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凯瑟琳.毕格罗和她的《末世纪暴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 11:3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她是极少数涉足科幻片的女性导演之一,虽然只拍过一部科幻电凯瑟琳.毕格罗的电影完全不同于一般女性导演,充满了男性的1951年11月27日毕格罗诞生在阳光充足的加利福尼亚,“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做画画之外的工作,直到听了Gunv也许正是这种学习艺术的背景,使得毕格罗完全不同于其他女导1988年,卡梅隆刚认识毕格罗没多久,他帮自己的御用演员说到毕格罗和卡梅隆合作的科幻电影《末世纪暴潮》,就要说说但婚姻恐怕真的不适合两个工作狂,尤其在两个人都是导演的情《末世纪暴潮》是一部非常奇异的科幻电影,情节惊险复杂,颇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20世纪末。洛杉矶詹姆斯.卡梅隆当时已经和毕格罗离婚四年了,但两人的关系还《末世纪暴潮》中最突出的科幻概念就是能体验他人记忆感觉的为了表现SQUID设备的真实感,《末世纪暴潮》有多段非常影片片名《StrangeDays》来自著名乐队TheDo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实际上总在两种情绪的左右下发展:即《末世纪暴潮》有着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惊险故事做外壳,开始复杂有趣的情节,快速猛烈的动作场面,奇异独特的风格性,值




凱瑟琳.毕格罗he(和)她的《末世纪暴潮》
她是极少数涉足科幻片的女性导演之一,虽然只拍过一部ke(科)幻电影,但该片已經荣登国外媒体的反乌托邦電影Top 50;她是影史第yi(一)位女性奥斯卡最佳导演;她的前夫是电影大神詹姆斯.卡梅隆,不过现在人們提到卡梅隆时经常讲“这是奥斯卡最佳女導演的前夫”;她的近作《猎杀本.拉登》获85届奥斯卡5项提名,可惜没能再拿小金人(更遗憾的是本次没有被提名最佳导演)。這位凯瑟琳.毕格罗如今已经cheng(成)了著名电影导演,她18年前拍的科幻片《末世纪暴潮》却还少有人提及。
  
  最爷们的女导yan(演)
  
  凯瑟琳.毕格罗的电影完全不同于一般女性导演,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全是关于动作、科幻、警匪、战争、摇滚乐等等的内容,镜头语言风格也非常写实冷峻。
  1951年11月27日毕格罗诞生在阳光充足的加利福尼亚,父qin(亲)是油漆chang(厂)的经理,母亲是图书管理员。她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毕格罗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专业是艺术理论与评论,她的老师包括著名女理论家苏珊.桑塔格以及当代艺术暨建筑名家Vito Acconci等等。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做画画之外的工作,直到聽了Gunvor Nelson的一节课。” 凯瑟琳.毕格罗一直钟情于繪画,这位瑞士实验电影艺术家则启迪了毕格罗。“我觉得美術和电影就是相互交叉的两种媒介。电影有一点非常接近mei(美)术:它是一块有声音层的画布。”“也许是因为我学艺术的背景吧,”毕格罗说,“你得把自己训練到让工作变成本能。各种电影所共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一种艺术上的挑战,或者是语言学上的挑zhan(战),或者是某个有刺激性、独特的形象。如果你拍电影的決定和理由shi(是)纯粹的,那么你的持久力将是无限的。”
  
  也许正是这种学习艺术的背景,使得毕格罗完全不同于其他女导演——在艺术领域,很多女艺术家都避免强调其女性的身份和思维形式,尽力创作出与男藝术家并无特别不同的作品来;而在电影方面,绝大多shu(数)女导演的作品都带着明显的女性气息。毕格罗的第一部短片就非常独特,这部17分钟的《陷害》(The Set-Up,1978)内容如下:兩个男人在一条黑暗的小巷中猛烈地互殴,背景音轨是两位教授在分析哲学意义。影片想表xian(现)的是“为什么在电影這种形式中暴力有着如此的**力”……她的第一部长片《The Loveless》(1982)是关于摩托party的,很像马龙.白兰度的《飞车party》;接着的《血尸夜》(1987)是相当唯美飘渺甚至忧郁的吸血鬼电影,可以看做是另類青春片,一点不像中文译名那么KB;《藍天使》(1989)讲了一个女警寻找自己丢失的配枪的故事,充分展现了G-U-N暴力问題;在1991年由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動作片《惊爆点》里,畢格罗把极限运动和抢银行结合起來,其中一段平行拍摄的穿街越户的追逐镜头相当惊艳;《末世纪暴潮》(1995)更是混合了世纪末情结、摇滚乐、电子viper(你把它想成网癮也行)等,充满色情、暴力、颓废、惊悚的wei(味)道。至于其后De(的)惊悚片《水的重量》(2000)、战争片《K-19寡妇制造者》(2002)和《拆弹部队》(2008)、《刺杀本.拉登》(2012)都常常會让影迷误以为毕格罗是个纯爷men(们)导演。2007年,毕格罗为兰博基尼汽车拍了广告片《零号任务》:乌玛.瑟曼开着黄色的兰博基尼一路过关斩将,让人恍然以为自己是在看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风格化十足——从来沒有一个女导演能够如此娴熟且独具風格地驾驭动作片、科幻片、惊悚片、KB片和战争片……
  
