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农民画成长记---奇葩装点农民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10: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忙时搞生产,闲时搞绘画。这是当下永丰县农民的一种人生追求和生活状态。

  8月8日,永丰县举办“中国梦·农民梦·农民画”创作培训班。100多名农民画学员齐聚县文化馆,开始为期两天的培训创作。为了使培训取得最佳效果,举办方邀请永丰农民画研究会会长王小玫,向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农民画的基础理论知识、创作技巧和绘制方法等,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奇葩开在沃土上。永丰是民间艺术的博物馆,民间的朱漆、竹编面花工艺、古建筑装饰、线雕、彩绘工艺和民间兜肚、围裙、被面刺绣等都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在这些传统工艺的熏陶下,当地涌现出一大批喜爱作画的农民。农闲时,这些农民扔下镰刀、锄头,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尽情表现自己的理想追求,抒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画出农民自己的梦想。永丰农民画,这棵根植于悠久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沃土上的山花,正逐步走出永丰,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永丰县先后被省文化厅授予“永丰农民画乡”称号,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现代民间绘画)”。

  领军人物的痴情坚守,带出一批农民画家

  永丰农民画有今天的规模和影响,与62岁的王小玫分不开。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永丰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的王小玫,对农民画情有独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注意永丰民间绘画艺术。他大量收集这方面素材,长期深入农村和农民画作者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探讨农民画,与农民画作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60年出生的解振辉是永丰农民画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王小玫的高足,现在是著名的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永丰农民画研究会副会长,是永丰农民画的传承者及主要传播者。解振辉的父亲是一名漆匠,经常帮人家设计图画。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喜欢绘画。19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成了解振辉人生的转折点。“有一天,我看到电影院门口贴着武打片《少林寺》的电影预告,就想画一张宣传画试一下自己的水平。”解振辉连夜画了一张电影《少林寺》的宣传画,偷偷地贴在影院门口。等到电影放映的时候,很多人都被这张画所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当时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很惊奇,问宣传画是谁画的。我鼓起勇气说是我画的。他们觉得我有绘画的天赋,推荐我去县文化馆接受正规的绘画培训。”在王小玫的指导下,解振辉的绘画技艺有了很大进步,作品多次获奖,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画作者。

  永丰农民画完全是自发形成的,农民作者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不同的作者绘画技艺的差别也比较大。为了更好地发现永丰农民画人才,帮助农民画作者提高画艺,王小玫找来解振辉共同谋划。解振辉开始物色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耕耘农民画这块艺术田地。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当地农民加入了绘画队伍。

  为了培育好这门民间艺术,白天,王小玫带领农民画作者行万里路,观摩民间工艺品,访问民间艺人,从中汲取创作素材;晚上,他给农民画作者讲授绘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县文化馆每年举办一到两期农民画培训班。在第一期农民画培训班里,参加培训的农民遍及全县各个乡镇。经过王小玫的精心辅导,28名农民创作了41幅农民画。王小玫从中挑选了25幅参加吉安地区第二届农民画评比,结果获得了11个奖项。永丰农民画一炮打响,让人刮目相看。

  自1983年以来,永丰县农民画在历届各级画展中都有不俗表现,奖项届届不落空。1983年,潭城乡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乡村农民画协会,随后恩江、佐龙、沿陂等地相继成立了农民画家协会,入会农民有2300多人。如今,全县加入中国农民画协会的农民画作者有9人,加入省级农民美术家协会的有16人。30多年来,全县有近3000幅农民画作品在各地展出并获奖,200多幅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00多幅作品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和个人收藏。

  由自娱自乐走向市场运作,文企结合迎来发展新天地

  自娱自乐、怡情养性,是一种人生小境界。走出“深闺”画出快乐又画出致富之路,是一种开阔的新境地。

  佐龙乡的农民画家徐和平、袁民这几天特别开心。他们画的作品又分别以3000元和2300元的价格,通过永丰农民画家村的公司卖了出去。他们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绘画既能提升自己的素质又能赚钱,一举两得。”

  以前,由于市场运作方面的欠缺,永丰农民画变现成商品的很少。其实,永丰农民画早已具备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实力。在1992年的厦门展销会上,永丰农民画就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泰国一华侨对永丰的一幅农民画还出过3000美元的高价。

