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抢花姑娘国耻 黄山市“抢花姑娘”旅游项目被网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12:3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身侵华日军的打扮,手握“三八大盖”押着“花姑娘”,还一脸的笑容……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其中的“日军军官”手提军刀坐在三轮摩托车上,“侵华日军”们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中新网8月3日)

  从日本开拓团民录到抢“花姑娘”,宽容还是无耻?



耻感的丧失,总是建立在对痛感的遗忘上。

  为什么要让游客扮成侵华日军?当地旅游办说是为了“让年轻人记住这段历史”。穿上侵略者的服装,拿几条枪在自己的家园重演昔日那场国民惨遭铁骑践踏的场景,真的是为了让人“勿忘国耻”?至少,从照片上那几位装成日本皇军的游客嬉笑的神情,尤其是那几位被日军“掠走”的女游客勾头扮可怜状却又忍俊不禁的情状,我们看不出丝毫反思抑或沉痛的意味。反倒在周围苍翠景色衬托下,几个嬉笑的日军加几个抿嘴而笑的中国姑娘群像,十足构成了一幕血色幽默的荒诞剧。

  当这么一个荒唐的闹剧竟被加上了“历史教育”的注脚,难免让人怀疑发起者到底想让人们记住什么,又忘记什么?是要记住男游客扮演鬼子时的轻佻浮夸,女游客扮成中国姑娘被“欺凌”时低头含笑的神情吗?还是要告诉孩子们前辈和先烈就是在这种“情景剧”中流血死去,而我们要忘记的却是那段国破人亡岁月的苦难和悲伤?

  不要再把“历史教育”说得那么义正言辞。如果在祖先蒙辱受难的国土上扮成战争刽子手去施暴“受害者”也是一种“历史教育”,那还不如彻底地忘记。让游客在景区上演“鬼子进村”,历史教育的招牌再锃亮,但背后那利令智昏的黑手却也欲盖弥彰。

  就像为731细菌部队旧址申遗是为了制造旅游噱头一样,为“日本开拓团民亡者”树碑建名录是为了吸引旅日侨民投资,让游客在景区扮鬼子抢姑娘指向的不也是一个“利”字。当越来越多的人穿成皇军的样子享受了施暴的快感,旅游部门的腰包也随着门票的攀升愈发鼓胀。旅游办的“无耻”算盘如何见得光!

  按照谭家桥镇旅游办的说法,这个旅游计划在之前策划推广的时候,公布的一些活动图片就受到了网民的极力反对。但愤怒的民情并未阻挠这个计划的实行,当局只是撤掉了当初推广的网页,虚晃一枪,项目暗地里照样进行。也就是说,当地Z F并不惧惮此举会背上亵渎历史、消费国难的骂名。

  历史的耻感不是个很玄的东西,受辱之人义无再辱的道理又有谁不懂,可黄山区旅游办依旧创造出了“在哪里受辱就在哪里演戏”的奇迹。它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厚颜无耻”,但却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为财弃义”的底气,因为它们可以挥舞着权力的大棒在历史的小姑娘脸上任意涂抹,甚至不惜猥亵之。

  悲哀复可恨。经济利益主导一切的权力语境下,国耻竟也成了消费敛财的噱头,历史不仅可以因之“扭曲”,站在前辈流血受屠的土地上载歌载舞也成了一种可以接受的“纪念”。当公权率先“无耻”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鬼子进村的演戏”中落入耻感沦丧的歧途,岂不可悲可恨?(文/王艳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发表于 2011-8-6 13:26:26 | 只看该作者
莫大国耻
板凳
发表于 2011-8-6 20:31:2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是日本人抢,现在是有钱人抢。打倒帝国主义!!!
地板
发表于 2011-8-7 10:33:10 | 只看该作者
无知无耻~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2 18:0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