  1988年,卡梅隆刚认识毕格羅没多久,他幫自己的御用演員比尔.派克斯頓玩票的乐队Martini Ranch拍了个MV,歌曲叫《Reach》。这是一個混合了《疯狂麦克si(斯)》和《日落黄沙》风格的东西,凯瑟琳.毕格罗客串了一个沉默火辣的墨西哥女枪手,率领一帮姐妹与男人们对抗,简直性感极了!这个高大的女人shi(似)乎天生就he(和)枪而不是洋娃娃有着更多的缘fen(分)——不过《拆弹部隊》的主角杰瑞米.雷诺却说:“如果你和她一起吃饭,她可能非常健谈,但你能感觉到她是很柔和的。而在正式的社交场合,畢格羅可能会相当地害羞。”
  说到毕格罗和卡梅隆合作的科幻电影《末世纪暴潮》,就要说说他们倆人De(的)爱情故事了:1989年,卡梅隆刚和第二任夫人盖尔.安妮.赫德離婚,他去了毕格罗拍摄《蓝天使》的现場,本来想kan(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演员,结果却招募来了自己的第三任老婆。凯瑟琳.毕格罗身材高大(1米82!),和1米88的卡梅隆真是般配!濃眉大眼長脸的她完全是个美女。更重要的是,毕格羅非常有cai(才)华,工作非常勤奋。卡梅隆传記的作者马克.夏皮罗说:卡梅隆覺得他找到了“一个女版的自己”。這年8月,卡梅隆和這个比他还大三岁的女人结婚了。那时毕格罗刚拍完《蓝天使》,正在準备拍摄《惊爆点》——卡梅隆后来当le(了)該片的制片人。
  但婚姻恐怕真的不适合两个工作狂,尤其在两个人都是导演的情况下!1991年,结婚仅两年后,毕格罗和卡梅隆友好地协议离婚(我打赌在两年的婚姻当中,两人在一起的日子恐怕比分开时候的都少)。后来毕格罗再也没有结婚,卡梅隆成了唯一正式走入她生命中的男人。卡梅隆把自己献身給了电影,毕格罗其实也shi(是):她和一只猫、两条狗生活在一起(她现在的男友是《拆弹部队》和《刺杀本.拉登》的编剧,比她小很多),美术、电ying(影)成了她的全部。
  
  科幻邪典:末世纪暴潮
  
  《末世紀暴潮》是一部非常奇异的ke(科)幻电影,情节惊險复杂,颇有几分菲利普.K.迪克小说的味道,不少场景都让人聯想到《银翼杀手》那种混乱颓废的末世景观。
  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20世纪末。洛杉矶退休pol.ice林尼(Lenny)靠私下出售别人的记忆片段为生,这是一种FBIDe(的)技术,却非法流入了黑市。人们从这些片段中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可以是色情的,可以是温馨的,使用者甚至可以体验他人的死亡!林尼得到了妓 女爱丽丝(他录制色情记忆片段的演员)慌张间给他的记憶片段磁盘。之后他发现自己就被两个陌生人跟蹤,有人还送给林尼奸杀爱麗絲的记忆片段!林尼恐慌起来,发现記忆片段里是一段黑人歌手同时也是黑人領袖被pol.ice射杀的记录!如果被公开,有可能引起整个城shi(市)的大暴乱。林ni(尼)一直深爱的的qian(前)女友Faith也涉及其中,时间馬上要进ru(入)新世紀了,他如何才能摆脱pol.ice的追杀,拯救Faith和自己,甚至這个世界呢?
  
  詹姆斯.卡梅隆当时已经和毕格罗离婚四年了,但两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好。卡梅隆是本片的编剧和制片人——在有了这个故事的点子之后,卡梅隆一直没有時间去導演它,因为刚拍完《终结者2》,他还要忙于准备《真實的谎言》和《蜘蛛俠》(mei(没)错,卡梅隆特别想拍这个,但最后没有到手),于是他认為让别人赶快拍出来最好,因为过了千禧年这故事就没意yi(义)了。而毕格罗无疑就是最合适的dao(导)演人選。
  《末世纪暴潮》中最突出的科幻概念就是能体yan(验)他人记忆感觉的装置SQUID。它把人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信息用磁碟记录下来,其他人带上一個螃蟹壳式的轻便装置就可以随时进入这段体验!影片中的裝置样子lai(来)源于当时流行的Sony MiniDisc,不过想想现在的Google Glass也远没有SQUID那般神奇。影片中很多人沉迷于此(主ren(人)公林尼就整日沉浸在對女友的回忆中无法自拔),分不清现实与記忆,有ren(人)竟因此而变痴呆。更有人为了获取暴利,专門搜寻怪异、se(色)情甚至死亡片段卖给zhong(重)口味的顾客。这一切,和人们如今对网络、手机、dian(电)子产品的依赖甚至沉迷何其相似,但在影片拍攝的1995年,連互联网也才刚刚兴起呢。
  
