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巢湖学院学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2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巢湖学院坐落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滨——合肥市巢湖经济开发区半汤温泉度假区,是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创于1977年秋的安徽师范大学巢湖专科班。1979年1月,更名为巢湖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巢湖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巢湖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约 87万平方米(1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3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6165万元,建有千兆高速校园骨干网络和图书馆局域网,馆藏图书77余万册,中外文过刊10万册,中外文现刊1300余种;拥有超星数字图书、万方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 Springer LINK 等近20个电子数据库。建有各类实验室138个、语音室13个、多媒体教室38个。网络中心设备先进,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设施齐全,优良的办学条件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现才智、历练成才的广阔空间。公开出版发行《巢湖学院学报》和《巢湖学院报》。

学校现设有汉语言文学、美术学(含中国书画方向)、历史学、物理学、体育教育、英语、艺术设计(含中韩2+2合作)、数学与应用数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技术学、应用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法学、小学教育、社会体育、广告学、应用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音乐表演、动画、信息与计算科学、微电子学、电子商务、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前教育、商务英语、软件工程和文化产业管理等40个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英语教育等26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建设重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和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为辅,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定位,初步完成向多科性、应用型的转型。现在校生规模近1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000多人。

近年来,学校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稳定工作力度,初步建立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结构日趋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有专职教师56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123人;博士(含在读)61人,硕士(含在读)425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已达80%以上;享受国务院zf津贴或获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拔尖人才)称号的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对象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8人,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同时,大力提高管理与服务队伍素质,初步建立起一支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队伍。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重视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自举办本科教育以来,本科毕业生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考研录取率、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20%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得到了社会和广大考生的认同。学校以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等一批建设项目。经几年努力,已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教学成果奖8项。建有校级重点学科4个、重点专业建设点4个、重点课程11门。学校注重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自2007年以来,学生多次在全国或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科普大赛、数学建模比赛、英语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艺术展演中获奖,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30强”、“全国三好学生”、安徽省首届“十佳环保民间人士”、“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

建校以来,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已成为区域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现有“巢湖流域经济文化研究所”、“数字控制技术研究所”、“新型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学品研究所”、“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凌家滩文化研究所”等13个校级科研机构。2008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zf领导圈定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先后组团参加了五届“皖北区域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三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学研对接会”和“2009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与企业签约合作项目多达35项,共有6位教师作为高校企业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学校荣获省教育厅、经信委、科技厅“产学研合作鼓励奖”。1项成果荣获2011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8 11:12 , Processed in 0.6562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