存」实验 [打印本页]

作者: huoguo    时间: 2013-3-25 17:04
标题: 香港歌手和国语歌曲的「共存」实验
    内容简介:何韵诗虽然一直自称与香港乐坛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歌曲大路数说到她的第一张国语专辑,算是国语碟的保险标配。阿信、范晓但是何菇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国语歌曲的市场更大、听众更回到音乐本身,其实这张碟的编曲亮点并不多。?酒精和烟?和作曲方面是我认为的遗憾所在,虽然班底强劲,但旋律上的记忆词作方面,何菇的音乐一向是言之有物而又角度独特明确。从当当然我们一直都要给予何韵诗最大的赞赏和鼓励,她有勇气,她但是何菇必须知道,作为一个主流歌手,有些事情是必须考虑的但这仍然是一张不差的国语碟,它有它明显能够鹤立鸡群的优势




香港歌手和国语歌曲的「共存」实验
何韵诗虽然一直自称与香港乐坛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歌曲大路数抑或是制作班底看,ta(她)都是一个純正的香港歌手,也是成功的。她的音乐质量在歌迷群体中有口皆碑,除了要感谢她zi(自)己优秀的唱功和严格的把關,還要感谢背后一大批的優秀港乐制作人员:黃伟文包办的大部fen(分)歌词,给了她的音乐激发广大共鸣的保证;青山大乐队深厚的音樂功底也功不可没。这些制作人员,都是扎根本土港味浓厚的,他们的发挥和香港的文化De(的)伴随密不可分。然而何韵诗一直是追求进步和挑战的,她认為香港乐坛无法接受自ji(己)的社会议题,于是对台湾樂坛投入了更多的用心和关注,在第二张国语专辑上下了更大的工夫。
说到她的di(第)一张国语专辑,算是国语碟的保险标配。阿信、范晓萱、魏如萱这一类台湾创作人的加入奠定了专辑的基调---即便杂糅,也會凭借这些人的口碑加上不少印象分,加上何菇相对很多香港歌手不错的国语,所以第一张国语碟,即使像是杂糅的拼盘,也获得了不差的评價。当然还是有很多铁杆在呼唤着何菇唱回粤语,那里才是真正契合她气质的地方。
dan(但)是何菇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国语歌曲的市场更大、听众更duo(多),台湾社会也更自由开放包容。经guo(过)漫长的舞台剧巡演、以及去年的出柜、近期的**运動,她在国语市chang(场)的形xiang(象)建立也逐渐深入人心,不斷涌现新的支持者。发行第二张国语專辑,是最好的时機,歌曲也才是歌手表达自己的最好途径。于是这一次,她找回了久违的青山大乐队,找到了年轻人挚爱的词作者吴青峰包办,甚至找了内地的独立乐队旅行团樂队、独立yin(音)乐人梁晓雪。这些人加起来的口碑效应是KB的,但他们揉合起来De(的)专辑会是怎样的呢,尤其是在一个"传统又不传统"的香港歌手身上。
回到音乐本身,其实这張碟的编曲亮点并不多。?酒jing(精)和烟?和?what do you love?兩首快歌各有不同,前者较重較「脏」,大量的电吉他solo以及音墙密不透风;后者则更轻快明朗。?对过去的我说?中主歌部分的di(低)音钢琴和音效很有氛围感,进入主歌便隨大流了,一如专辑中其他慢歌钢琴加鼓点的正常路数。个人较喜欢?bye bye?这一shou(首),整支歌一qi(气)呵成流畅清爽,直截了dang(当)。
作曲方面是我认为的遗憾所在,虽然班底强劲,但旋律shang(上)的记忆点并不多,总有一种磕绊無力感,平平淡淡,不夠liu(流)畅一击便中。xian(先)行放出的?眼泪教我的事?和?彼此?已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许是习惯了何韻詩太多的港乐饮歌,国语上的她还是需要留给乐迷一些时间习惯。
词作方面,何菇的音乐一向是言之有物而又角度独特明确。从当年唱梁祝间的奇戀、唱給精神病人这些弱势群体、唱给烦惱少年等小众人物,社会的每一面都被何菇唱尽。即便整个大众不甚留意,爱她的那xie(些)人自会受yong(用)。而这张國语碟,如何菇所说,是讲的比较大的话题,人如何和世界chong(冲)突共存。?无脸人?等歌曲叙述与刻板社会的格格不入、想要卸下伪装逃离、做回自己;?眼泪教我的事??波希米亚??彼此?又送上安慰和说教,仿佛心灵鸡汤。但话题庞大也意味着笼统,其实更是另一种形式的保险,rong(容)易整合但也容易模板化,让人不明就里。吴青峰的词并不是不好,但放在这里总显得過分直白却又信息量甚少,缺少一贯的诗yi(意)和含蓄。或许這就是何菇要的,或许这也是港台文化间De(的)差异。
当然我们一直都要给予何韵詩最大的赞赏he(和)鼓励,她有勇气,她敢于在這张針对华语世界的专輯中不唱情歌只做自己的表达,当今没有几个歌手能够做到这樣的地步。香港歌手一向注重专輯概念和整体性,这样思想统一甚至提供当X L行满满的正能量的zuo(作)品并不多见。
但是何菇必须知道,作为一个主流歌手,有些事情是必须考虑的。如果觉得香港le(乐)坛过于浮躁太情情愛爱,但哪里的主流樂坛不情情爱爱?这并bu(不)应gai(该)是抱怨和转移重心的理由。专辑虽然一心求整體性,但過多不同的制作人员在融合上还是不太順畅,要保证专辑整体性,最佳选择則是一个固定的制作控制。音乐難以将中港台三地的文化交融,这样的实驗也不一定有人做得更好。何菇的国语咬字比港人有余,比正统De(的)国语歌手仍然相差甚远。還有一点与音乐无关但you(又)会影响音乐的。出柜之后,何韵诗不断can(参)与社會活动,比之前更加活跃he(和)直接,在康熙来了中她也解释到自己给自己背上了很重的責任,觉得自己代表整个群ti(体),需要做好需要发声。其实何菇这样的行为早就有迹可循,09年的专辑?hero?题名已经很明顯,贾宝玉舞台劇旨在探讨成长与人生,专辑?共存?探索社会与人。主题越来越庞大,实质上越来越难以把控,可以加入的東西越多,则越难以筛选出有用的讯息和明确的指向。说到最后,给人的感觉只有高大的架子和虚空的口号。在节目中,蔡康永也有意提醒何菇不用背起这么大的压力,你还是你,不知何菇听进去了几多。
但这仍然是一张不差的國語碟,它有它明顯能够鹤立鸡群的优势。但能否真正達到影响社会的mu(目)的,还需要时间檢验。毕竟要做音樂作品,音乐本身是不能被凌驾的。何韵诗的理想值得赞赏,但比起曾经的粤语经典,一条心闯荡国语市场的她,还需要再加考虑和摸索。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