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标题:
中国首艘航母到底是不是二手货
[打印本页]
作者:
厨房的鱼
时间:
2011-6-16 00:01
标题:
中国首艘航母到底是不是二手货
瓦良格航母根本就没有建设完工,只是完成了舰体建造而已,从来也没有在苏联海军或俄罗斯海军服役过,所以根本不算二手货!
难道汽车企业生产的汽车在工厂里摆放10年,就成了二手货?我看最多也就是库存货,库存货也是全新货,只是价格优惠一点嘛!
对于老瓦,最多只能说是因故停止建造,我们买来继续建造,而建造周期长一点而已,世界上很多航母的年龄远远超过瓦良格号,性能还远远不如它,想当年此航母是苏联海军专门用来对抗美国核动力航母的第三代航母,而且是第二艘,如果苏联不解体,现在可能已经有第8艘,它比美国尼米兹级仅仅短22米!威力巨大,连美国海军都深感头疼,没有办法对付,如果它有弹射器,则战斗力可以和美国航母相当!而目前世界上,凡是没有装备弹射器的航母,没有一艘是它的对手!
对于停止建造的航母,我们只是花2000万美元买来,再花费十几亿人民币去修复与改造而已!2000万美元的价格在军火市场还不够购半架美国F-16战斗机!对于从来没有航母的中国,我们可以通过改造和学习来缩短自主研制航母的时间,确实很划算!
所有诬蔑其是二手舰的人内心都是害怕中国强大,希望中国海军永远弱小,阴暗的心理证明了其骨子里的反 华思想,都是没有文化,没有修养,没有眼光的无知之徒!!
说老瓦是库存货可以,说二手货就是无知!
七一 即将服役的 中国航母 瓦良格 决对不是二手货
http://static.youku.com/v1.0.0160/v/swf/qplayer.swf?VideoIDS=XMjcwNTYzMzQ4&embedid=-&showAd=0
中国航母之路---瓦良格的前世今生
不多说了 感动中 附上几张图,愿中国的航母早日成军 拱卫万里海疆。
[attach]18682[/attach]
[attach]18683[/attach]
[attach]18684[/attach]
[attach]18685[/attach]
[attach]18686[/attach]
[attach]18687[/attach]
作者:
梦想奔腾
时间:
2011-6-16 10:28
看起来很不错哦!!
作者:
一葉
时间:
2011-6-16 10:43
{:1_185:}
没想到这个小论坛也会有五毛党光顾
作者:
一葉
时间:
2011-6-16 10:51
中国海军航母梦:改造瓦良格号需700亿元
2009-04-24 09:03:35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624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在中国海军60年的建军过程中,虽然有过“飞、潜、快”的建军方针,但是人民海军对航母建造始终都在作出不懈的努力。“瓦良格”号就是这一努力的标志,当时续建的费用增加到700亿元后,不得不放弃。随着世界时代发展,中国也需要用新思维来对待航母建造的问题。
重启航母热情的“瓦良格号”
“当时海军是一直想要航母的,但上面一直没能批下来。”谈到90年代前后关于航母问题的起伏,张序三说,这时突然出现了“瓦良格号”。此时适逢苏联解体,正在乌克兰建造的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尚未完工,成为乌克兰财产,但该舰的编制却在俄罗斯海军。乌克兰根本无力独自建成这个尚未完工的航母,而俄罗斯则开出高昂的价格。
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制,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当时乌克兰计算,解体该舰需2.5亿美元,但出售解体后的废钢却只能得到500万美元。“乌克兰方面找到我们,非常希望能把这艘舰卖给中国。”张序三说。当时中国派遣了5次代表团前往乌克兰商量此事。中国此前从没有搞过航母,找个航母设计师都找不到。
海军当时的思路,一种是买个半成品,一种是自行研制,前一种更适合起步。不过从乌克兰一开始试图将“瓦良格号”出售给中国,就受到美国的粗暴干涉。在美国制裁的压力下,乌克兰将这艘尚未完工、已报废多年的废航母上的舰载设备全部拆除或炸毁,使“瓦良格号”成为一个空船壳。张序三说,当时计算,要花500亿元才能把“瓦良格号”完全建成,后来再一计算,费用追加到700亿元。张序三认为,中国早晚要有航母,早搞比晚搞好,“反正无论早搞晚搞,西方都会宣扬‘中国威胁论’”。不过,上级看到续建的费用太高,最终放弃。
最终一家澳门赌博公司购买了这艘已经下水11年、停建8年的空船壳。即便如此,在美国的压力和阻挠下,“瓦良格号”从1999年准备交付,直到2002年3月4日才最终运抵中国大连港。有趣的是,买船的老板竟然通过关系跑到北京,找到已经退休在家、仍然关注海军的张序三:“他表示只要军方想要,愿意原价卖给海军。”
张序三说,有很多国人非常希望看到中国海军能拥有航母,包括这个老板。但海军没有批准立项,就算再便宜,肯定也是不能买。于是张序三建议他可以问问负责舰船研究的船舶第七研究院。总之,在“墨尔本号”抵达中国17年后,中国再次迎来一艘可以起降固定翼战斗机的航母船体。
日韩航母“路线图”:来自近邻的借鉴
