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二 (当我们心平气和的看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22: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与子偕老 于 2010-5-8 22:12 编辑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九愿所说的那样: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由于极乐世界之美,就连具有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所以,我们现在从净土三经中去看极乐世界,所看到的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已。换句话说,只是一个粗略的认识。尽管如此,已足以令人称羡、惊叹不已了!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即畜生、饿鬼、地狱)。悭贪是饿鬼的因,嗔恚是地狱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极乐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俱足,根本无贪;全国都是菩萨诸上善人,互相爱护,根本无嗔。一切众生,恒闻妙法,心开意解,根本无痴。因无贪嗔痴的恶因,故无三恶道。

●也没有妇女。极乐世界是一个绝对清净平等的世界,人人六根清净,无有爱欲情事,而且人人的身形样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故无有妇女。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就是十方无量世界的众生一齐往生到那里去,也不会有人满之患。

●气候温和。没有四季、寒暑、阴雨的变化,永远是那么凉爽舒适,令人心旷神怡。

●地势平坦。世间的地有崇山峻岭,也有万丈深渊,那是世人的心不平,故地不平;极乐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平等,因心平故地亦平。

●黄金为地。实际是七宝为地,黄金为七宝之首,举其首已摄其余矣。七宝者,金、银、琉璃(青色宝)、玻璃(水晶)、砗磲(青白色宝)、赤珠(赤色宝)、玛瑙。世间也有七宝,但都是些凡品,若以之与极乐世界的极品相比,简直天渊之别。

●有宫殿楼阁。其宫殿楼阁非常的奇特,能随人之意而大、而小,可在地上,也可浮于空中,全由一宝、二宝乃至七宝自然而成,其富丽堂皇更胜过六欲天主之天宫百千万倍,那是往生之诸上善人的居处,也是大家聚会讲经说法的地方。刚刚往生的人,先在莲胞之中静修,等到花开时,证得法身,就可进住楼阁了。

●有色树。在楼阁外面的空地上,有一行行排列得很整齐的色树。所谓色树,即由一宝乃至七宝和合而成的色彩缤纷的树。其树有的高一百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三种,大由旬约八十里,中由旬约六十里,小由句约四十里),有的一千由旬。树的上空还弥覆著由金缕珍珠百千杂宝所结成的罗网,美观极了!最神奇的是,这些色树,微风吹来,就如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令人想起三宝的功德而念佛、念法、念僧(其所念之三宝乃自性三宝,非我们所念之住持三宝)。

●树现佛刹。极乐世界的色树,还能在树与树之间映现十方佛国庄严美好的人、事与物,让观赏的人好像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清楚。

●有七宝池。有无数由七宝所成的水池,其面积由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般,而且皆以金沙铺地,不同我们这里全是砂石污泥。

●有八功德水。在无数的七宝池中,还盛满了具有八种不可思议妙用的水:一、澄净,非常澄清洁净,一点杂质也没有;二、清冷,即清净凉冷,永远保持同样的温度;三、甘美,即甘甜味美,非常可口;四、轻软,即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五、润泽,即滋润滑泽,有益身心;六、安和,即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七、除患,即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除饥;八、增益,即喝了这种水,或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善根。除此之外,其水还有三种的特色:一、随意,即水能随人之意,或增,或减,或冷,或暖;二、说法,即当池水往复激荡时,能发妙音,宣讲妙法;三、进道,即入水浴已,使人道业猛进。

●有宝花。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在八功德水之上,有著无量无数‘微妙香洁’的莲花。微者,七宝所成,此方绝无;妙者,其色无量,又能放光:香者,异香远闻,四时不散;洁者,出自德水,体至洁净。其花大小不一,由一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是因为念佛的众生有勤怠之分,故莲花便有大小之别。这些莲花,就是我们将来往生之花胎,谁在此世界信佛念佛,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即长出莲花一朵,上标其名,将来往生时,即在此莲花中化生。极乐世界的一切景物均不生不灭,惟独莲花变化无常,如人念佛努力,七宝池中的莲花就愈念愈大,如改信其他法门,或停止完全不念,此花即随之而枯萎,可见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变化而有,唯心所现。

