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像奖难见新人 “老脸”垄断影后影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7:3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像奖仍然是个垂死挣扎的堂口,当大师们集体成了看客,提名单中仍然找不到新人的影子,当服役二十多年的电影人仍然是旁人眼里的“少壮派”,不惑之年的电影作者被当做新人看待,一切和蔡岳勋提名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的感觉一样,遗憾、辛酸、叹惋、忧伤而疲惫的红毯,与其说是青年人功成名就的阶梯,更不如说是满目疮痍的老人院,他们所期待的传承,实则和须发皆白之时渴望子嗣的心情,别无二致。(文/灰狼)

而三十二年前,金像奖的诞生,正是“新浪潮”的青年导演集体突围的时代,而第五届金像奖黎大炜、张婉婷和尔冬升同时交出处女作《靓仔妹》、《非法移民》和《癫佬正传》的时刻,又被认为是薪火相传的一次有力证明。而三十多年过去,香港电影从沸点走到了冰点,人才断层终于成为每年金像奖都绕不开的话题。

所以,环顾提名者中罗志良、林超贤、郑保瑞这些并不算太熟悉的老脸,以及三十年如一日的梁家辉、梁朝伟们,一切似乎就是被嚼过的甘蔗渣。当人们对年轻的麦曦茵再度失望,当人们意识到余文乐、李治廷、江若琳等再也扶不起,香港电影也就只剩那四十岁媳妇熬成婆的自娱自乐。


入行已有十三载之久很难想象,这是彭浩翔第一次提名“最佳导演”。

最佳导演:入围者年龄偏大 彭浩翔40岁首获提名

这是大师集体缺席的一届,六位“少壮派”导演方才完成自己的集体突围,观众眼里他们可能是不折不扣的“陌生客”,但这些人实际上已经不再年轻:罗志良已经45岁了,早在1994年他就是尔冬升的副导演,张国荣的《枪王》和《异度空间》都出自其手;彭浩翔也已经40岁了,从《买凶拍人》入行已有十三载之久;41岁的郑保瑞曾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CULT电影导演,但在被“银河映像”收编之后,他的事业反而陷入瓶颈。

只有林超贤,在过去数年间勉强可以算作香港电影的主流导演,他的《证人》和《线人》都出现在过去的提名单里,但他已经48岁了,十五年前就曾凭借《野兽刑警》拿到过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论资历,他是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微博)的弟子,从影20多年,早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但在一些非港片迷眼里,他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

很难想象,这是彭浩翔第一次提名“最佳导演”,罗志良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异度空间》),曾经掀起过港产KB片风潮的郑保瑞同样是首次,即使他的《意外》曾经跻身威尼斯影展主竞赛单元,但在香港,他们都是处在夹层的“第二梯队”,长期置于大导演的阴影下,面临投资困境,远离市场中心,成长极其缓慢和困难。十多年之间,香港影坛也就仅仅成就了庄文强、麦兆辉这对金牌组合而已。

而这“老树扮新枝”也说明了香港电影人才断层的现实,对这些导演来说,除了林超贤稍微成熟一些外,其它导演都处境不佳,罗志良更像是一个尔冬升身边的长期副手,郑保瑞并入银河也被认为是把自己困死的一招错棋,彭浩翔虽然在内地影迷中人气颇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的事实。四十不立,也基本意味着这些导演都没有成为大师的潜质。
金像奖的帝后提名无疑都是那些老脸。

表演类:“老脸”争夺影后影帝 零星“新面孔”表演前途差

看来看去,金像奖的帝后提名无疑都是那些老脸,梁朝伟、梁家辉、杜汶泽、刘青云和张家辉固然是实力超群,但这“黄金一代”的存在,实在压抑了香港年青一代的长成,32载时间里,金像奖只捧出过谢霆锋一个80后影帝,和张柏芝一个80后的影后,但前者始终有点“名不副实”,后者则是丑闻缠身,又沦为“烂片女王”。

