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富士康第十一跳事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5 17:0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富士康第十一跳事件
记者从富士康集团获悉,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这是今年以来该集团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9死2重伤。新华社记者正赶往现场调查。

  评论: 富士康十连跳事件

  富士康是全球著名的代工厂,名列世界企业500强。但众所周知,这个企业的公众知名度,却是建立在“血汗工厂”的恶名之上的。有媒体调查后称,在工作强度、加班时间、薪酬福利方面,富士康都不是最恶劣的,故而“远称不上‘血汗工厂’”。但我以为仅凭现实中尚有更黑心的企业存在,就如此断言,未免轻率。去年,富士康因一款代工手机样品遗失,导致员工孙丹勇自杀事件,该企业巧言令色自辩的结果,只是加深了人们对其冷血和人性匮乏的印象。而看着今年10位坠楼员工的名单(2010年5月21日凌晨第十例),年龄最小的才18岁,最大的不过24岁,悲愤之余,只会觉得富士康更像一个集中营,也许,“死亡工厂”的名头比“血汗工厂”,用在富士康身上更为贴切。

  自杀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来不是因单一的因素导致。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富士康媒体发言人在回应外界时,竭力为这个将42万个生命聚集在3平方公里范围内为其牟利的企业开脱,力图将死亡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死者自己和社会,对工人工作和生存状况闪烁其词,言行十分可鄙。而尤其让人感到恶心的是,一些所谓的心理专家,居然拿整个社会的自杀率比富士康更高来为这家私人企业开脱。

  为攫取利润,不肯正视和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存状况,而是请一些五迷三道的“佛法大师”和“心理专家”作秀,声称尊重习俗“改运”、“减压”,运用科学进行“心理干预”,在我看来更像惺惺作态的表演,根本上是在回避和掩盖实质问题,纯属舍本逐末的伎俩。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是这些三脚猫招数可以化解的?而以保护工人权益为己任的工会,在这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中,声音低微,任由肇事企业手舞足蹈地高调作秀而不加斥责,尤其让人感到悲哀和绝望。


  今年以来富士康员工死亡记录(截至2010年5月21日)

  2010年5月21日一名年仅21岁的男性员工南钢从F4栋楼跳下身亡。

  2010年5月14日一名年仅21岁的安徽籍男工,从宿舍楼7楼楼顶坠下,当场身亡。

  2010年5月11日河南籍祝姓女员工跳楼身亡,24岁。

  2010年5月6日深圳宝安区龙华街道富士康厂区,22岁男工卢新从阳台跳下身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死者22岁,湖北人。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云南人。

  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23岁湖南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

  2010年3月11日富士康龙华基地生活区一李姓员工从宿舍楼5楼坠地身亡。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

  据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证实,21日清晨富士康一名员工坠楼身亡,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科技集团第十个坠楼的员工,这些坠楼者8死2伤。

  自称“二肥罗”的深圳市民21日上午致电新华社记者称,5月21日清晨,富士康21岁的男性员工坠楼,于4时50分死亡。目前大批媒体记者聚集在停放遗体的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

  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新闻联络员黄建伟告诉记者,宝安分局已经收到21日清晨富士康一名员工坠楼身亡这一信息。

  记者上午11时已赶到富士康龙华园区及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了解。

  资料: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凭借扎根科技、专业制造和前瞻决策,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跃居《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沙发
发表于 2010-5-25 21:15:45 | 只看该作者
杯具。。。。。
板凳
发表于 2010-5-25 21:20: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新闻一直在继续··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6 02: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