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永丰县古县镇桥坑自然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5:2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梦如幻的远山、青砖黛瓦的建筑、风姿摇曳的翠竹、错落有致的民居……走进永丰县古县镇桥坑自然村,就像走进了一幅浓墨山水画。桥坑村很小,只有30户人家102人,资源贫乏,而且地势随山坡起伏不平,狭小困塞。然而,桥坑村却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小巧精致的美,这种美完完全全地体现在了细节上。
    在村庄的整体规划中,桥坑村依据自身特有的群山环绕,翠绿随手可掬、民居星罗棋布、地势此起彼伏的特点,选择庐陵文化风格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建筑风格。大力实施“青砖黛瓦”式的“村居墙面立改”工程,仅投资30万元,就将全村30余幢民房全部改造成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靓丽民居。这种因地制宜的建设理念,不仅规避了大修大建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而且在永龙公路沿线塑造了一个成带型的魅力民居村群。
    桥坑村虽小,基础设施建设却“志气不小”,实现了较大投入和较大作为。仅去年以来,村里多渠道筹资300多万元,大力开展“三清六改”和“六通一气”工程,新修了近8公里的通村进组水泥路和环村水泥路;先后对山塘水坝加固维修,实施饮用水工程;新建功能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级卫生室,村民生产生活变得更加舒心和美。
    在生态家园建设中,桥坑村也是匠心独具,浑然天成。该村启动绿色村庄建设工程,在沿村公路两侧、村组巷道和村民房前屋后全部实现绿化,打造统一规格、整齐划一的村级绿化带,凸显生态新村秀气和品位。村里还通过争取资金、项目,培育绿色富民产业,投资100多万元对5000亩油茶进行低改,新造1000亩高产油茶,荒山造林500亩,新造果园100亩。绿色产业的兴起,为村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和财富,仅油茶产业,每年就使该村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每天拂晓,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村民杨福生、张传龙就会出现在村道上开始义务清扫;村民曾圣春得知村里要修路,自费装运砂石填补坑洼路面,清理路面两侧杂草枝条;残疾低保户李德祥家拆旧建新,邻居杨卫根、谢有生等伸出援手……像这样的良行善举,在桥坑村俯拾皆是,并已潜移默化浸润到村民的言谈举止中。在这里,尊师重教、敬老爱幼、勤劳致富、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漫步在桥坑村,随处都能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它秀美的外形和甜美的村风,还有它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精美内涵。该村围绕建好一个村民活动议事中心、一个文化休闲广场、一个优美精品学校、一条文化景观长廊、一条环村林荫道路、一个绿化亮化示范带和凸显一个庐陵文化基色调的“6+1”要求,着力打造庐陵文化精品村。
    村里投资25万元,采取下置水泥管道引流,上修彩砖铺路的办法,对村前500米臭水沟进行综合治理改造,修建了“千米彩色致富大道”。经过全面改造的臭水沟,如今已变成村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该村新辟百米文化景观长廊,投资1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150多米的文化景观墙。景观墙突出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桥坑村历年著名人士事迹介绍等,让村民接受文化熏陶,提高道德素养。
    在打造庐陵文化风格民居的同时,该村还投资60万元配套新建了600多平方米的社区活动议事中心,并依据活动议事中心修建村民幸福广场和休闲文化广场。正在开工建设的“一中心两广场”,无疑将成为全村群众民主议事、文化休闲和健身娱乐的聚会中心。一个“文化桥坑”、“魅力桥坑”正在逐渐形成。
沙发
发表于 2012-9-27 09:06: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板凳
发表于 2012-9-27 09:44:48 | 只看该作者
哎!桥坑要真有写的那么好就好咯!{:soso_e115:}
地板
发表于 2012-9-27 18:31: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小在那里长大的,能不能报点实料。{:soso_e127:}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5 10:3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