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沉的喜悦 雄浑的壮丽--推荐徐千雅新歌《美丽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1:3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爱国歌曲不好写。最近听了很多名为《美丽中国》的主旋律歌曲“爱国歌曲”的流行化与平民化,或者说是人性化与超越时代的深沉的喜悦,平凡的温柔:前奏是壮丽的大型弦乐,气氛营造得雄浑的壮丽,豪迈的气势:间奏的铜管与定音鼓、百人的大合唱真诚的根源音乐,朴实中的自豪感:何沐阳的旋律,一贯的取材祝福徐千雅,又拥有了一首“神曲”——有精气神的歌曲;祝贺




深沉的喜悅 雄浑的壮丽--推荐徐千雅新歌《美丽中国》

     文:李广平


      爱国歌曲不hao(好)写。最近听了很多ming(名)为《美丽中国》的主旋律歌曲,都不是很满意:创作者或者宏大叙事急功近利,失之空洞的说教与程式化的旋律無法動人xin(心)魄;或格局狭小拘泥于一己之天地,失之偏差;听来聽去,还是觉得由何沐阳在去年年初就已经制作推出,由歌手徐千雅演唱的《美丽中国》值得回味咀嚼,越听越喜欢;特別是最近重新制作的交响樂配器版,更是让人听得荡气回肠:低徊处让人有落泪的温柔细腻,高扬时让人有腾飞千里的豪迈;在何沐阳的录音室里與之倾心交谈,越发喜欢这首歌曲的丰富质地与音乐涵义。
      “爱国歌曲”的流行化与平民化,或者说是人性化与超越时代的文化品质,其实一直是熱ai(爱)祖国De(的)中国音乐人创作时追寻的使命与责任。前有乔羽先生和劉炽先生合作郭兰英演唱的经典名曲《我的祖国》,近有张藜先生与秦咏诚先生合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胡宏伟先生與wang(王)世光先生的《长江之歌》等等传世名作,都给我们很多启发。wei(为)了创作《美丽中国》这首歌曲,何沐阳把前辈们的这些经典的爱國歌曲全部拿来仔细研究虔诚学习,然后把这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采风学习的民歌记忆纷纷打开,花费大量心血反复修改,才创作制zuo(作)出这首流行化演唱却追求艺术化经典品質的《美丽中国》。
      深沉的喜悦,平凡的溫柔:前奏是壮丽的大型弦樂,气氛营造得温馨浪漫;歌曲De(的)前半段shi(是)一部美丽中国的山水画:“蔚藍色的天空梦一望无际/苍黄色的大de(地)回荡着传奇/翠绿色的春天蓬勃着生机/我用黑眼睛深深凝望你”,这是从“颜色”這个獨特的视角去看中国,从历史的深处唱中國,大处着笔,小处着墨,生机盎然;徐千雅的演唱也是温柔细腻含蓄内敛的倾诉式的爱的语感;“水墨丹青是你大爱的写意/红色血脈流淌不屈的勇气/紫气东来祥瑞和平的记憶/我用赤诚的心紧紧拥抱你”,此时,“颜色”与内心的感受终于合二为一,血脉流淌的记憶,每一次开口歌唱,每一句诗句旋律,无不烙上中国的烙印;徐千雅的歌唱仿佛是一次洗礼与祭祀:虔诚而纯净,温柔而宁静。后半段转入“深深爱你美丽中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美丽/永远爱你mei(美)丽中国/你风情万种雄浑飘逸”,順理成章,气势逐渐升温,为中段间奏后的**做了准备。
雄浑的壮丽,豪迈的气势:间奏的铜管与定音鼓、百人的大合唱、古筝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点綴,爵士鼓的浑厚出击,终于在后半段让全曲雄浑壮观的气势鋪天盖地而来:“深深爱你美丽中国/荡盡人间风雨越发美丽/永远爱你美丽中国/你风光万里巍然屹立/屹立在这壮丽的天地”!如果说前半段歌曲是中国水墨画,这后半duan(段)歌曲则更像油彩,大境界大潑墨;演唱者徐千雅此时显示了她挥洒自如的卓越唱功,柔韌自如,大开大合;我特别欣赏转调后徐千雅的演唱技巧:有穿云裂帛般飞扬瀟洒的剛劲,也有金属般柔韧有力度的光泽,实在是和歌词天衣无缝的嫁接与融合,给全曲予一种极大的提升!我这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网you(友)在网上寻找这首歌曲的伴奏带,要拿这首歌曲去参赛和参加各种晚会,这首歌曲确实是很适合作为显示歌手唱功的试金石啊。
真诚的根源音乐,樸实中的自豪感:何沐阳的旋律,一贯的取材于民歌却又超越民歌,这首歌曲同样如此: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他用的是典型的汉族根源音乐素材;356561的旋律线条,听一遍几乎就能记住,因为这是我们心中流淌的旋律,是我们血脉里面的动感音乐,极富东方色彩;这对于何沐阳希望這首歌曲成为中国式的LOGO形式的歌曲,这是画龙点睛的音乐笔fa(法);這也是让一首歌曲从云彩中回到大地的写法,大地生机勃勃,回到大地才能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所谓“接地气”,说的就是这種情形吧。
祝福徐千雅,又拥有了一首“神曲”——有精氣神的歌曲;祝贺何沐阳,从“月亮之上”,回到了“美丽中国”!让我们一起繼续歌唱,歌唱那些美丽的zhong(中)國景物,歌chang(唱)我们自己:美丽的中國人,中guo(国)梦!

                                                                                                                              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29 17:04 , Processed in 0.4062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