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两次事件表明中国潜艇比过去更富攻击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6: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冷战结束以来,潜艇力量及其部署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安排其海军的绝大多数潜艇退役,美国也逐步削减了潜艇力量规模。在美国减少潜艇数量的同时,中国却在加速扩充潜艇力量的规模并不断提高其质量。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已大幅扩充了海军实力,其潜艇力量的发展尤为迅猛,1995年以来已有数十艘高速潜艇服役;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海军的攻击型潜艇数量却下降至53艘,预计到2028年将进一步下降至41艘。面对当前的作战需求,美军潜艇力量规模已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如不采取措施尽快扭转下滑趋势,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优势将会不断下降,这不可避免地会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政治和经济风险。
  美国潜艇力量优势相对下降
  美军攻击潜艇力量是美军争夺制海权和谋求海上作战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此方面无法与其他武器装备实现相互替代。诚然,美国海军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拥有训练和作战水平最高的潜艇力量,但由于规模不断缩减,使其在面临远洋部署和其他任务需求时处于紧张态势,尤其对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水下优势构成威胁。
  攻击型潜艇数量日趋萎缩
  自1987年到2009年,美国攻击型潜艇的总数从102艘减至53艘,预计在2028年之前将一直处于规模缩小的态势。这始于里根ZF时期提出的600艘舰艇计划,该计划要求美国海军部署100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在1991年制定的类似计划中,以老布什为首的ZF又将核动力攻击潜艇的部署数量减至80艘,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92年发表的一份有关美军规模的研究报告中,又将上述数量进一步压缩至55艘,1997年公布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则提出部署50艘核动力攻击潜艇的目标。在2001年版《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核动力攻击潜艇的部署数量增至55艘,而2006年版《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又明确了在2012年之前每年建造2艘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将美军60%的潜艇部署至太平洋的目标。在美国海军目前提出的313艘舰艇部署计划中,包括48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而一些富有远见的观察人士对上述数量能否满足美国的防务需求提出了置疑。
  1999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发表过一份名为《潜艇力量结构研究》的报告。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为了满足美军作战以及情报部门收集情报的需求,美国核动力攻击潜艇最理想的数量是在2015年和2025年应该分别达到68艘和76艘:若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数量在2015年和2025年分别只达到55艘和62艘,则美国将面临一般性安全风险。然而,美国海军目前仅拥有53艘核动力攻击潜艇,这一数量甚至低于“9.11”事件之前提出的“将会导致一般性安全风险”的规模。虽然美国海军已制定了长期采购计划,但其核动力攻击潜艇力量的部署仍处于无法满足任务需求的紧张状态。从2022年至2033年,美军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数量将低于48艘,其中2028年和2029年将处于41艘的最低值。
  为了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潜艇力量空白”问题,美国海军正在考虑将“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建造时间缩短到60个月,并将“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服役寿命延长2年,同时将某些潜艇执行海上部署任务的时间从6个月延长到7个月。若上述措施取得成效,将使美军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最低数量维持在44艘或45艘。但即便如此,这些举措也只能将美军攻击型潜艇的规模维持在“9.11”事件之前的一般性风险水平。
  反潜作战能力受到忽视
