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骑手与马共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2:5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期7天的2013年国际马联(FEI)场地障碍世界杯中国联赛昨天下午在京城马汇国际马术俱乐部结束,记者感受最深的是经过这10年,尤其是最近这4年,国际马术高水准比赛在中国举办得越来越多,而这次比赛实则是多年的一种积累与展示,它说明在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群玩马的人,并且终于会与马共舞了。
中国悄然进步
马术是一项来自欧洲的高端体育项目,也是贵族运动。在中国玩马术的人不多,参赛水平更是不高。但近年来,中国选手进步很快,现在能与国外高水平选手同场竞技了。
就拿这次比赛来说,中国骑手展示出相当高的水平,有人扣分达到了40分,但也有人扣分仅为4分,90多秒完成比赛的人很多,但也有不少是80秒左右完成比赛,扣分又少,速度又快。中国骑手驭马的能力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青涩,而是流畅自如,透露出来的是一种自信。比如中国名将黄祖平,还有边巴次仁、哈达铁、达日玛、赵志文、田雨(女)等,当然还有那个在美国和欧洲留学多年学习马术的中国女孩朱美美。在中国竞技体育赛场,已经出现一群熟练掌握马术障碍技术的运动员。
少年骑手出彩儿
这次比赛一大特点,就是来自欧洲职业马术师和场地师以及组织者为中国青少年开辟了竞技舞台,这实在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不少中国少年在这次比赛中展示了实力,不管未来是否从事这项运动,至少在自己的人生中赢得未来。
青少年地杆赛赛场,记者见到了不少学习马术时间并不长的少年们,比如12岁的少年骑手魏泉、12岁的女孩石天洋、年仅9岁的苏铭钰、今年14岁的苏宇梵等,成绩相当惊人。苏辉拥有5匹马,他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参赛。苏辉就说:“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但每年要给孩子学习马术投入几十万元。学习马术之后,我感觉孩子懂得了规矩,自我毅力得到了加强,学会了正确面对挫折,学会了与人沟通。其实,我觉得不管孩子未来是否愿意从事马术运动,但他起码学会了一项社交手段,学会了一个爱好。”
专业味道更浓
这次比赛从欧洲来了不少马术大师,这些“师傅们”也感叹,马术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而且越来越专业,这次比赛就是一个例证。
这次马术比赛原先计划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举行,后来改在了位于大兴的京城马汇国际马术俱乐部,就因为欧洲专业场地大师认真调研后,认为鸟巢草场不适合高水平马术比赛,却发现目前一些京城的马术俱乐部硬件设施非常棒,于是这次比赛被安排在了这家俱乐部。目前,位于京城够水准的国际马术俱乐部已有10家之多。这次来自德国的斯登博格是兽医博士,也是这次比赛的高级兽医,他对中国比赛用马赞不绝口。来自瑞士的障碍路线设计大师保罗也感叹,这里的场地和设施非常出众,让自己设计路线可以变化多端。要知道马术比赛是人与马的合作,这对包括马厩、马料、场地土壤,甚至场地修理机在内的硬件设施要求很高。此外,雪茄吧、酒吧、高档客房、咖啡厅、采摘等辅助设施非常干净齐全。在赛场,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专业性。同时,马术比赛带动了一系列产业发展。
服务意识出众
当今世界一项国际性比赛要想举办成功,就离不开成功运作,实则就是能否有出众的服务意识。服务国内外观众、服务国内外媒体、服务赛事赞助商,这次国际马术比赛比以前要成熟了许多,这说明组织者很用心。
比如媒体服务就很到位,每天比赛都有从城里到赛场的媒体班车,班车十分准时,任何赛场内外的活动都不会耽误。马术比赛现场。同时,媒体观赛棚位置和角度合理,而且后面便是新闻发布会大厅,很是方便记者工作。不管是观看比赛,还是赛后发布会,现场志愿者都会给记者提供比赛名单等资料,能够让记者很顺畅地采访。
同时,赛事组织者还在周围举办了亲子体验区域,免费让喜欢马术的小朋友在小马驹上体验一把骑行,这让孩子们从小就对马儿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当然,现场还有各方赞助商展示区域,这让不了解马术的人懂得了如何参与这项运动。
本报记者 孔宁 J087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 15:27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