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光棍村”到“明星村” 永丰县沙溪镇其坑村脱贫侧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5: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秋时节,稻浪含笑,油茶飘香。10月11日,笔者驱车来到永丰县沙溪镇最偏远的小山村——其坑村,欢声笑语荡漾漫山遍野。村干部曾维孝告诉笔者,那是人们在山上采摘油茶籽,今年又是一个油茶丰收年!不知道吧,五年前,这里因为贫穷还是全县闻名的“光棍村”!

特殊环境下“光棍村”

“其坑村大锅底,抬头见山没出路;只见姑娘往外嫁,不见新娘进家门……”这是村民们过去对其坑的真实写照。这里四周环山,像是一个大锅,村落就坐落在锅底,距镇政府所在地有近20公里。全村有21个村小组310户,尽管拥有耕地2511亩,但冷浆田就占1701亩,又由于海拔高、日照时间短等客观因素,这里平均亩产仅有250公斤。

产业单一,村民致富无门,全村人均收入不足700元。而最让村民们揪心的还是路,这条唯一的
路是有着30多个拐弯的沿山路!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逢上半年梅雨时节,根本就无法通行!村里的粮食难以运出村,村民们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也难以运进村,同样的物品至少比镇里贵0.5元以上。曾维孝告诉笔者,同样的砖,外面每块仅需0.1元,运到这里却要0.4元,盖一幢两层楼房至少要多花2—3万元。下新屋村小组曾运根在浙江打工,带回了一个姑娘。当看到这里如此闭塞、贫穷,姑娘偷偷离开了。仅2002年至2003年两年间就有15位姑娘到村看后悄然离去……当时约有85%的适龄青年难以找到对象,被人们戏称为“光棍村”。

“不吃肉也要修通这条路!”

2004年刚刚到沙溪镇担任镇党委书记的张敏,听说沙溪镇还有一个这样偏远的贫山村,骑自行车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整整骑了一天,看到村里贫困的景象,心里很是酸楚。回到镇里,在党委会上郑重提出:“哪怕是全镇干部不吃肉也要想办法修通这条路!”

为了修通这条近10公里的山路,镇里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沿途沙台、严坑、九龙、其坑四个村纷纷成立“修路理事会”。同时,镇里通过政府出资、村民捐资等多种形式筹资。听到要修这条富民路,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解囊,最终筹得了400多万元的修路款。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这条惠及四个村5000多人的富民路终于修通了。通车的那天,其坑村全村沸腾,鞭炮声响彻云霄。

富民路带来百业旺

“路通了,一切都旺起来了!”说到山路通后的变化,其坑村支书曾维生赞不绝口。

路通了,村民们致富信心更足了。镇党委、政府根据其坑村山区的特点,重点鼓励村民发展油茶、毛竹等“山字”产业,同时积极发展养羊、养牛等养殖业。仅这几年,全村新造油茶700多亩,全村油茶总面积近1000亩,户均30多亩。退耕还林种毛竹128亩,养羊、养牛近200头。高斜村小组曾宪贵仅靠冬笋一项就赚了1.2万元,全村仅此一项,产值达60多万元。马古岭村小组罗叙皇去年产茶油550公斤,纯收入1.2万多元。全村仅油茶一项产值就达75万元。加上不少青年人外出务工收入,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4500多元,成为沙溪镇乃至全县的“明星村”。

如今,全村彻底变了样,仅几年时间,全村210户村民建起了新楼房,120多户有了摩托车;家家户户装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用上了自来水……村民曾维忠靠开农用车、开百货店、办发电站、养母猪,年收入上10万元,全村第一个买了小轿车。有不少山里山外的妹子开始心动了。来源:永丰网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4 01: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