  美军核动力攻击潜艇规模的不断萎缩,不仅对美国海军维持有效水下威慑的能力形成挑战,而且对该军种的反潜能力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其反潜能力已因反潜平台数量的不断减少而逐步下降。美国海军目前拥有173架机龄较老的P-3C型海上巡逻机,作为该机替代型号的P-8A,则要到2013年才开始加入美军现役。美国海军目前还在安排S-3B型“北欧海盗”飞机退役,而这种飞机是该军种目前唯一的远程舰载反潜机,美军目前尚未制定安排该机替代型号服役的计划。
  此外,还有学者指出,美国海军目前缺乏类似于“声学监视系统”(SOSUS)的现代化设备。“声学监视系统”是美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跟踪苏联潜艇而研发的战区级声学探测系统。而这仅仅是美国海军更大范围的作战能力缺陷中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标志之一。在当前的威胁环境中,冷战时期部署的许多系统也仅能发挥有限的作用。例如,冷战时期使用的固定式传感器并没有布设在新世纪以来最易发生冲突的那些地区。
  此外,美国海军还须适应不断发展的水下威胁环境。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部署能对美军航母构成威胁的高性能潜艇,从而使美国实施的军事干预行动面临着重大风险。以往一些国家仅能在近岸海域对美军构成有限威胁,而当前它们正在将作战能力投送至海岸线以外的区域,这主要体现在其潜艇向“蓝水”海域部署,以及高性能反舰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作战能力的不断增强。一些在历史上仅拥有地区性军事能力的国家,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扩充其海军作战力量的投送范围及影响力。这也要求美国海军继续增强“蓝水”反潜和反弹道导弹能力。 
  面对重新出现的水下威胁,美国海军也承认其反潜能力正处于萎缩态势,并确定了未来发展高性能传感器和反潜武器的目标。据报道,美军太平洋舰队已经增加了反潜训练内容。美军在采购数量更多的反潜平台(主要是潜艇和远程海上监视飞机)的同时,还有必要持续开展此类重要的反潜演练。
  中国潜艇力量的扩充态势
  自冷战结束以来,解放军海军的规模得到大幅度扩充,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种发展态势在潜艇部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其中包括60艘攻击型潜艇(6艘核动力攻击潜艇和54艘柴电动力常规潜艇)。在常规潜艇中,一半以上为性能较先进的“基洛”级、“宋”级和“元”级。一位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目前拥有的潜艇数量多于俄罗斯,其建造潜艇的速度令人吃惊。”
  潜艇力量的扩充
  中国正在努力打造具有可靠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力求将作战力量投送至远离中国海岸线的海域。有学者指出,外界要想充分了解中国目前发展水下作战能力的巨大活力,就应该注意到以下事实:在2002年至2004年间,中国海军有13艘潜艇下水,而且在同期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从俄罗斯采购潜艇。实际上,从1995年到2005年,中国共有31艘新式潜艇服役。基于这种发展态势,外界普遍改变了原有的看法,即不再认为“中国在近岸海域部署具了有致命攻击能力的潜艇力量”是无稽之谈,而是不情愿地接受了这种现实。
  外界对中国攻击型潜艇未来规模的评估差异较大,其中估计数量最少的为58艘,最多的为88艘,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对以下因素的判断造成的:老式潜艇的退役速度;建造更昂贵的新式核动力攻击潜艇是否会导致潜艇建造总数减少;以及是否会从国外采购数量更多的潜艇等。近年来,中国已经自行设计和建造了4种新式潜艇:“晋”级(094型)弹道导弹潜艇;“商”级(093型)核动力攻击潜艇;“元”级(041/039A型)常规潜艇;以及“宋”级(039/039G型)柴电攻击潜艇。据报道,中国还在研制“商”级的后继型号。中国对潜艇研发和建造的持续投入程度表明,在对解放军海军潜艇力量的未来规模进行评估时,取其上限数量(可能有70艘或更多)将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判断。
沙发
发表于 2010-9-17 16:26:22 | 只看该作者
没事,冒个泡,提高下知名度
板凳
发表于 2010-9-17 17:37: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今天成明星了
地板
发表于 2010-9-18 00:17:34 | 只看该作者
自冷战结束以来,潜艇力量及其摄影部署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安排其图片海军的绝大多数潜艇退 ...
鸣响 发表于 2010-9-17 16:10




就没有安静的那一会儿了

5#
发表于 2010-9-18 07:48:25 | 只看该作者
天天吹中国厉害,什么时候中国能真的展示下厉害给别人看,不要别人都欺负你了,还天天喊谴责,抗议。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9 07:19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