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年古村——永丰县金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7: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故里江西省永丰县,有一个千年古村——金溪,是永丰国家森林公园的重点旅游景区,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
金溪历史悠久。据徐氏家谱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时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市)知府的徐安正的第三子徐汾携妻儿到永丰陶唐旅游,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美丽,所以举家搬迁至此,定居下来,距今已绵延了1400多年,是永丰县开基 建筑之一,成为永丰历史见证。
金溪山奇水秀。该村三面环山,北山如蛟龙出水,东山似龙虎争斗,南山像仙女飘带,山山怪石嶙峋,均由石灰石组成,形成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岩溶洞十几个,其中尤以大仙岩溶洞最为著名。洞口高10米,宽9米,主洞全长约3公里,为江西最大溶洞之一。该洞曲曲折折,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内石乳、石笋、石田遍布,石田中有珊瑚状石粒,洁白似玉,且有石桌、石墩、石像,奇岩怪石,千姿百态。相传“八仙”云游四海,曾在此洞相会,故此得名为“大仙岩”。从洞内流出的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故曰金溪。上千年来,溪水奔流不息,村妇浣衣,山娃戏水,一代又一代,与小溪续接着千古情缘。远远望去,古村既有山的风骨,又有水的柔情。
金溪人才辈出。村里有书院4座,世世代代的村童在这里发蒙读书。宋、元、明、清历朝以来,就是从这4座书院里,走出了进士6名,其中知府和知县各2人,知府长吏和参将各1人。中国历史上耕读文化的成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耕种,为生活提供了保障;读书,为前程铺好了路基。
金溪建筑华丽。整个布局以金溪为经纬分两相四仪式构筑,现还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现存明清建筑20多栋,祠堂3座,书院4座,其中墙体下部分均由青砖砌就,而上部分用未烧制的土砖垒起,青砖垫底根基坚实,用土砖的寓意为确保族人呈“松散型”发展。民宅大多依水而建,坐北向南,前低后高,幅度缓和。村庄呈合掌对居,错落有致,家家门前竖立一块大门坊,牌坊、门楼、房檐、楹联处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整座古村四周粮田成片,视野开阔,其中一座 古宅还靠边用两米高墙围田10亩,可见先人视地为宝惜粮如金。其中两栋历史最久远的古宅,位于村头,一前一后,小溪从两栋古宅之间潺潺流过。前宅已多年无人看管,后人均已另辟地基建起新居。因此古宅破败不堪,满眼烂瓦残垣,古藤缠墙,却更显示远古沧桑风韵。这是全村最大的古宅,占地面积达2080平方米,建有大小厅堂12个,一个厅堂配一口天井。后宅现还有人居住,因得到维护,原貌保持较好,宅内冬暖夏凉。整座古宅安装木门36扇,砖砌天井4口,墙头建筑垛子40挑。每口天井之上的屋顶开设了一处大小与天井相近,并与天井垂直的口子,一是有利于宅内采光,二是有利于天井接蓄雨水。屋内暗沟和墙外明沟交错连通,排水流畅。这两栋古宅门楼前30米处,建有与古宅前墙平行、长30米、高3米的风水墙,用于辟邪挡灾。
金溪古树参天。全村有樟树、银杏、枫树、喜树等常绿阔叶树10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40多棵。村中有一棵樟树,高21米,胸围9米,需要6名成年人合抱,树龄虽千年,但仍然长年翠绿,枝繁叶茂。村尾还有一棵极其罕见的银杏树,在基部1米高处长出一棵“异子”——椤木石楠,成为该村一大奇观。这棵银杏树树高28米,胸围5.8米,“异子”椤木石楠树高3.5米,胸围0.5米,枝叶葱郁,树杈舒展。这棵银杏树植于唐代,迄今有1000多年历史。
古老的历史,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院落,古老的巷道,古老的树木,古得厚实,古得深邃,古得韵味隽永。金溪,真是一个集建筑、山水、文化为一体的古村落。
沙发
发表于 2010-1-28 15:07:59 | 只看该作者
说的这么好,这么永丰不好好开发下旅游资源?
有时间去瞧瞧~~~~~~~~~
板凳
发表于 2010-5-6 11:32:12 | 只看该作者
大仙岩也在金溪啊,,很漂亮的。
地板
发表于 2010-6-5 16:27:02 | 只看该作者
2007年5月去大仙岩旅游时经过金溪.未下车游览.好象又称"王沙基"是不是?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3 05:1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