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永丰西阳宫---欧阳修父母坟院由来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不移动
时间:
2011-5-3 12:34
标题:
永丰西阳宫---欧阳修父母坟院由来
[attach]17660[/attach]
历代以来,欧阳修的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尊崇,但人们对西阳宫为何是欧阳修父母坟院,不甚了解。近日,笔者去了永丰县沙溪镇,循着远去了千年的历史风尘,去追觅这位先贤模糊而又清晰的足迹。
西阳宫坐落在永丰县沙溪镇约1公里的泷冈(现欧阳修中学内)。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是一座三殿并列的古建筑群。前面有一座高大的拱]门,门顶上方书有赫然醒目的“西阳宫”三个大字。右侧是泷冈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以及《泷冈阡表》碑亭。文忠公祠堂为纪念欧公及其父母崇国公的祠堂,位于西阳宫内,与西阳宫门坊在同一纵中轴线上,创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建成后,有吴澄、曾焕等作记),祠内有一口天井,柱网布置采用了移柱造,藻井、天花、川梁、驼峰等大小构件,与明清风格一致,整座房屋从布局到结构具有浓厚的江南民居特点。横卧在祠前的两根大石柱上有一副对联,是对欧阳修母亲郑夫人守节自誓、教子成才的热情褒奖和赞美。碑亭正中竖立着《泷冈阡表》碑石,正面刻《泷冈阡表》,背面刻《欧阳氏世系表》,均为正楷、阴文、直书,字体端庄稳重,雄健有力,都是欧阳修亲自写的。这是欧阳修任山东青州太守时护送母亲郑氏灵柩归葬故里时,从青州带回来的,至今有近千年,是欧阳修为追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写下的一部“动人悲戚、增人涕泪”的家史。进门后,一对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亮节失青春,叹离莺苦唱,别鹄凄吟,五夜怆神深渗澹”、“恩伦褒丹陛,忆弋雁失群,丸熊课读,卅年回首尚辛酸。”这是对欧阳修母亲郑氏夫人自誓守节,教子成才的赞美。欧阳修4岁丧父,家境贫寒,其母用荻管在沙盘上教其读书习字,使之成为名家。“画荻教子”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后人曾在宫内兴建了一幢“荻楼”,以昭示后辈。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圮毁。
欧母去世后,欧阳修从河南颖州将其母的灵柩,连同他20多年前去世的胥、杨两位夫人的遗骸一同运回了故乡沙溪,与其早年去世的父亲安葬在一起。他本想在故乡多住一段时间,但因其岳母去世,只好又匆匆北上祭悼。离乡时,他尚未修建父母的坟院,本以为很快就能回乡办理此事,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了。于是,他只好委托家乡的亲友修建一个道观,请道士祭奠亡灵和洒扫墓地。但在动工挖墙基时,却挖出了一口大钟,上有“唐贞观已丑西阳观钟”之字,发现这里早先就有个“西阳观”。刚开始,欧阳修想沿用原名,但因其父的名为“欧阳观”,为避讳而弃之。他的好友、时任宰相韩琦说,道家的宫、观之名相近,就叫“宫”吧。从此,西阳宫就成了欧阳修父母的坟院。
作者:振国 刘金泉文 图 来源:井冈山报
作者:
寒江钓翁
时间:
2011-5-3 12:47
了解历史,就是尊崇先人!
作者:
huting
时间:
2011-5-13 22:11
历史名人
作者:
独孤雪
时间:
2011-5-14 12:20
呵呵,天天见得到
作者:
奶酪
时间:
2011-6-15 15:37
作为永丰人,应要多多了解家乡的历史,也是尊崇先人!
作者:
敬天爱人
时间:
2011-6-25 08:25
谢谢!你辛苦了哈!{:1_212:}
作者:
被诅咒的男人
时间:
2011-6-25 08:35
长知识了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