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解“幸福”的房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17: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0年前,80后的父母们还在分房时代;22年前,中国第一笔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成功;8年前,房价增长率达到史上最高点;3年前,一部叫做《蜗居》的电视剧全国热播,仅用四天就创下收视新高;如今,房贷已成为许多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楼市轮回仍在上演,你已经成为深陷其中的一环…






1988年第一次住房体制改革会议召开后,1991年住房信贷业务开始启动,各项住房信贷政策出台。1991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都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办理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并制定了职工住房抵押贷款管理办法。90年代开始,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闸,随之而来的是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全社会购房热潮。


房贷真正的发展期是从1997年开始的。这一年,央行颁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规定贷款比例最高限额是房价的70%,贷款年限最长为20年。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商品房和个人住房贷款开始走近普通百姓。


1998年,建行北京分行率先推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允许购房人首付三成、贷款10年。接着,其他三大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也陆续进入住房贷款领域,银行间的竞争更加刺激了优惠,到2000年就出现首付二成、贷款30年的政策。


那时候买房,二手房评估师很紧俏,光预约评估就得1个星期,购房人还得自己支付评估费和保险费,提交贷款申请后层层审核,批下贷款少说3个月。”她还记得,当年经纪人把贷款材料装在信封中交给贷款员时,信封上都会画一个笑脸或一个哭脸,笑脸代表这单买卖不太着急,哭脸就代表买家着急,请帮忙加急办理。


直到此时,按揭买房才被广泛接受。即便如此,买房人依然不习惯花明天的钱,极少有人贷满30年,算账时最关注的也不是每个月月供多少,而是总共欠了多少钱。然后,全家上下共同还款,一有钱就还,银行提前还款的政策也宽松,所以第一批贷款人中多数5年就解套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又重新贷款买了更大的房子。他们当年的房产至少价值至少翻了三倍。可以说,2003年左右是我国最近10年买房的最佳时期。房价低,政策好,走势佳。


2006年,一组关注房贷族的艺术作品《包袱》引起关注。一名白领打扮的男子背负着巨大的房屋模型佝偻前行。一个悲情的名词出现了:房奴。真正的“房奴”,是指月负债还款额超过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这些人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享受生活。


2006年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频出,却看不到调控的效果。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房价涨幅领跑全国,每个月的同比涨幅均在10%左右。面对高昂的房价,普通人的“不买房运动”、“公开房地产成本”、“集资建房”纷纷登台。当时的银行房贷政策十分宽松,从优惠利率到延长贷款期限,从节息到减免费用,甚至“一房两贷”、“循环贷”。


2007年,以稳定房价为诉求的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深化。土地、信贷、税收等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各项调控新政密集推出,反而出现边调控边上涨的现象。到2007年下半年,虽然总体房价涨幅有所放缓,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住房价格仍在高位,且不断上扬。房贷市场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房贷总量比前一年增长了四倍。各家银行推出“气球贷”、“转按揭”等等竞争手法。



2008年是戏剧性的一年。年初货币政策“从紧”,下半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货币政策再度从“从紧”向“适度宽松”转变。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年初的“试探性抄底”,到年中的“放量大涨”,再到年底的“恐慌性抢购”,短短一年间,中国楼市迅速地由低迷转变为亢奋。那时候银行对于办理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只要一周就能下款,贷款只要一周就能下款。



2010年第一季度,房价持续攀高。这一波汹涌的涨势直接导致了2010年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的出台。二套房贷首付5成的政策落地,退房增加。二手房交易中,2成以上购房者要求退房。也有一小部分人在签订交易合同后,因补不齐新增的一成首付而被迫违约。在接下来出台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和三套房停贷后,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受阻人群的范围。




进入2011年,楼市风险也开始显现,同时因为房贷利率低“不赚钱”,银行开始全面收缩房贷业务,短短半年时间,首套房利率经历了“七折-八五折-完全取消”的大转弯。同时,年内三次加息,贷款100万元,一年要多还5000多块





2012年是“欲扬先抑”的一年。一季度的市场冷淡,二季度市场回暖,三季度市场出现新高,四季度暖冬态势尽显,并有银行开始恢复八五折优惠。不少年轻人咸叹:“婚房越来越遥不可及了。”贷款利率又开始松动。房贷的门槛却不再好迈。随着国家对楼市的严厉调控,炒房投机客已经难以从银行分得房贷“空手套白狼”,刚需购房者和首套置业者才是房贷主力军。




在2012年,首批房贷迎来清款大限,首批房奴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状态。10年间,房价已经翻了几番。从年龄来分,第一代贷款购房者以70后为主,他们正好赶上了商业房贷的兴起,不过他们中也有悲催的人,早年因为种种原因买不起房,最后和80后一起忍受高房价的摧残。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房奴主要集中在80后这一代,他们中运气好的赶在了2009年至2010年房地产暴涨之前入市,虽在了2009年至2010年房地产暴涨之前入市,虽然房子总价不高,但收入增长乏力,整天疲于奔命。运气差的集中在随后两年买房,房价高企,几乎要用70%的收入偿还贷款,成为典型的房奴。




在此过程中,人们对房贷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2003年在北京购置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平均只需约40.5万元,贷款20万到30万元,月供仅需1400元左右。而今天,贷款买房者月供过万元已经十分普遍。人们对住房贷款的渴望却更加强烈。随着调控政策一轮又一轮地推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断收紧。人们担心的不再是是否还得起月供,而是能否从银行贷到足够的资金。




总统奥巴马背30年房贷近期,美国白宫公布了总统奥巴马及其夫人米歇尔2012年资产状况,这个美国第一家庭同样也是一对房奴,2005年时,奥巴马在芝加哥购买了一套房产,贷款期限是30年,利率是5.625%。截止到目前,还有至少50万美元的房贷没有还完。而奥巴马家至少有50万美元的存款,但他并没有提前还贷。




10多年间,人们的置业观念在改变,从“不花一分钱”等福利分房,到全民习惯身负“巨债”贷款买房;最近网上有句流行语:晚买房一年,等于白干一年。买房的早晚是拉开经济差距的最大因素。也有人说,“35岁前买房子的小伙子不会有大出息”。





10多年间,房贷也有功有过。银行信贷帮助一部分人实现了买房梦,同时,也对房价的上涨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反过来击碎了不少老百姓的住房梦。房价上涨进一步刺激购房需求、绑架住房贷款信用,造成进一步的信用失控,如此往复,最终造成当前这种房价既不敢涨、也不敢跌的两难局面。通过出台收紧房贷的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政策初衷向好,但实际效果还取决于政策的落实、具体操作环节和执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7 23: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