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永丰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20:2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月的永丰,满眼绿色,绿得诱人,绿得醉人。徜徉于永丰的青山绿水,品尝着神奇的五味矿泉水,一位香港游客陶然忘归,羡慕地说:“这里的水清凌凌,这里的天蓝莹莹,这里的空气在香港也能‘卖’到高价钱!”
从山水绿到产业绿,再从产业绿到山水绿,永丰以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理念,实现了县域经济的绿色崛起。GDP实现“四年翻番”,财政总收入实现“三年翻番”,分别迈上60亿元和6亿元台阶。今年一季度,仅碳酸钙、有色金属、医药三大绿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分别占全县工业66%和64%。
加速绿色转型,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悄然“变脸”
几年前,永丰县两三家小水泥厂采用的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立窑,总量不大。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该县在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主动对接央企,引进中建集团南方水泥公司,建成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普及余热发电、除硫等节能减
排新技术,形成年产水泥400万吨规模,超过原来全市水泥的总产能,并力争打造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南方水泥、源丰金属航盛电子等30个重大项目的兴建,该县一支具有高成长性的绿色“产业舰队”扬帆启航。三和纳米钙、广洁化工、鼎鑫塑钢、泓毅高分材料、塑料母粒生产等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园区,形成企业物料链式供给,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正悄然“变脸”,碳酸钙、有色金属、医药化工、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板块齐头并进,呈现出绿色崛起的喜人态势。
坚持生态立县,打造国字号“绿标”品牌多年来,永丰县致力于打造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该县坚持生态立县,呵护绿水青山,精心打造了72个绿色生态新农村,建立了自然生态保护小区217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先后擦亮了全国百佳林业县、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县、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等“金字品牌”。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步伐,一大批龙头企业蓬勃成长,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基地的壮大,基地的壮大又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基地与企业相依相存,共赢发展。目前,全县建起了48.5万亩高产有机油茶林基地、33万亩优质稻基地、24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600万羽肉禽养殖基地、3.78万亩水产养殖基地等十大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创办了涉农企业162家,组建专业合作社152家,培育“绿标”农产品25个,打造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6个。
创建森林城市,彰显宜居宜业新城魅力
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围绕森林十创和通道提升目标,该县投资近2亿元打造了北晖公园、市民广场、葛溪河湿地公园景观绿化工程共225亩,改造提挡升级了永叔公园、欧阳修广场、时代广场、聂家三角岛和白鹇洲圆盘等公园广场的休闲绿地,绿化提升了欧阳修大道、环城西路、滨江大道、佐龙大道等28条县城主次干道,高标准打造了永吉线、永抚线、永八线、永宁线等4条省级通道绿色长廊,对城区建筑物实施立体绿化,营造出了“引水进城、城在山中、林在城中”的美好画境,建立起了布局合理、绿量充足、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1%,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地遥相呼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成为现实。创森活动使大仙岩溶洞、水浆国家森林公园、麻洲果园、白水门水库、谳峰山、灵华山、状元楼、西阳宫、报恩寺塔等一大批旅游景点得到开发,并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昔日“山寨城”,如今彰显出了宜居宜业生态新城的无限魅力。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6 08:4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