影后的提名者,则是内地的周迅双片入围,郑秀文、杨千嬅都是昔日“大笑姑婆”,今日都已经是不惑之年,算是长年熬到要出头而已。江若琳虽然是年轻一辈,但实际上早已经出演过无数部电影,只是演技稚嫩,注定是扶不起的一代,提名亦只是针对她自身的突破而言,平心而论,她的演出甚至不如《悬红》中的薛凯琪,至少后者卖萌过关。

男配要么是郑中基、杜汶泽这种混迹多年的喜剧怪咖,要么是万梓良这种老牌,林家栋这样的银河脸,以及廖启智这样的金牌绿叶,它更像是给老戏精嘉奖的一个环节。而女配中间,也不乏邵音音这样的活化石级人物,以及金燕玲这样的长者,内地的江一燕(微博)、台湾的范晓萱虽然是金像奖的“生面孔”,但前者几年前已走红,后者曾是炙手可热的小魔女,所谓的新人,也就只有《低俗喜剧》的陈静一人而已,但她在电影里袒胸露乳,成为欲望符号,只不过迎合了香港电影如今的风尘气罢了。

这种境况,或多或少是合拍片酿成的恶果,香港的一代男演员太过强势,让无数大片选择影帝组合,几乎也断绝了香港新生代的成才之路,另一方面,香港的人才培育机制亦令人寒心。而合拍片兼顾内地引来的无数内地女演员,则成为香港女演员的梦魇,自内地女演员四连庄后,香港女演员的凋零成为不得不让人正视的严峻问题。

幕后类:老人垄断所有奖项 新人出头更难
从技术环节看,即使黄岳泰、杜可风、李屏宾、鲍德熹等曾垄断该奖的大师悉数缺席,提名单中的刘伟强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佬”,它不仅是黄岳泰的徒孙,更是香港摄影师协会的会长,同时为《寒战》和《逆战》掌镜的谢道忠和《消失的子弹》摄影陈志英都是为香港电影服役多年的摄影师,《听风者》的摄影潘耀明则早已凭《文雀》拿过金像奖。

剪辑方面,“金剪刀”邝志良一人双片入围,邱志伟是上届得奖者,大卫.李察森和梁展纶属于“银河”御用。事实上无论摄影还是剪辑,它对从业者的素质和经验都有极高的要求,也令新人很难跻身一线地位。

美术执导和服装设计是垄断性最强的行当,这个领域几乎一直是奚仲文、叶锦添、吴里璐和文念中等几位大师轮流坐庄的地盘,他们既精通布景、道具和美工,也是超一流的服装设计师,而其他入围者包括刘世运、张世杰等人也有二十年左右的业内工作经验。曾景祥则犹如香港的杜笃之,在录音界无出其右者,此番更以《血滴子》、《逆战》和《寒战》同时入围,奖项自然跑不出他的手掌心。

配乐这些年都是陈光荣、金培达的对决,泰迪罗宾这样编导演配乐俱佳的天生异种,也在两年前捧杯而回,对于这个奖项来说,只做过《前度》和《华丽之后》两部电影配乐的年轻乐手林二汶勉强可称新人,但她背后有更复杂的身份,包括她来自“人山人海”的AT17组合,并且是著名歌手林一峰的亲妹妹,在音乐界早已成名多年。


从职业上来看,陆剑青和梁乐民算是“新导演”,但在业内资历来说他们都是老一辈。


《寒战》导演并非新手 幕后转台前已是“老一辈”

