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坚 守 平 凡 [打印本页]

作者: 新闻今日谈    时间: 2013-5-8 15:52
标题: 坚 守 平 凡
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比权贵更有声望;

没有卓越的功勋,却让群众无比尊敬;

他在古县家喻户晓,被古县老表亲切地称为“捡古(jiǎn gū)”师傅,他就是古县镇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农机站站长邱良顺。认识邱书记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北方男人的豪爽与豁达,南方男人的温柔与细腻,更有中国男人的担当与坚韧,是位典型的硬汉。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忙碌的田间地头、川流不息的街头闹市、灯火昏黄的农家小院。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三唯两从”的精神内涵。

专  注

1980年,年仅22岁的邱良顺进入古县镇农机站工作,一干就是34年,他从一个根本不懂农机操作、维修和补贴政策的小伙子成长为一名农机专家。每次谈到农机知识,邱站长便神采飞扬,如数家珍。然而,农机推广还仅仅是邱站长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他最大的工作是负责全镇上万台农机的“售后服务”。

2008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邱站长的大孙子正好周岁,亲朋好友都登门道贺,邱站长抱着大孙子接受大家的祝福,乐不可支。

“‘捡古’,我家的插秧机坏在田里了,你过来帮我看一下,”电话那头的村民万分焦急。家人、朋友都劝他不要去,等孩子办完周岁酒再去。他突然严词厉色:“这么热的天,拖到下午秧苗会沤坏的。是你这小娃娃的事大还是人家一家子的生计大?”说完,立马拎上工具,开着车直奔岭下村。  

看到心急如焚的农户,邱站长微笑着说:“老陈,别急,我‘捡古’来了,问题自然就没了。”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发动机中的一个配件破损,可邱站长的工具箱中找不到适合的型号,需要到镇上购买。于是他让老陈耐心等待,自己一人驾车前往。

来回折腾了几趟后,农户老陈的难题最终得到了解决,插秧机又回到地里“大显伸手”。等邱站长回到家中,客人已基本散去,为此家人对他埋怨了不少。邱站长语重心长地对家人说:“娃娃的事本是喜事,我作爷爷的应该亲自陪伴,但是作为干部,我要对群众负责,这也是给我的孙子树立榜样,这是另一种爱,你们要懂得”。

担  当

古县镇作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难度和幅度,需要一批精兵良将参与其中。“捡古”这个老古县,自然成为党委、政府的首要人选。作为圩镇建设组成员,“捡古”每天奔走在城镇建设的一线。“天天都是工作日、事事都要抓紧办”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征地伊始,很多村民不满补偿款标准,提出各种要求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征地工作举步维艰,征地组成员一筹莫展。

“这么好的事,他们怎么就不理解,这是为我们古县老表办好事、办实事。我先从我自家亲戚、朋友开始,一个一个做工作,我就不相信这个事情它推动不了。”邱书记态度坚定。

从那天起,邱书记不厌其烦地做亲朋好友的工作,一遍不行走两遍,白天没同意,晚上再上户。在他反反复复地劝说下,亲友终于松口同意签订征地协议。有了这个“吃螃蟹”的人,其他村民也纷纷同意,征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作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和主任,他事事亲力亲为,大到社会治安、群众安全饮水,小到环境卫生、路灯管理,别人眼中的小事,他都当成大事来办,常常工作到深夜。

细  致

身兼数职的邱良顺本已事务繁重,但他仍不辞辛劳地处理居委会的大小事务,无论是低保评议、发展党员还是各种邻里纠纷。

今年居委会的低保评议,有位困难户没有评到低保,跑到邱书记家中去哭诉。当了解到那位妇女的丈夫前年病逝前向亲朋好友借的三万多元医药费,一直无能力偿还,她一人还要照顾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和患有痴呆的儿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邱书记万分同情,当即表示一定想办法帮她解决困难,并且回到居委会查看低保对象情况,一刻也不敢耽搁。经过认真比对每位低保对象家庭实际困难情况,他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迅速与该名对象取得联系。对方知道他的用意后,一口拒绝,表示坚决不放弃。

旁人都劝邱书记把这事推掉,告诉那个妇女是民主评议的结果,自己也没有办法。可是,他却叫上劲了,多次主动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对方答应放弃低保指标。

当农妇得知这个好消息时,激动不已,泪流满面,嘴里不停地说着:“邱书记,你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啊!”邱书记笑着推辞说:“不要谢我,指标不是我让出来的,你要谢就谢让你的人,谢政府。”

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如今,五十多岁的邱良顺仍然默默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图升官,不图发财,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邱良顺用他的朴实、担当、坚持,换来了古县群众的尊敬和拥戴,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在古县这片承载着两万多民众梦想和希望的热土上将汗水尽情挥洒。

  文章录入:古县镇    责任编辑:古县镇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