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词《如梦令·元旦》诞生于永丰藤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6:3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于1930年初率领红军在永丰县藤田欢度春节。正月初一,他在藤田老圩宿营时,诗兴大发,怀着新年快乐的激情,填写了一首著名的《如梦令·元旦》词章: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词从1957年《诗刊》第一期发表以来,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神州内外,半个世纪,注家峰起,千古流传。

朱、毛行军路线和《如梦令》词牌

朱德率红四军司令部和主力一、三、四纵队于1930年1月3日离开古田,越过武夷山,在1月16日占领广昌城,然后经洛口入东韶休息两天,等候二纵队。毛泽东与陈毅率红四军前委和二纵队1000余人,于1月7日从古田出发,在1月24日与东韶的朱德会合,举行前委会议,决定一纵队攻取乐安,二纵队西进藤田,三纵队攻占永丰,四纵队南下宁都。1月26日,朱、毛在大金竹指挥一纵队攻克乐安县城,1月27日随部队进占藤田,1月29日在藤田共同指挥三纵队步行90华里,晚间攻克永丰县城。接着朱德率四纵队南下宁都。
毛泽东一生最爱古体诗词,行军中骑在马上经常呕心沥血创作,这就需要首先用什么词牌和格调,才能更好地表现词的内容。人们知道,唱歌要按曲谱练唱,我国古代写词要按词牌的句、字、韵规则才能填写。“如梦令”词牌最早是五代后唐庄宗所作,宋代苏轼改定,共6句单调小令,仅33个字的短小精悍仄韵。毛泽东公开发表的68首诗词中,只有在藤田这次采用了《如梦令》词牌,前后几十年从未用过。而在藤田的正月初一,究竟是公历1月1日,还是农历正月初一呢?

毛泽东农历正月初一在藤田填词的五个依据

在新华书店出售的各种版本毛泽东诗词中,越来越多的作者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元旦”是指农历正月初一。
现择几例为据:依据之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上卷296页综述:“1930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一),毛泽东随红四军司令部和前委,一同抵达藤田,将由闽西进入赣南的一路情景,吟成一首《如梦令·元旦》词。”这是迄今最权威的根据,时间、地点、填词交待得清清楚楚。
依据之二:吴正裕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辨析》第56页称:“毛主席将这首词定为‘元旦’,正是指阴历庚午年正月初一,即阳历1930年1月30日,这天就是作者写这首词的日子,当时追写他率领红四军二纵队由福建转移到江西行军途中的情景。”依据之三:朱向前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第156页称:“首先要明确一点,题目的‘元旦’并不是我们现在通称的公历1月1日,而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旧称元旦。当时的时间是公历1930年1月30日。”依据之四:江西、吉安、青原区党史办联合编印的,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册第8页称:“《如梦令·元旦》这首词,是毛泽东1930年1月30日宿永丰藤田,恰逢农历正月初一而作。”依据之五: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集观》第51页称:“毛泽东情怀愉快,诗兴甚浓,于马背上哼成这《如梦令·元旦》词一首。这‘元旦’是指该年农历正月初一。”

毛泽东填写该词的意境

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也是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这就是一流诗人的大手笔。《如梦令·元旦》全词的主题思想概括起来大致是:红军通过路经艰难险阻的环境,实现了重大战略转移,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尤其是经历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成立各县苏维埃政权,更是处处呈现了红旗翻滚的胜利前景。
毛泽东运用摄像手法,把一幅幅逼真的红军险路行军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看吧!武夷山中段山高路窄,林木茂密,大雪纷飞,步履艰辛。三言两语的行军状况,便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红军战士精神焕发,行军隐蔽、迅速、欢快的特点,显示了他们对毛委员的战略思想无限崇拜和敬仰。特别是“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笔直地指向革命斗争的目的地,如泰山盖顶,势不可档,字里行间充溢着革命豪情和必胜信念。经过此次战略转移,红军分兵进取,扩大苏区,使武夷山下西部大片红色土地,映出如画似锦的红旗招展,令人心驰神往。 来源:永丰网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4 16:30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