2007年5月,美国太平洋地区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将访问中国时表示,他相信中国领导人对于拥有航空母舰“非常感兴趣”。但他说,中国领导人需要了解如此强大、具有活动能力的武器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基廷说:“一个国家的航空母舰驶入港口,是这个国家的意志和决心的最明确无误的展现。”在和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共进午餐时,基廷强调了开发、建造和营运航空母舰的难度和复杂性。但他此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中国选择开发航母的话,我们愿意在他们的要求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基廷的即兴发言并不是美国官方正式声明,但依旧引发众多热闹的猜测。自1989年后,美中短暂的军事蜜月期立刻封冻,美国对中国再次实行军事禁运,多项进行中的军事合作被立刻中止。美国对“瓦良格号”和中国从以色列进口“费尔康”预警机的坚定阻挠,就是美国对中国试图拥有航母的根本态度。基廷随后重申了他对中国在当年试射反卫星导弹时提出的批评,有趣的是,中国的航天工业,倒正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发展起来的高科技领域,今天在世界上也已经具备了很高的科技水平。
与热烈讨论多年的航母计划相比,海军另一个核心力量——核潜艇,早就在军方和民间的共同低调中先后完成了两代型号。至今世界上只有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印度拥有核潜艇,倒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许多中国的近邻,如泰国、日本、韩国等,都纷纷加入到航母俱乐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以坚定的步伐,分三步,只用了15年便实际建成了航空母舰。”张召忠说。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海军建成了4艘拥有“宙斯盾”系统的“金刚”级导弹驱逐舰。名为驱逐舰,排水量已经超过“二战”时巡洋舰的吨位,日本海军于是拥有了航母编队的主力护航战舰。第二步是建成了3艘“大隅”级两栖攻击舰,成为未来航母编队的辅助攻击力量。第三步是在2004年开工建造了“日向号”航母,这艘航母如今已经进入日本海军服役。
2000年12月,日本防卫厅发表的《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正式批准建造两艘新型“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该型舰是“金刚”级的升级舰型,共计划建造4艘。如此到2012年,完整的日本航母编队将正式建成服役。
“日本海军的航母‘路线图’清晰、确定,对比中日航母研究计划,我们是下手早,动静大,全民呼吁,却至今没有结果。反倒是日本,军方蒙蔽国民和国际社会,用护卫舰的名义立项建造航母。不过15年时间,两个航母战斗群即将服役。”谈到这一点,张召忠表示,“真是没想到。”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航母
今天,当中国海军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能够拥有一个航母战斗群所需要的附属舰船后,需要什么样的航母就成为要确定和解决的问题。
航母的大小自然要和国家战略、海军任务相适应。“中国的使命,第一是保卫南海传统海疆线。”张召忠转身面对办公室巨大的中国地图,“当一个国家的海军成立60周年的时候,还不能完全保卫中国传统海疆线的主权,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还有一半存在争议,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怀抱,这不能不说我们距离一个强国还有很大距离。中国海军还有更加繁重的任务在等待着去完成。”
中国海军还有另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就是为拱卫陆上国土创造一个安全纵深。“中国不是一个向全球扩张的国家,中国海军不需要去大西洋、印度洋和中太平洋以东作战,但为了保卫国土、国家领海和第一岛链内的水域安全,我们的海军虽然实行的是积极防御战略,并不意味着只待在第一岛链内。只有突破第一岛链,才能为中国领海的安全拓展战略安全纵深。从完成这个任务看,中国海军并不需要美国海军那样庞大的10万吨级的核动力超级航母,但类似泰国和西班牙那样2万吨左右的轻型航母或直升机航母也没有多大用处。中国海军最需要的,可能是5万~6万吨左右的中型或大型核动力航母,类似法国‘戴高乐号’那样或者更大一些的。如果合适,最好是建造4至6艘以上,因为即便是建造4艘也只能同时保持一两艘在航,如果建造6艘则可同时保持3艘在航。当然,对于一个缺乏航母建造和使用经验的国家,最好是从常规动力航母开始,逐渐积累经验。”张召忠这样认为。
对于一艘能起降固定翼飞机的中型航母来说,最关键的技术在两方面:合适的舰载作战飞机,以及能把飞机弹射到空中的弹射器。
