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员财产,先公开起来再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6:5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江苏徐州贾汪区的600名科级干部在网上公布个人家庭财产状况,引来关注。针对此前全国十余个

试行官员财产公开地区“公开对象、公开范围”的局限,徐州贾汪区官员表示,“要公示就一视同仁,要

上网就上外网,要公开就彻底公开”,要晒就晒个“大太阳”。

官员财产公开,一路走来确实不简单,代表委员提案不断,难见实质突破。事实上,围绕官员财产公开所

最亟须厘清的方面,收罗梳理不外乎“必须是公开而不仅是申报”、“必须面向全民而不应局限于机关墙

上和内网”两点。但也正是这两点,近些年成为各地试点据以渐次收缩的向度。新疆阿勒泰地区最早开始

的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收获“公示范围和力度最大”的评价,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不简单。在某些地方

,官员财产信息从外网转到内网,从网络缩回到墙上,直到成为仅向纪委备案的所谓“申报”。徐州贾汪

区600名科级干部的此番“彻底”公开,是否能让官员财产公开试点迈向新阶段,结论有待观察,却值得

给予期望。

看徐州贾汪的官员财产公示措施,当然少不了缺陷,包括“自清式”的个人申报、“无力核查”的窘境,

也包括“零举报”的尴尬。在媒体随机查看的100名干部个人公开信息中,96人的申报内容如出一辙——

— 有住房1套,收入申报则只有工资。即便是明知某些领导“不止一套房,还有私家车”,知情者也多选

择缄默。与其说“零举报”是制度设计的不周全,不啻说这是公众基于不信任而做出的务实选择。而打破

这种普遍的沉默,亟须建构的,是在官员财产公开之后的调查、追惩制度,让公众逐步相信:这是真的公

开,举报真会调查,查出问题真会严惩。

事实上,贾汪试点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可能在于,真正循着“人大产生官员,官员对人大负责”的思路

、县域之内“不论级别,悉数公开”的原则。

如何努力营造一种全社会配合、帮助权力体系刷新吏治的氛围?官员的内心约束与道德自律,或可作为一

种期许存在,却无法成为期许的全部。官员财产公开之后的社会监督,学者相信“社会公众和区域内外的

网民,实际上都成为信息的审核主体”,而这种监督客观上则需要宽松的表达环境,让网友和媒体能像“

狗仔队盯明星”一样全程介入对官员和权力的监督,也让诸如民间的“鉴表”热能够有机会与反贪部门及

时、快速、有效地互动反馈。

更进一步来看,去年曾有官方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超过167万名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

事项,内容虽涉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多项内容,这显然已经为面向全民公开上述数据奠定

了扎实的基础。2011年“两会”期间,中纪委专文答复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亦明确表示官员财产公开问

题已“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论证,并已经着手起草建议稿”。

官员财产公开,下决心“做”,还是费心机“拖”,存在质的区别。有必要对贾汪的财产公开实践继续报

以掌声,即在于公众仍旧对此抱有期待:不仅是徐州贾汪辖下,不仅局限于区区科级,官员的财产公开,

应当尽早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后续的监督、完善和追惩机制,注定需要在进行中得以研讨与建构。官员

的财产公开,先公开起来再说。
沙发
发表于 2012-8-28 17:00:3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贪官到处都是,随便去抓一个都不会错的      
板凳
发表于 2012-8-28 17:03:39 | 只看该作者
官员财产公开,下决心“做”,还是费心机“拖”,存在质的区别。
地板
发表于 2012-8-28 22:2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贪哪来的小三啊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7 16:56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