●有珍禽。极乐世界尚有百千种奇妙杂色之鸟。鸟属畜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哪来这许多的鸟呢?原来这些鸟儿都是阿弥陀佛欲使法音不停宣流,而以不思议神力变化出来的。这些化鸟到处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讲人人心中所欲听到的佛法,实在微妙极了!阿弥陀佛变诸鸟,莲宗九祖蕅益大师说:‘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所谓‘无不具’,即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无不造’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常作天乐。极乐世界,时常天乐鸣空,随各人之意愿而听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

●天花缤纷。那里还昼夜不停地从天空飘落曼陀罗等众妙天花,又天花一著地,不须洒扫,自动消失,世间那有此等美事?

●极乐世界,下从地起,上至虚空,一切万物,皆放光明,不但人有光,连七宝、宫殿、楼阁、宝池、色树、莲花等等都放光,故极乐世界,不须日月,自然光明。

●极乐世界,不但是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且是一个极其芬芳的世界,因为那里的一切,都是无量宝香和合而成的,所以在在弥漫香气,处处散发芬芳。

●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名字都听不到,这是因为那里的人、事和物,无不尽善尽美的缘故。

●又极乐世界,处处皆有花台,上坐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诸行人,说微妙法,所以那里的人,不但随时都可以见到佛菩萨,还可以随时听闻到妙法,这是娑婆众生所梦寐以求的事啊!

像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世界,可以说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毕竟它是阿弥陀佛集十方诸佛刹土之美好于一身的佛国,自然样样皆奇特稀有,与众不同了!

除此之外,佛教向来强调‘因果’,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发了愿,后经无量阿僧祇劫修诸功德,以不思议愿力、功德所成就的净土,因此它极符合‘有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所以,它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纯属虚构的神话故事。

若问极乐世界为何要如此之庄严美好?答案是:佛愿如此。佛要未往生者,生稀有想,栖神净域,一心念佛,求生其国;若已生者,一切俱足,不作他想,一心求道,直至成佛。

有人或还会问: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所对之境,一一无非乐受,岂不妨碍道心?答案是:这就是极乐世界之妙,其处众生虽受诸乐,但无有乐想,常在寂静之中,这是弥陀愿力加持所致。弥陀第十二愿里说:‘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即是说,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也因此虽受诸乐,并不妨道。

相信还有人会追究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阿弥陀佛,十方赞誉,极乐世界,无比庄严;但世上到底有谁见过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呢?于此我们要举几个实例,以证明见过的人很多:

(一)释迦牟尼佛为韦提希讲《观无量寿佛经》,当讲完经时,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皆亲眼见到法相庄严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还清清楚楚的见到极乐世界无比美妙的胜境。

(二)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曾三次见过阿弥陀佛,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与经上所说完全一样。

(三)古今中外,许多念佛有成就的人,都能在现生见到佛和极乐世界,有的在定中见,有的在梦中见,更多的是在临终时见佛亲来接引,而且西方的胜境,分明在目前。

世人能见佛见菩萨,确有其事,但有缘乃见,无缘则视而不见。中国国父孙中山,于民国五年,与诸同志游浙江普陀,在佛顶山亲见观世音菩萨现金身,问同游诸人,大家都说没有看见。回来后他写了一篇‘游普陀志奇’,以记其事。他是基督徒,若不是亲见,绝没有理由捏造故事来为佛教的佛菩萨作宣传的。

读了净土三经,我们获悉,极乐世界,离此十万亿佛土,亦即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或银河系之外。

今年(二○○○)年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撰写报告指出,‘不明飞行物体’(UFO)与外星人没有任何关系。其论据是:虽然地球以外可能有高度文明的星体,但他们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也有四点三光年之远,即使乘坐每秒高达一百公里的高速太空船飞来地球,也要飞一万二千八百年。除非外星人是不死身,而太空船的燃料供应可源源不绝,否则难以进行漫长太空之旅。

由这则科学报告,不禁令人联想:佛经说,我们在此土一发心念佛,远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立即长出莲花一朵。又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一弹指间,即至极乐世界。这样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不知几千万倍,这有可能吗?