  为了表现SQUID设备的真实感,《末世纪暴潮》有多段非常惊人的POV镜头(即观众通过某个角色的眼睛来观看的视角)。我们zhi(知)道主guan(观)视角的游戏(FPS类)非常多,例如《Doom》、《Quake》以及CS等等,但主观视角的电影很难拍,因为受限于摄影机。一般电影中都是采用DV来模拟POV镜头,不过仍然顯得不够真实。導演凯瑟琳.毕格罗gen(跟)卡梅隆一样shi(是)个技术派,为了拍摄影片开头一段众人抢劫出意外最后跳楼的POV镜头,毕格罗和剧组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准備、设计以及排练。为了能拍出真实的主观感觉,她特别请卡梅隆手下的光風暴公司研制了一种只有8磅重的35mm摄影机,以便于跟拍(yao(要)知道当时还没有流行轻便De(的)数字摄影机呢)。
  影片片名《Strange Days》来自著名le(乐)队The Doors的第二张专辑,整个故事是“后黑色电影”(Neo-Noir)风格:潦倒的主人公、善变莫测的蛇蝎美人(Femme Fatale)、堕落的pol.ice、混乱的都市。在这里,黑人白人的矛盾激化,人们对新世纪既充满希望又莫名恐慌;宗教情绪四处蔓延,大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末日審判还是最终的救赎。
  有一種理论认为人類歷史实际上总在两种情绪的左右下发展:即世纪初的高歌猛进与世纪末的迷茫颓废。在上世紀60到90年代,科幻片中出现过很多表现世纪末情结的电影,《末世紀暴潮》在这方面尤为出色,毕格罗在片中刻画出了人men(们)那种迷茫、恐慌、疯狂的情绪,结尾一段千禧年狂欢场面ji(极)具真实感和冲击力:漫天各种颜色的纸屑犹如飞雪,人们在街头看着大银幕,大笑、亲吻、狂饮、互殴……科幻作家杨平當年看了本片后深受影响,其成名作《Mud黑客事件》zhong(中)De(的)某个场景与本片结尾颇为类似,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對照一下。
  
  《末世纪暴潮》有着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惊险故事做外壳,开始看时似乎觉得gu(故)事背后阴謀重重,不过结尾只落回到主人公Lin(林)尼的自我救赎,不免会让有De(的)观众感到不满意。其实影片已经是信息量超大,涉及主题非常丰富le(了)。除了上面说到的世纪末情結和對电子viper的隐喻,影片還涉及到了思维控制、种族矛盾、宗教拯救等等内容。但说到表现最精彩的,当属片中的SQUID设备带来的“看与被看”问题。SQUID设备之所以在片中奇货可居,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体验他人人生的欲望以及窥私欲。电影之所以魅力无穷,就在于它既能让观众投入于观看的情境之下,觀众又可以意shi(识)到自己和影像之间保持着距离。看,或者窥私、窥淫所带来快感,就zai(在)于“带入”与“距离”的同时存在。《末世纪暴潮》的设定比现在的“电影”更jin(进)了yi(一)步。影片中多次出现角色带着SQUID体验到另一个人看着镜子时的场景,这时,带入与距离之间就很容易被混淆:A体验着B的记忆,在镜子中看到的也是B的脸,他就会有一种自己就是B的感觉。“看”與“被看”的界限竟然模糊了——更震撼的是片中爱丽絲被奸杀一段:兇手给愛丽si(丝)带上了SQUID设备,让她能体验到兇手作恶时的感觉,然后他又把爱丽丝被奸杀时录下的记忆片段送个林尼。林尼在体验這段记忆时,先是以凶手的视角观看,接着体验到的是爱丽丝被奸杀时的痛苦,最后又回到凶手的记忆上来。于是,凶手、爱丽丝、林尼(等观看者)之间形成了多重的镜像关系,凶手可以反复体驗自己和爱丽丝两种感受,林尼等人ze(则)在凶手、被害者和旁观者三方面来回切换。影片中suo(所)有体验过这段记忆的第三者无不痛苦无比——在這样一部颇有**、暴力内容的科幻动作类型片中,让男性体验女性被**杀害痛苦的桥段,这一手法彻底摧毁了以寫实手法(包括裸露镜头)表现可能产生的观众的窺视快感。观众不再跟电影中的內容bao(保)持着距離,他无法仅仅在“看”,无法置身事外。最终,凯瑟琳.畢格罗以全然男性化的手法和内容,居然实现了女性主义的訴求!僅此一点,就令我佩服无比。
  复杂有趣的情节,快速猛烈的动作场面,奇异独特的風格性,值得玩味的隐含所指,還有極其好听的音乐(我把片尾曲Fall in the Light听了一百遍呀一百遍)……这一切都让《末世紀暴潮》成为了我最欣赏和喜欢的科幻電影之一。它当然还达不到《2001太空漫游》或者《银翼杀手》的高度,但也足以称为科幻邪典电影了!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12 01:15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