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务员到基金经理 基金业的十大励志人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9:2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过《当幸福来敲门》的人估计不会忘记里面那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四处推销骨密度扫描仪、处处碰壁的镜头,更不会忘记他奋发向上成为股票经纪人、金融投资家直至创办自己经纪公司的传奇经历。
  片中主角名叫克里斯.加德纳,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真名也叫克里斯.加德纳,是美国一名百万富翁,而《当幸福来敲门》正是克里斯.加德纳出版的自传。
  克里斯.加德纳的励志故事不仅只在美国存在。实际上,中国版的克里斯.加德纳也早已活跃在资本市场。
  跟“克里斯.加德纳式”的销售员和业务员出身相比,国内基金经理的过往从业经历的传奇色彩丝毫不逊色。业务员、公务员、医生、副教授、讲师、助教、记者、地震研究员……有谁会想到,这些跟投资毫不搭边的“门外汉”有朝一日会指挥着几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在资本市场里冲锋陷阵。
  虽然这些励志故事振奋人心,但可惜的是,不少基金经理对此却羞于启齿。
  中国版“克里斯.加德纳”
  “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守护它。”这是《当幸福来敲门》里的一句经典对白,跟克里斯.加德纳相比,国内有些基金经理的励志色彩丝毫不弱。
  与克里斯.加德纳一样,富国天博创新基金经理毕天宇也当过销售员。富国天博2007年的季报显示,毕天宇生于1971年,工商管理硕士,自2000年开始从事证券行业工作,曾任中国北方工业上海公司内贸处销售员、兴业证券(微博)(10.41,-0.38,-3.52%)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富国基金(微博)研究策划部研究员。自2007年4月原汉博基金变更为富国天博以来,毕天宇一直担任基金经理,任职以来的回报率在15%左右,跟同期成立的鹏华价值优势业绩不相上下。
  跟销售员工作类似的是业务员。现年42岁的东方策略成长股票基金经理于鑫历任吉林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业务员、世纪证券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后在东方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等职。自2008年6月东方策略成长成立以来,于鑫就一直担任基金经理,回报率在33%左右,在同期成立的同类型基金里算中等。
  另外一名做过业务员的基金经理是国泰沪深300(2512.185,-40.43,-1.58%)的林海。其1997年至2000年曾在银河证券南昌广场南路营业部任业务员,2003年加入国泰基金(微博)后曾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基金经理等职。自2011年7月15日任职国泰沪深300基金经理以来的回报率在-17%左右,而这期间沪深300指数下跌约18%。
  除了业务员外,在基金经理队伍里,还隐藏着一位医生、一位副教授、一位讲师、一位助教、一名记者、一名编辑和一名地震局研究员。
  今年3月份刚上任南方新兴消费增长分级基金经理的杜冬松是第三军医大学医学硕士,曾担任天津272医院外科主治医师、深圳健安医药市场部部长、中新药业(11.83,0.10,0.85%)成药分公司学术推广部部长等,2002年之后在平安证券(微博)、南方基金(微博)等担任过研究员、基金经理等。
  申万菱信(微博)新动力现任基金经理欧庆铃原是一位副教授。他生于1965年,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广州证券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在金鹰基金(微博)和万家基金均曾担任过基金经理。
  1962年生的傅鹏博现任兴全绿色投资和兴全责任的基金经理,在若干年前曾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系的一名讲师,后陆续到了申银万国(微博)、东方证券、汇添富、兴业基金等,从业经历非常丰富。他自2009年1月管理兴全社会责任以来,回报率高达65%左右,任职以来的年化收益约为16%。
  同是“60后”的李友超现任兴全货币和兴全磐稳增利债券基金经理,若干年前他曾担任过安徽农师院助教、建行滁州分行支行行长、建行监察室监察员、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员、华富货币市场基金经理。自2009年和2007年分别担任兴全磐稳增利债券基金经理和兴全货币基金经理以来,回报率分别约为5%和15%,相比同期属中等水平。
  更让人惊奇的是,基金经理队伍里潜伏着一名记者和一名编辑。国泰金鹿保本混合基金经理邱晓华(微博)1997年7月至2000年3月在新华通讯社辽宁分社任记者,2000年4月至2001年10月就读于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2001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北京首都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任投资经理,后又在银河证券做了3年的投资经理,2007年加入国泰基金,并一步步从研究员做起,历任基金经理助理和基金经理。其自去年4月担任国泰金鹿保本混合基金经理以来,回报率为1.5%,属中等。
  1977年出生的张磊现任易方达双债增强债券A的基金经理,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编辑部编辑、泰康人寿(微博)资产管理中心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投资经理,新华资产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高级投资经理、易方达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等。
  谁也想不到,刚刚上任嘉实稳固收益债券基金经理的陈绪新曾有多年的地震局工作经验。其于1995年10月至1999年7月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江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三峡移民工程监理工程师。此后任职于北京银行(9.51,-0.10,-1.04%)总行国际业务部、资金交易部等,2008年10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
  羞于启齿的经历
  奇怪的是,本应该属于励志的经历却被悄悄隐瞒了。
  30岁左右的基金经理大多有着简单的经历:名校一毕业就被基金公司招了去,或是以券商、投资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做跳板,时间不久就跳槽到了基金公司。当然,这些人大多是科班出身,并拥有从事基金行业的相关专业和高学历。
  在名校和高学历成风的当下,一些基金经理选择了将过往的非投资经历简化处理或者包装。
  在毕天宇刚上任基金经理时,其简历上清楚地写着“曾任中国北方工业上海公司内贸处销售员”,可近年来其掌管基金的季报上被悄然包装成“中国北方工业上海公司经理助理”,另外又加上了“曾任中国燕兴桂林公司汽车营业部经理助理”的从业经历。
  就在去年7月,林海上任国泰沪深300基金经理,当时其简历里明明写着“1997年至2000年曾在银河证券南昌广场南路营业部任业务员”,可国泰沪深300的去年三季报里立马就变成了“曾任职于银河证券”字样,并沿用至今。
  东方策略成长基金经理于鑫掌管基金的定期报告简历里则直接删除了其在吉林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做过业务员的过往,直接从世纪证券的工作经历开始写起。
  无独有偶,邱晓华的记者身份也被忽略了。在近两年的基金定期报告的简历里,邱晓华的经历简化成了“曾任职于新华通讯社”,另外其在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一年半的学习经历也没被提起。
  同样地,张磊的杂志编辑经历也被删除。去年12月刚上任易方达双债增强债券A基金经理的张磊,其简历说明直接从泰康人寿资产管理中心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开始写起,对过往“编辑”身份只字未提。
  嘉实稳固收益债券基金经理陈绪新的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和长江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三峡移民工程监理工程师的身份也被删掉。在今年一季报里,其简历说明直接从北京银行的工作经历开始计起。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7 05: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