对此,蕅益大师在其著名的《弥陀要解》里,有很精彩的问答如下: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即了,见无先后。

如还不明白,请再看净空长老对此段文字的解释:‘此疑西方与此地距离遥远,何能即达。大乘经讲十法界均是心性变现之物,心性是能变,十方诸佛刹土是所变。能变的心性无量无边,所变的刹土也是无量无边。西方极乐世界距我们娑婆世界,佛说只有十万亿佛土,若比无量心性乃是很短的距离。所以经上说,念佛人往生西方在一弹指间就到达了。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之内的阿弥陀佛,绝非自性外还有一个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再加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威神加持接引,往生有何困难。又如以一面镜子照外面山水,不会近的先照,远的后照,镜中景物,实无远近。诸佛菩萨尽虚空遍法界,想到那里立刻即到那里,《华严经》将此事说得清楚,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不能契入这种情况,若无妄想分别执著则远近大小都没有了。’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心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而极乐世界虽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实未离于法界,亦即未离于自心。所以,极乐世界,看似遥远,但往生乃刹那间事。

四、说之不尽的往生利益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如果您想知道往生的人身心世界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同样的,只要根据佛的四十八愿和净土三经之所说,便不难得其梗概: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法界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于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

如果形貌有美丑的差别,则长得美的易生傲慢,长得丑的便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难免发生纠纷。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

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有宿命通。

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有天眼通。

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有天耳通。

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闻十方世界的音声,且能听到十方诸佛说法。

●有他心通。

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众生之心想。

●有神足通。

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里,立刻就到那里。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遍供诸佛。

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于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远离分别,诸根寂静。

分别者,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此乃妄心所生的妄想。往生的人,获得弥陀威神的加持,远离妄想分别执著,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的诸法实相。

诸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凡夫的六根,常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寂静者,杜绝烦恼叫做‘寂’,脱离痛苦叫做‘静’。换句话说,没有了心理上的烦恼,也没有了生理上的痛苦,叫做‘寂静’。往生的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没有了痛苦,这种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

●定成正觉,证大涅槃。

定成正觉,就是一定成佛的意思。大涅槃,是指证得大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小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一德而已,故释迦佛说小乘涅槃如中途站,不是究竟之目标。

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定成正觉愿’。净空长老说:‘此愿等于阿弥陀佛为我们授记,也是阿弥陀佛给与我们的成佛保证书’。

●女身转男。

可以由女身转为男身。善导大师解释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

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一大阿僧祇劫的勤修,始渐离女身而为男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易事。今只须执持弥陀名号,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机缘,岂可错过?

●莲花化生。

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

●住正定聚。

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必定证悟的一类,叫‘正定聚’;毕竟不证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于上二类之间,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的一类,叫‘不定聚’。

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必定成佛。

●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热恼者,身热心恼。往生的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

清凉者,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往生的人,入于极乐世界的大清凉池(喻大涅槃)中,故皆心得清凉。

漏者,烦恼的别名,漏尽比丘即烦恼断尽的比丘,指阿罗汉。因阿罗汉已断尽见思惑,于诸世法,不执不著,虽受快乐而心不染著。‘犹如漏尽比丘’,就是形容极乐众生心地清净,虽受快乐而不染著。

●不贪计身。

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著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著计较,处处为我著想,顺者生爱,逆则生嗔,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得金刚那罗延身。

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

那罗延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

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智慧的象征,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善说诸法秘要。

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等觉菩萨的别号。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教化随意。

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衣食自至。

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饮食的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应念受供。

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证离生法。

往生的人,皆证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于三界六道之中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教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圆证三不退。

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后一愿说:‘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摄受其人,如日月照著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圆净四土。

一切佛国,皆有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土。

其他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四土的境界,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难尽。

极乐众生依正皆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著而迷失了,往生之后,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恢复过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

近代的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

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

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证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沙发
发表于 2010-5-8 22:27:12 | 只看该作者
等我年青过后就去做和尚
板凳
发表于 2010-5-9 10:46:33 | 只看该作者
境界太高、看不懂
地板
发表于 2010-5-9 12:30:31 | 只看该作者
晕,没你境界高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7 16:4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