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县古县镇家庭农场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0: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丰县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迅速,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总收入的多半以上,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相比以前要降低。很多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有不少在县城买房或租房以方便子女上学更好地接受教育。以古县镇为例,全镇2.3万户籍人口,按年7‰的出生率,适龄一年级学生应该在160人左右。而目前实际在古县镇就读的仅129人。农民的土地或由家中老人耕种,或是零星流转给本村农民耕种,甚至有不少人干脆弃荒。这种耕作面积细碎化,种粮农民老年化,耕种方式粗放状况与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加速的发展步伐极为不适应。为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经营效益,永丰县率先在今年开启全市家庭农场注册先河。鼓励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组建家庭农场,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近日,笔者对古县镇海元村发展家庭农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做法。

古县镇于2013年6月完成第一批家庭农场的组建工作。共计10户,总经营面积1019亩,占全镇良田总面积的13%。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1、推进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村民在村委会的协调下,双方资源流转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在不超过土地承包期限内,流转价格为每亩100元/年。今后随粮食市场价格变化而活动。每年12月底之前一次性付清当年流转费。

2、明确相关条件。一是对农业经营者有一定要求,主要以本村户籍的专业农民和种田能手为主,年龄不超过55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家庭生产模式。为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人力保障。二是对经营面积作一定限度。一般在50到200亩之间。主要是考虑到面积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田间管理和茬口布局。三是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活动作出相应规定。对流转后的土地,家庭农场营业者不得转包,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严禁从事破坏土壤地力的掠夺性生产经营。

二、成效与问题

2013年8月,家庭农场完成一季的生产,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工作总结,其成效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步成效

1、促进种粮农民增收。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后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对海元村其中4户家农场的统计,平均每亩净收益为810元/年,比原来农户零星经营时提高了100来元。以种粮大户王化元157亩,5口之家来看,一年收入下来预计13万左右,王元化目前在永丰县城买了房子。这批家庭农场经营者从规模化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农民争做家庭农场营业者。以海元村为例,还有不少农民也希望能成立自己的家庭农场。

2、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与之前的家庭分散经营相比较,实行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更有利于农业部门做好相关农业服务工作。以农机购置为例,镇农业相关机构送货上门,优先补贴,解决家庭农场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家庭农场后,粮食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农产品安全监督也更有保障。

3、促进了特色种植的发展。以海元村王统亚的“亚旺家庭农场”为例,因为明确了农场经营权,王统亚今年在大量种植水稻的同时成功栽种红枫100来棵,桂花树5亩,目前长势喜人。

(二)存在的问题。

1、种植稻谷技术有待提高。实行家庭农场经营后,种植大户的压力比较大。对病虫防治、优质水稻的选择等方面还有欠缺。急需镇农技站的技术扶持。一旦遇到病虫害的一个家庭农场为例,今年的5万左右化肥等农资投入便成泡影。

2、资金缺口大。以海元村十户家庭农场为例,每户家庭农场基本上都实行机械化操作。购置旋耕机、收割机、抽水机、插秧机等需10来万元。政府虽然有补贴但是还是存在资金缺口,利用农户贷款成本又偏高。每年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不断提高价格,而粮食收购价格没有提升,造成农户资金紧缺。

三、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研中发现以2013年大旱天气为例,农场的灌溉受到影响,农场经营者希望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另外,农场经营者希望农业部门能够有更多的技术指导,最好是每十户能配备一名技术员,减小农场经营风险。

2、稳定与完善农场土地流转关系。古县镇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所出现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私下流转,具有不稳定性。对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存在影响。、

3、加强农业经营后备人才的培养。据海元村10户家庭农场的统计分析,经营者基本上都到了40岁以上,从文化程度上来看,70%小学毕业,30%初中以上毕业。家庭农场营业者大多是“4050”人员。家庭农场的吸引力不强。因此需要争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吸引农村多类有限人才投入现代农业建设,从事规模化的粮食、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业生产,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实现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



  文章录入:古县镇    责任编辑:古县镇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6 01:4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