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怡康家电数据造假使美的、海尔、新飞、方太、万和、九阳、苏泊尔等上市公司上当受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5:0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怡康家电数据造假使美的、海尔、新飞、方太、万和、九阳、苏泊尔等上市公司上当受骗

赛迪造假门又多了位兄弟。
    日前,自去年赛迪咨询公司陷IPO“造假门”之后,又一家咨询公司——北京中怡康时代研究有限公司(下称“中怡康”),再次被曝出调查数据涉嫌造假,疑与多家上市公司联手,编造虚假数据报告骗全国股民;另还曝出赛诺、中怡康的股东在2007年卖给德国捷孚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下称“GFK”)时在股权转让过程中涉嫌偷逃个人财产转移所得税2800万元。
    夸大调查网络范围
    据中怡康网站宣称“大规模的调查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03市/县,5359销售门店。庞大的样本量,样本量覆盖一、二、三、四级市场,每个城市样本量和代表性远高于同业水平。切合实际的渠道结构包括:14%的百货商场,66%的家电连锁与专营店有20%的综合性超级市场。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就分析:按照中怡康调查网络覆盖市县的门店数据来计,平均每个市/县约为7.6家门店。再按调查咨询行业的普遍行情,以月度零售监测费用(暂不以周监测费用),需支付每家门店信息费300元来计,中怡康每月数据费就要支出1,607,700元,全年数据费用需支出19,414,800元,这仅仅是月度数据费;中怡康号称自己已经销售家电每周监测数据,那么就应将19,414,800元乘以4再减去19,414,800元,或将以周监测费用为5359门店*300*52(周)等于83,600,400元,最低也须支出数据费用58,244,400元。而据中怡康财务人员提供的数据显示,中怡康被收购前,月销售成本1,274,173.00元,月销售费用为37,901.95元,而全年营业收入24,580,561.48元,而中怡康被GFK收购后,数据报告提升了5-10倍的价格,全年营业收入才是3,600多万元,但光数据费用支出就要58,244,400元,每周数据全年支出83,600,400元,再加上中怡康管理费用、办公室租用、存储设备、人员工资、福利,其年收入要到1.5个亿才能持平,收购后根据GFK中国的全面提价战略,赛诺和中怡康数据在监测报告费用上涨5-10倍,营业收入从不到千万增长到3千多万仍属正常,但成本费用并未有较大的增长!
    而实际上中怡康2009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也不过是36,680,327.38元,即中怡康在被收购前后的报告价格连涨5-10倍,其成本支出并未发生变化,而赛诺全年营业收入才只有4,800万元,其成本费用较中怡康大10倍以上,这也是赛诺比中怡康能多卖几千万的原因所在。德国人很识货,山寨版数据当然卖不过仿真版数据的。
    中怡康财务人员出具的财务报表显示,中怡康在2007年前未被GFK并购前,每年的销售额才不过一千多万,利润也不过几十万而已。就目前并购后的三年,其业务根本不可能成几何级增长,而这样的支出,对中怡康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此看来,它所披露的样本覆盖数据就是虚假的,这些财务指标佐证了中怡康数据是山寨数据,中怡康根本不可能有5359家销售门店。由于GFK怕中怡康原董事长李基祥等原创业人员再次创业,致使GFK数据不敢将所有数据交于中怡康使用,又由于中怡康数据水分太大,GFK也不敢采用中怡康山寨数据和赛诺仿真数据,其原因是怕跨国公司如三星、LG、日立、索尼、通用、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苹果等跨国品牌对数据进行验证,检验出其数据是山寨版的结果。
    据原中怡康一位资深研究员透露,在中怡康,真正掌握所谓的“核心资源”的是副董事长李基祥,所有发布数据排名和品类市场总量基本上由他本人拍脑门给出,更不可能按调查统计结果来客观发布的,再说他也只有山寨数据。
    与上市公司勾结,骗全国股民和消费者
    2005年创维电视虚假排名第一事件及2008年美的空调造假排名第一丑闻都是根据中怡康调研报告发布的。后来在业内同行们的揭露下,中怡康出面澄清,但每次都说是企业以中怡康名义私自发布的。这就是在客户面前耍无赖、耍流氓,没有信用可言。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怡康号称连续合作超过5年的近200家客户中,有95%以上为全球500强企业、中国100强企业或行业10强企业。中怡康公司的客户纵向覆盖家电产业的上、中、下游生产商与销售商。横向覆盖国内外大中小家电企业、集团。诸如海信、长虹、老板、华帝、万和、万家乐、美的、合肥三洋、澳柯玛、春兰、康佳、厦华、科隆、小天鹅、TCL、苏泊尔、九阳、海尔等上市公司都是其客户,而空调行业领袖企业格力因中怡康与美的数据造假,所以拒绝与中怡康合作。现在中怡康又有外资背景,在家电数据提供方面一枝独大,家电企业要想有个好的结果,就得处理好与中怡康的关系,彼此联手,共同欺骗全国股民和消费者。但去年至今年形势有所改变,家电企业有所醒悟,开始倾向购买没有外资背景咨询公司的数据,因为该咨询公司是民族企业,家电企业应爱护民族工业、保护民族利益。
    业内人士称该咨询公司已拿下了全部黑电和部分白电的客户,对中怡康冲击确实很大。
    咨询行业造假还能逞多久
    时间回到2007年6月中旬,世界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德国捷孚凯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共斥资近1.4亿元人民币将当时其在中国市场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北京赛诺市场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中怡康时代研究有限公司揽入怀中。一举成为中国3C产品零售市场的调研咨询业务“老大”。
    GFK并购后,当时三分之一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赛诺与中怡康两民营企业也摇身一变,成为外商独资企业,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皆变更为GFK公司亚太区董事长--阿伯特斯.格鲁特.安。GFK完成其中国战略布局,已初步完成其在3C产品零售市场的调研咨询市场的垄断地位。
    特别对于外资垄断行业来说,一直备受社会诟病。数据行业涉及到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应该由民族企业来掌握。如今落到外资手里,他们主导了市场话语权,制定了游戏规则。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不仅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还要看其脸色行事。而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费用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行业乱象已渗透各个行业,但随着食品塑化剂风波、双汇火腿肠瘦肉精案、达芬奇家具造假案等行业案件的曝光,数据行业造假末日也将来临。 垄断地位就是制定行业标准的人,制定游戏规则的企业,山寨数据又没有其他人了解,人们现在只是在试目以待,看这样的游戏规则能否被打破、如何打破及这种行业标准能否被推翻。
    但山寨数据就和食品塑化剂、瘦肉精不一样,作为第三方的调查公司与那些家电上市公司勾结在一起,形成“调查公司造假报告——销售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吸引投资者——上市公司获取利益——圈钱——圈钱后圈地——投资房地产——开发并造房——抬高房屋价格——再向调查公司购买报告——再造假”这样一个利益链条。试问上述家电上市企业有哪个没有与地产开发有关的,就是这样一个利益链条圈了多少股民、消费者的血汗钱!这个利益链有多长?这个黑洞究竟有多大、多深?无法估量。
    但有一句话可以说明,出来混,始早是要还的!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2 15:27:59 | 只看该作者
顶.支持,路过.....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2 15:27:5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3:}  
地板
发表于 2011-10-12 15:47:38 | 只看该作者
嘿嘿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2 18:4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