世界航空母舰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有三种。大型航母通常采用弹射方式,英国的轻型航母则采用滑橇方式和垂直起降混合,俄罗斯最新型航母则采用大型固定翼战斗机滑橇式起飞。这三种方式中,俄罗斯方式对舰载机性能要求极高,至今也没有正式形成战斗力。英国方式则必须具备垂直起降战斗机,这种战斗机世界上仅有英国海鹞式一种投入实际服役和实战,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放弃采购,更重要的是,海鹞式战斗机的短航程和低载弹量也无法有效覆盖南海。中国最需要的中型航母,关键要解决的难题依旧是弹射器和舰载机。
航母舰载机弹射器最早是英国人采用了德国人的技术发明,美国海军后来购买了英国人的专利,并最终将其发展成熟。其中技术最成熟的蒸汽弹射器,是以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把联结其上的舰载机弹射出去。“墨尔本号”航母运抵中国时,上面正有一套完整尚未拆卸的蒸汽弹射器,以及完整的降落拦阻设备和助降设备。如今除了美国航空母舰,世界上只有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从美国采购了弹射器。对于美国而言,这是绝对不能随便输出的核心技术。舰载机也是一个困难。不过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在技术上取得巨大进步,俄罗斯航母上的苏33舰载机也是从中国海空军拥有的苏27系列战斗机衍生而来。技术或许永远都会有障碍,但历史证明,最大的障碍永远不是技术本身。
刘华清任海军司令员时期,曾经就技术上能不能自己制造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与有关部门及专家研究后认为,“条件基本具备”。张召忠表示,今天或许还可以用更新的思维看待航母,这方面,日本和印度研制和建造航母都能给中国海军提供借鉴。
印度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长期以来也是唯一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拥有40余年使用航母的经验。张召忠说,印度从试图自行研制航母开始一直举棋不定,最开始准备造2万多吨级,新领导人上台后将规模提高到4万吨级。对于航母这样大的项目而言,从2万吨到4万吨,整个平台都变了。
日、韩航母的另一个经验,是他们建造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型航母,也就是“信息化航母”。张召忠说,日本的“日向号”航母和韩国的“独岛号”航母都装备了最新的相控阵雷达和新一代数据链,“日向号”装备的11架CH-53“海上种马”直升机,重量比俄罗斯米格29固定翼战斗机还重10吨。日本和韩国都是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大国,从军事上也完全能从美国获得建造航母的关键技术,但却首先建造了“日向”、“独岛”这样的直升机航母,在于日、韩两国有非常明确的海军任务指向。
日本海军的战略,是协同美国第七舰队在西太平洋海域作战。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七舰队的作战核心,正是以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机为作战核心的制空、对海、对陆攻击力量。日本海军的战略非常清晰,就是弥补和强化第七舰队相对薄弱的反潜能力,以及进一步强化舰队的防空能力。对日本海军来说,其本土空军基地距离东亚大陆不过100~500公里范围内,制空完全可以由F-15战斗机和F-2战斗机依托加油机执行。为此日本海军并没有将“日向号”造得大而全,而是强化其反潜能力和电子战、信息化作战能力。韩国的“独岛号”作战目标更明确,就是维护日、韩有争议的独岛及其海域主权,于是“独岛号”航母强调两栖作战能力。“韩国周边海域就那么大,先明确海军任务,再据此建造相应的航母。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和韩国的新型航母在强调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前提下,从过去的使用舰载航空兵执行制空、制海和反潜任务,变为强化某一作战形式,增加了两栖对陆攻击作战方式,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和丰富了航母的作用和形式。所以不要再用传统大海战的航母来看待今天的航母了。”张召忠说。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蔡伟)
作者:
史风风
时间:
2011-6-16 17:22
制裁越南的时机{:1_186:}
作者:
一葉
时间:
2011-6-16 17:57
回复
史风风
的帖子
我转的是两年前的新闻了,不知道现在在航母身上花了多少,其实500亿不算多,中国一年公务消费都有上万亿呢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2011-6-16 20:00
早点下水试航
也该轮到我们耀武扬威了
作者:
独孤雪
时间:
2011-6-16 20:31
早点到南海试航一下
作者:
の轩
时间:
2011-6-16 21:06
现在已经完工来了,听说党庆的时候正式试航。
欢迎光临 秀米培训网 (http://www.yf7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