其实陆剑青、梁乐民的发展轨迹,就像庄文强、麦兆辉那样,在执导电影之前兢兢业业做了多年幕后工作者,最终厚积薄发。在成为导演之前,陆剑青已经做了多年电影副导演的工作,梁乐民则是著名的美工师,此外他们还编写剧本,长期的经验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创作积累,才可以交出《寒战》这样缜密而圆熟的作品。所以,从职业上来看,陆剑青和梁乐民算是“新导演”,但在业内资历来说,他们都是老一辈,他们从1993年就开始了电影生涯,目前都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你很难再用“新人”来称呼这两位香港影坛多年的从业者,他们只是从一个岗位,跳到了另一个岗位而已,而幕后转往台前,似乎也是今日香港电影的一个趋势,这些幕后人员思维缜密,善于打磨剧本,所以他们的电影常常有更高的钻石zuan33.com可看性。但无论四十多岁才获得最佳新导演的庄麦,还是如今的陆剑青、梁乐民,都很难被视为香港电影的新鲜血液。平心而论,陆剑青和梁乐民的这部作品,很难和十年前麦兆辉、庄文强的《无间道》相提并论,无论调度上,还是剧本的逻辑上,甚至演员的表演都有所逊色。所谓“十年最好的警匪片”,只是业内交口之词。这部电影虽然在香港本土收入4200多万,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但与香港电影极度低迷时《无间道》的5000万相比,难称是什么“救市之作”。从成色上来说,这部电影过度重视技术上的细节以及情节上的设计,而造成的情感层次的缺失,实则背离了香港电影一贯重视的本土情怀。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公布入围提名名单。《寒战》、《消失的子弹》双双领跑,各获12项提名,成夺奖热门“双雄”,彭浩翔导演的《低俗喜剧》以及庄文强与麦兆辉导演的《听风者》也获得多项提名。周迅凭借主演的《大魔术师》与《听风者》独占两个最佳女主角提名名额,将与杨千嬅、郑秀文、江若琳争夺影后,而最佳男主角将在张家辉、杜汶泽、刘青云、梁家辉、梁朝伟之间选出。

本次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于2013年4月21日于香港文化中心颁奖。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入围提名名单

司仪:曾志伟、郑中基、林家栋、林晓峰

最佳电影:《低俗喜剧》、《车手》、《逆战》、《寒战》、《消失的子弹》

最佳导演:郑保瑞《车手》、彭浩翔《春娇与志明》、罗志良《消失的子弹》、林超贤《逆战》、梁乐民/陆剑青《寒战》

最佳女主角:周迅《大魔术师》、杨千嬅《春娇与志明》、郑秀文《高海拔之恋》、周迅《听风者》、江若琳《高举爱》

最佳男主角:张家辉《大追捕》、杜汶泽《低俗喜剧》、刘青云《消失的子弹》、梁家辉《寒战》、梁朝伟《听风者》

最佳男配角:郑中基《低俗喜剧》、廖启智《消失的子弹》、林家栋《寒战》、杜汶泽《DIVA华丽之后》、万梓良《悬红》

最佳女配角:邵音音《低俗喜剧》、陈静《低俗喜剧》、江一燕(微博)《消失的子弹》、金燕玲《逆战》、范晓萱《听风》

最佳编剧:彭浩翔/林超荣/陆以心《低俗喜剧》、彭浩翔\陆以心 《春娇与志明》、罗志良/杨倩玲 《消失的子弹》、梁乐民/陆剑青《寒战》、麦兆辉/庄文强《听风者》

最佳电影歌曲:《定风波》张学友、《刀锋偏冷》 李宇春、《DoReMi》郑秀文、《恋无可恋》古巨基 、《追风筝的风筝》容祖儿/林欣彤

最佳原创音乐:陈光荣/陈致逸《大上海》、泰迪罗宾/韦启良《消失的子弹》、金培达《寒战》、林二汶/李端娴 《DIVA华丽之后》、陈光荣《听风者》

最佳新导演:周显扬《大追捕》、谢立文《麦兜当当伴我心》、冯志强《悬红》

最佳剪辑:邱志伟《十二生肖》、DavidRichardson/梁展纶《车手》、邝志良/陈忠明《消失的子弹》、钟炜钊《逆战》、邝志良/黄海《寒战》


最佳服装:奚仲文/戴美玲《大魔术师》、叶锦添《太极》、吴里璐《血滴子》、张世宏《消失的子弹》、文念中《听风者》

最佳美术:奚仲文/林子侨《大上海》、叶锦添《太极》、刘世运《血滴子》、张世宏/李健(微博)威《消失的子弹》、文念中 《听风者》

最佳动作设计:成龙/何钧《十二生肖》、洪金宝《太极》、钱嘉乐/黄伟辉/吴海堂《车手》、林超贤/钱嘉乐/黄伟辉/吴海堂《逆战》、钱嘉乐/黄伟辉《寒战》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一九四二》、《女朋友。男朋友》、《失恋33天》、《画皮II》、《爱love》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 23: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