  商机就是生机。2007年,王小玫和永丰县文联美术协会秘书长王雯萱、索艺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建勇等人,成立了永丰县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并动员40余名农民画作者筹集资金400多万元,购买荒山800亩,在山上种上茶树、果树,开挖了鱼塘,并建起了一栋2600多平方米三层楼的画家村。画家村功能齐全,内设展览厅、会议厅、研究室、培训室和多个创作室,为农民画作者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创作基地。农忙时农民画作者白天可以给茶园、果园施肥、锄草,还可以采摘茶叶等,晚上和农闲时又可集中在一起或共同探讨艺术或一起进行创作。这个集农业生产、艺术创作、旅游娱乐为一体的中国第一农民画家村,每年还吸引了一批批高校美术系的师生来这里写生创作。

  “公司免费提供纸笔涂料,我们只管把画画好,作品由公司去运作,卖出去有分成,我们是以画入股,好得很。”徐和平告诉记者。永丰县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和永丰县农民画家村的成立,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给农民画作者吃上了定心丸,他们不再愁绘画无收入了,可以通过公司这个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来赚钱。公司成立当年,就有多幅作品以每幅1000元的价格卖出。之后,公司还将农民画送到浙江义乌、金华、杭州等地的画廊销售,共售出农民画作60多幅,每幅价格2000元,收入超过12万元,按照四六分成的比例,作者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永丰县索艺农民画传媒有限公司在上海、南京、深圳、厦门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这些窗口每年销售农民画收入达上百万元。与此同时,永丰县农民画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在外承包彩绘、雕塑等工程,收入也不菲。

  润物细无声,作者队伍后继有人

  5月6日,永丰县文化馆以“免费开放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在该县潭城中学创办农民画培训基地。为延续和发展永丰农民画,在民间艺术家和青少年学子之间搭建起展示、互动、发展的平台,县文化馆聘请解振辉每周三下午在潭城中学授课。授课内容以基本功练习和即兴创作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参与农民画创作,既丰富校园素质教育内容,又有利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永丰农民画开始出现衰落迹象。永丰县除了在大环境上下功夫外,还把组织、辅导的注意力放到了全县中小学校。县教体局聘请了一批农民画家担任美术老师,指派文化馆美术辅导老师经常下乡镇、学校帮助辅导,县里每年都要举办全县美术教师业务培训班,把永丰农民画的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等,通过作品欣赏、作者介绍、绘制演示等,在全县所有学校推广普及。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县成立了永丰农民画研究会娃娃农民画创作基地,更加明确、有效地把永丰农民画与学校美术教育融为一体。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永丰农民画介入学校美术教育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仅儿童绘画作品在国家文化、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的有1000多件,在国际上获奖的有100多件。为美术或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00多人。

  同时,永丰农民画从娃娃抓起,对发展农民画作者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年轻的永丰农民画作者数量增加。目前全县永丰农民画骨干作者由原来的15人发展到今天的2300多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这些新作者中,大多在学生时期受过永丰农民画的影响,都曾用永丰农民画的方法创作过儿童画,并获过奖,他们对永丰农民画创作的热情普遍较高。好多原来的儿童画作者成了如今的美术老师,这些美术老师大部分都受过永丰农民画的熏陶,对永丰农民画有很深的感情,在农民画作者的培养上形成了良性循环。如今,永丰县农民画作者队伍已初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度格局,解决了农民画后继无人问题。

  农民画家解振寿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父亲的传教下,分别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和北京服装设计学院;解振辉的儿子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一门出了4名美术专业人才;通过农民画培训,青年农民袁明、王诗华等6人在海南三亚从事彩绘设计;宋景峰等6人在浙江一家美术工艺厂搞彩雕;解福华在俄罗斯油画展出中心工作……如今,在外发展的永丰县农民画作者越来越多,进一步扩大了永丰农民画的影响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目前,永丰正着力打造农民画产业生态创意园、高校绘画艺术产学实训基地、农民绘画技工输送基地、农民画生产基地,让这束散发出泥土芬芳的山花,成长为装点农民梦的奇葩。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4 11:4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