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县破解信访难题:从“重点管理县”到“信访示范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1:1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永丰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这一殊荣的获得,来之不易,因为2005年永丰县还是“全省信访工作重点管理县”。短短几年时间,永丰县完成了从“重点管理县”到“信访示范县”的嬗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永丰县是通过什么有效办法完成这一嬗变的呢?记者近日深入该县采访,探访个中原因。

  高位推动,创新机制,构建起强势信访网络

  “‘蝼蚁之穴能毁掉千里长堤’,群众有怨气,如果一时不能解决,积压多了就会出大事!”县委书记陈军民逢会必告诫全县干部。事实上,近年来,经陈军民签批处理的信访件就达360多件。县委书记的高度重视,为信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构建“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永丰县大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先后出台《关于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七项措施》等一系列过硬举措,将信访被过滤广告
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评,并设信访工作单项奖,对于年终考评获前三名的单位分别给予1万元、8000元、6000元的奖励。同时,该县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即信访工作列倒数三位的单位取消评优评先资格,造成重大影响的实行责任倒查。此外,永丰县实行县领导定期接访日制度,县主要领导每月接访一天,其他领导在工作日轮流接待,并采用“定包案领导、工作任务、具体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限,包情况掌握、思想教育、解决化解、息诉息访、信访稳定”的“四定”、“五包”办法,构建起强有力的信访网络。

  目前,永丰县上下形成了“信访重担人人挑”的工作格局,2008年至2009年,全县共包案处理重点疑难信访问题304个,化解信访“老案”、“钉子案”、“骨头案”52个。

  畅通渠道,深入下访,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永丰县信访工作之所以能发生如此嬗变,最成功的做法之一就是:畅通渠道,深入下访,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反映问题,永丰县在全县21个乡镇、84个县直单位设立信访接待室,全部配有信访特派员;217个村(居)委会配备信访协理员,由村主任担任;2313个村小组配备信访联络员,由村小组长担任。从2008年起,该县还开通了“县长手机信箱”平台,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网上公布,实现领导与群众直接沟通。两年来,“县长手机信箱”共受理电子邮件645件,办结回复率达100%。

  永丰县还大力提倡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去,访贫问苦解民忧,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两年来,该县先后开展了“县委书记大接访”和“万名干部党员大下访”等活动,万余名县乡村干部党员组成234个工作组,深入21个乡镇、217个村和2313个村小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访农户5873户,召开座谈会976场,梳理问题3684个,当场解决问题2165个,为困难群众捐资50.4万元。通过这些活动,群众真正体会到县委、政府“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和谐执政理念,很多多年沉积的难案得到顺利解决。2009年,全县95%以上的村实现了“村庄零发案、村民零犯罪、事故零发生、矛盾零上交”。

  信访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年来,该县财政共投入3.6亿元用于民生保障,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55360平方米,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5210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9100平方米、廉租房29023平方米,受益困难家庭1314户,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6亿元,财政收入4.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20.6%;农民人均纯收入5316元,增长12.5%。(来源:江西日报)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3 00: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