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12:4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年7 -8月,永丰县委统战部组织民盟永丰总支调研小组就“永丰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永丰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统筹城乡,积极从县情农情出发,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能解决的事情做起,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投入各类资金近亿元,不仅使5.1万农民初步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的阶段性目标,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全面活跃。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1、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是重改路、轻改水改厕倾向严重。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出行难是困扰农村发展的头等大事,“要想富、先修路”被农民奉为经典,在改路上人心齐,事易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对于改水改厕,农民认为此举对发财致富没有多大作用,舍不得花钱,认识不到改水改厕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表现,因而缺乏热情。  二是另开新基建房多,对老房改造少,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房”建设。
  2、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ZF包办代替现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表现出来的热情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有钱才办事”,等米下锅,群众没有实现“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在利益面前,群众考虑个人多,大局观念不强,在投资投劳、旧房拆迁和清洁卫生等问题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即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起来,这样,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3、忽视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一阵风,运动式地搞突击,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停留在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层面,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齐整,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而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对更重要、更本源的内容,如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建设乡村文明、建设新的经济组织等事关农村长远发展方面重视不够、措施乏力。
  4、缺乏长效管理机制。重建设,轻管理,建设与管理失衡现象非常严重,新农村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严重滞后,很多新农村建设点,环境整治和清洁卫生只是“匆匆过客”,人走茶凉后剩下的只是一排排崭新的房舍,周围的环境重返脏乱差,真可谓“好花没有绿叶配”。
  5、规划和设计方案执行的难度大。近年来,永丰县花了几十万元为全县300多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但真正要执行起来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农民封建迷信和风水思想严重。你要他的房子改个朝向,他会认为坏了风水,对他家兴旺发达不利,于是拒绝执行;二是按规划和设计建设需要大的财力投入,ZF给予的旧房拆迁补偿和扶持资金补助标准太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标准规划设计与财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三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造成一部分农民一方面大量闲置老宅地,一方面还占用空地甚至耕地建房。
    6、农村清洁卫生工程落实不到位。一是农民自觉性不够。因为大多数农民长期以来有乱扔乱倒垃圾的坏习惯,这一习惯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新建的垃圾焚烧炉基本没有启用。因为有的农民怕闻焚烧垃圾后产生的怪气味,有的垃圾潮湿无法焚烧,有的农民因垃圾焚烧炉离家较远,于是怕麻烦,不愿用;三是村(组)保洁员队伍尚未建立起来,脏乱差现象仍然很严重。因为经费难以筹措,保洁员的工具设备尚未配置,工资待遇普遍得不到保证;加之缺乏管理,保洁员职责普遍不规范。
  二、解决新农村建设突出问题的对策
  1、强化政策引导,激励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一要严格按补助顺序和补助标准。对村庄整治的建设项目进行补助,没有完成三清(清杂草、清淤沟、清卫生死角)的不能补助三改,没有完成改水改厕的,不对改路项目进行验收以及不能补助其他整治项目,并分建设点、分农户建立各项资金、物资补助明细帐,确保资金、物资补助到点到户。二要对特色打造建设项目实行嘉奖。对改水改厕工作完成95%以上的建设点,经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在扶持资金补助之外一次性再进行嘉奖补助。三要严格规范农民建房。对老村、空心村进行规划设计,对拆旧建新的,应给予适当补助;对在农田开天窗建房的,要严厉追查审批者和建房者的责任。四要加大财力帮扶。实行单位帮扶、引导“百企帮扶”新农村建设。同时,在资金使用上,要实行阳光操作,公开奖补程序和金额,接受监督,避免暗箱操作挫伤农民建设的积极性。
  2、搅动农民激情,激发新农村建设新活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做好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文章,新农村建设才能长久。一要宣传发动农民。从了解和调查的情况看,许多政策并没有为农民掌握,许多干部缺乏细心、耐心、真心和责任心,缺乏长远的眼光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不重视农民群众的力量。所以,要根据实际,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全过程;二要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培训,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大力培育讲文明、会经营、有专长的新农民。使他们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组织、把握市场方向、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方面成为带头人;三要实行民主管理,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热情。重大事情要同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商量,实行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群众心平气顺才能发挥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搞好乡村文明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凝聚力。一要强化农村优良传统教育。可以通过组织人员编写村情村史,提高村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并发扬本村传统乡风民俗,把村民凝聚到乡村文明的旗帜下,把群众力量凝聚到建设美好村庄上来。二要开展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健康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农民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农民在活动中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团结精神,形成良好风气。三要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发挥各种组织的领导、指导和引领作用。首先,ZF要把乡村文明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基层各级ZF党政部门、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共同互动,形成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工作合力。其次,要紧抓理事会建设,建设一个肯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而又有凝聚力的农民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带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第三、ZF和各种组织要加强科学指导和引导,保证新农村建设能科学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四要推行长效机制。党、政、群、民间组织要多方面入手,上下协调,通过各种制度的相互衔接,构建多层次的乡村文明制度体系,使乡村文明建设得以持续进行。
    4、推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所在和重要的资金来源。只有农民持续增收,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而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推动农民创业;要推动农民创业,ZF就必须从舆论上鼓励,从产业上引导,从机制上激励,从政策上保护,从服务上促进。要大力推进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创业就业环境。
  5、开辟旅游新路,发展新村旅游。以前我们只见全国各地发展古村旅游,未见开辟新村旅游。其实,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完全可以在新农村建设成功典范村试点开辟这一旅游新路子。开辟、发展新村旅游意义重大,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还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乡村面貌的改善、环境的整治和文明建设。农民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本村旅游,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们会自觉地搞好本村的各种建设和环境整治,会自觉地消灭村里脏乱差的现象,会自觉地美化村庄,会自觉地文明起来。(来源:江西政协新闻网 王 骞)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3 13:28:14 | 只看该作者
{:1_211:}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5 00:1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