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痴如醉一“花痴”---永丰县藤田镇邹先佼种百合走上富裕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2:4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百合花丛中的邹先佼邹先佼    永丰县藤田镇中西山村百合生产专业户,今年50岁。他既能吃苦,又颇有“心计”。2000年,镇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动员村民搞特色种养,邹先佼便试种了一亩百合。他知道,种百合技术性强,在播种、田管等环节,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效益,甚至亏本。为此,他认真钻研有关资料,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做到勤下田、勤管理。
    刘建平、本报记者刘丽萍文/图乡亲们都说邹先佼是“花痴”。的确,邹先佼爱花,尤其是对百合花,爱得如痴如醉。他靠种百合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时下百合花即将盛开,这位“花痴”又要开始“炫花”了。
    种植百合第一年,他一亩百合获纯利800多元。成功后,他发展百合生产的信心更强了,劲头更足了,第二年种了5亩,每亩纯收入达1000多元,之后逐年增加,收入也水涨船高。到2005年,邹先佼的百合种植初具规模。小有成就的他想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共同致富。他满心欢喜地把百合推荐给村民,但村民们并不买账。村民普遍认为种植规模大了,肯定没销路,还是种粮食比较踏实。然而邹先佼并没有灰心,凭着对百合的热爱,他只身来到湖南、广东考察百合销售市场,并带回来大量的宣传资料,开始动员村民种百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几位村民跟着他一起干。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到2006年,邹先佼种植百合已有6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亩产量越来越高,品质也越来越好。
    也是那年开始,百合行情一路看涨。从4元一斤,涨到5元、6元一斤。跟着邹先佼种百合的村民都挣了钱,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吸引过来改种起了百合。
    种植的村民多了,找邹先佼问技术、要种子的人就多了。为了便于管理,2007年,邹先佼注册成立了藤田中西山百合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原料购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打造品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邹先佼发掘和发挥社员各自特长,技术好的搞种苗培育,门路广的拓展市场,大家劲往一处使,百合产业一步步在做大。
    邹先佼带领村民种出来的百合由于品质好,吸引了周边省市的客商前来订购。去年,商品百合卖出了10元一斤,种子百合卖出了30元一斤的高价。有高品质的产品,就要有自己的商标品牌。在邹先佼的带领下,合作社注册了“西阳宫”牌商标,并开发了百合    粉、百合干、百合茶等系列产品。
    百合花盛开的时候,处处繁花似锦,整个村子成了花的海洋,吸引了大量的城里人前来观光,这时邹先佼总能不厌其烦地带领观光团参观他的百合基地,向游客“炫耀”漂亮的百合花,讲述他与百合的情缘。百合的名气越来越响了,村里的旅游观光业也开始发展起来,村民种百合的增收渠道是越来越多了。
    目前,全村有100多户农户种植百合,其中20亩以上的大户有50多户,种植百合1000多亩,年产值达5200多万元。种植大户年纯收入突破了20万元,家家户户通过种植百合购买了三轮摩托车,住上了小洋楼,他和村里的6位百合种植户还购买了小轿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由邹先佼带头成立的藤田中西山百合专业合作社也满载荣誉,2010年荣获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获省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获省“一村一品”示范合作社。一年一个台阶,“花痴”邹先佼,让百合开出的“致富花”越开越艳、越开越香。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7 05:2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