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故乡永丰读欧阳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0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故乡读欧阳修,不要读《秋声赋》,那是异乡,而故乡是温暖的春风;在故乡读欧阳修,不要读《醉翁亭记》,那是在醉里,而故乡是清醒的思念。春风、思念,那是怎样的牵引啊,不然怎么隔着千山万水也喊:“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庐陵是旧时地名,现在称吉安,永丰是吉安的边远区县之一,而那时,却是构成庐陵府的主要部分。在欧阳修心里,故乡绝然没有边远的概念,异乡才有距离,故乡就是中心。
    在故乡读欧阳修,先要读泷冈石碑。石碑在沙溪的西阳宫,“西阳宫”三字乃康熙手书。遥想当年,青州太守欧阳修扶着母亲的灵柩,载着一块又高又大的青石,千里迢迢回到沙溪,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泷冈山上,然后亲笔书写缅怀双亲的碑文,将无尽哀思寄托于碑石之上。900多个岁月多长呢,唯有载着《泷冈阡表》的碑石知晓,欧阳修不朽的思念,故乡人延续了下来。县城还有一座报恩寺塔,塔是白色,似素心一片,系唐代中书侍郎徐安为报母恩所建,后又经徐氏后裔代代呵护至今。故乡的传统孝道并不是自欧阳修始,但却经过了欧阳修的精心提炼,如今已蔚然成风了。
    在故乡读欧阳修,要读画荻楼,画荻楼也在西阳宫,是为纪念欧母“画荻教子”而建。因为欧阳修,也因为画荻楼,后来又在旁边相继添了文儒书院、泷冈书院。故乡的学风由此兴起,欧阳修十分欣慰,于是为吉安的老乡专门写了一篇《吉州学记》,叮嘱须勤勉、持久地办学。现在的恩江镇上,有一座状元楼,据说也与永丰的学风有关,不能不读。
    状元楼,安坐于永丰古城墙坚实的臂弯中,楼呈飞檐,像旧时官帽。当年,欧阳修先后参加了国子监、国学及礼部考试,曾三度夺魁,后官至宰辅,不久,同乡董德元又荣登状元榜。一个小小的地方竟出了两位文化名人,让永丰人十分振奋,于是集资建起了这座楼。建楼之后,永丰一地又陆续出了四名状元,多名会元和解元。今天,永丰的学子们仍以矫健的步伐迈向全国最高学府,他们的身上,仿佛见到了当年状元郎的风采。
    在故乡读欧阳修,要走进永叔公园,倾听群儒的讲述。群儒中包括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人,此刻,他们都化身成了雕塑,围坐在欧阳修身边,先是看“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然后彼此酬和,相笑尽欢。在才华超轶、豪健放旷的“逸老”面前,众人皆称学生。“文坛领袖”欧阳修得孔圣人真传,颇具宽广的胸怀、发现人才的识力以及提携后进的热忱,他慧眼识“三苏”的故事,成为当时的文坛佳话。曾巩、王安石的家乡在抚州,与永丰相毗邻,在欧阳修眼里又多了一份乡谊。
    曾巩是神童,成年后却做过农民和商人,22岁时成为欧阳修的学生,39岁才考中进士。欧阳修十分欣赏这位学生,在他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曾巩也因为欧阳修的荐拔和延誉成名。不久,曾巩又将乡友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欧阳修,请他给予指点,欧阳修也尽心尽力。王安石登门拜访时,欧阳修“倒屐相迎”,此后两人诗文赠答,书信不绝,欧阳修还举荐王安石为相辅接班人。尽管后来政见不合,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友谊,王安石改革失败后,欧阳修致信给他的一些朋友,请大家勿落井下石。欧阳修逝世后,祭文写得最好的就是王安石。
    正是受到欧阳修的巨大影响,永丰乃至吉安一带学风浓厚、文风鼎盛,“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这一盛况就出在古庐陵。欧阳修之后,胡铨、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刘辰翁、杨士奇、解缙等人似群星荟萃,故乡永丰也涌现了以聂豹为代表的理学家、以郭汝霖为代表的外交家、以曾启为代表的史学家、以曾民瞻为代表的天文学家。至今,仅在外地担任县团级以上干部的永丰籍人士,就不下300人。在故乡,我还有几个文友,听说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砥砺,十分羡慕。
    在故乡读欧阳修,还要读青山绿水,田园美景。欧阳修虽然举家外迁,难得回乡一次,但回得乡来,每每留下深深的眷恋和由衷的赞美。他曾这样写道故乡:“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常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故乡的一切都那样美,美得心醉,美得叫人直夸。我惊讶地发现,永丰今天的一切已是日日新、月月异了,拜欧阳修所赐,就连打着“永叔公”牌子的绿色食品也名气大增,招人喜爱。
    在故乡读欧阳修,最好去新建的市民广场、欧阳修广场。每至夜晚或是节假日,市民广场总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有观花赏景的,有翩翩起舞的,有拍照留影的,还有成双成对在某个花丛中喁喁私语的年轻人,你从每个人的脸上,都能捕捉到    一丝轻松的写意。一天正逢节日,看见几个农民模样的中年人现场表演书画,身边挤满了观众,不时还有人凑上去画上几笔,写上几字。我十分好奇,一问,得知这几人是农民画家协会的会员,联想到永丰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永丰的农民画还曾上北京为奥运会助阵、赴上海为世博会喝彩,不禁大声叫好!我钦佩故乡永丰人,将传统美德演化成了千年文化和精神文明,在欧阳修古老的意境中不断推陈出新,酝酿出了更美的新词。
    在故乡读欧阳修,最想读的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是“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婉约虽然也美,但故乡人更追求“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的洒脱。
    文化像似一坛陈年老酒,久而弥香;却又更像老树开花,生生不息。对于文化,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有其独特的理解,他说:“一代有一代的特色,一代接着一代干,干出了新的特色,一个特色连着一个特色,自然挽成了长河波澜图。”这话很是给力。
作者:毛祖棠 来源:井冈山报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5-4 16: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