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运年国字号集体低迷 媒体:为国为省哪个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7: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是一个全运年,又是一个单项大年,像往常一样 ,国字号与全运撞车的现象愈演愈烈,在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和代表地方参加全运会之间,做出选择的过程或许不轻松,但是这个选择的结果却一目了然——各个国字号队伍在今年的世界大赛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表现低迷的现象。无论是刚刚结束的游泳世锦赛还是正在进行的男篮亚锦赛,以及此前就结束的东亚杯女足赛,这些不幸与全运会撞在一起的世界大赛,都不可避免地见证中国队的“反常”。而这一“反常”,几乎每四年就有一次,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的一大怪象。
为国争光还是为省争光?对全运年的中国运动员来说,这是个问题。
实力PK表现国际赛成绩低迷玩扎堆
近来,关于国手在世界大赛中成绩低迷的消息屡屡吸引大众的注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游泳健将叶诗文。在刚刚结束的游泳世锦赛上,被寄予厚望的奥运会双料冠军叶诗文在两个冲金点200米和400米混合泳上,一个拿到第四一个仅获得第七,小叶子“找不回以前的自己”十分令人费解。在另一方泳池,伦敦奥运会200米蝶泳冠军焦刘洋(微博)直接没有进入100米蝶泳决赛。
与有孙杨三金“撑面子”的游泳队相比,其他的国字号在成绩面前就显得更加尴尬。比如正在进行的男篮亚锦赛,志在卫冕的中国队在小组赛第一阶段就遭遇不小的打击,其中首战负于韩国队就令人跌破眼镜,后面输给强敌伊朗,甚至创造了参加亚锦赛以来的最大输球分差19分以及半场最低得分,令球迷义愤“不仅输了球还输了精神。”
而在上月底结束的女足东亚杯上,当年的“铿锵玫瑰”竟然排名垫底。出征该比赛的中国女足在最后一轮角逐中,以0:1不敌朝鲜队,最终3战1胜2负积3分,因净胜球处于劣势而在积分榜上垫底。对于中国女足取得的这个尴尬成绩,很多球迷认为未能完全发挥中国队的水平,“不少主力都没上,几乎就是锻炼二队了。”甚至不久前的“潍坊杯”赛上,国青队居然爆冷输给了缅甸队。
这些比赛都有一个共同点:比赛时间与第十二届全运会相隔太近,以至于赛后都爆出了“为全运而战略性放弃”的说法。
奖金PK奖金全运会奖励就是诱惑力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各个单项的世锦赛、亚锦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在赛后采访中“全运会”却每每成为关键词。这是因为,对于中国的运动员来说,全运会几乎与奥运会一样,夺金就意味着“多金”。
日前有媒体透露,中国男篮此次菲律宾之行表现低迷就与全运战略脱不开干系。“今年第12届全运会规定,篮球比赛中取得前3名的球队,都将为本省市代表团贡献金牌(第1名算3枚金牌、第2名2金、第3名1金)。”虽然这样的规定有可能是在贯彻振兴三大球的政策,不过这却首先使得篮球这个集体项目成为全运会上的香饽饽。首先很多代表团对篮球空前重视,与之相应球员的待遇也水涨船高。据悉,南方个别省市甚至承诺,如能在全运会上夺冠,主力球员每人将可能分到超过300万元的奖金。这个数字无疑会让很多人动心,而与此相比,世锦赛这样的大赛却鲜有这么丰厚的回报。“地位、荣誉我早就都有了,全运会还能再赚一笔,国家队还是全运会,这样的选择不难做吧。”一名男篮老将私下表示。
就本次游泳世锦赛而言,比赛前和比赛期间一直没有听说为冠军准备了丰厚奖金,4年前的罗马游泳世锦赛,中国队也只是给夺得金牌的运动员8万元奖励。要知道,8年前的十运会上,不少省份的冠军奖金就已经达到了三四十万元,与全运会的“大手笔”相比,世锦赛的奖励显然不足以成为使运动员“舍小家顾大家”的充分理由。
贡献PK政绩地方上难舍金牌“远效应”
当然,这一切还有个更加广阔的背景,即在现行的举国体制下,中国地方上官员的政绩还不得不与成绩相挂钩,而全运会这个四年一度的全国最高水平体育赛事无疑也将成为各个省市体育部门角力的最好舞台。在此前提下,各个省市不仅在训练上高标准高要求,对于在国家队效力的选手们,也在尽一切可能进行保护,以保证在全运会上拿出最好的状态争金夺银。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个有夺金实力的选手在参加今年的全运会时不仅会有家乡体育部门的领导助阵,启蒙教练一般也会隆重到场,全运会对于地方各级领导和教练的意义可见一斑。据记者了解,刚刚进入全运年,各个省队对于本省各支参赛队的“关怀”就屡屡升级,其中除了在后勤上充分给予保证,对于那些有望代表国家队参赛的本省选手,也往往进行各种形式的“爱护”。比如,有男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有的省队为了保护本省运动员,甚至不惜授意其诈伤,以尽早回归省队进行合练。
在女足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主帅郝伟对于东亚杯垫底的成绩就表示有苦衷,“我要保护好队员,她们回去马上要参加全运会,如果受伤,我没法向地方队交代。”他透露,中国队的主力马晓旭之所以当替补,就是因为她是辽宁队的主力,担当着为辽宁队冲击全运会金牌的重任。
争夺PK默许国家队做牺牲已成惯例
在重要性仅次于奥运会的全运会面前,国家队的“话语权”每每遭到削弱,至于周期性的成绩低迷,他们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以即将举行的莫斯科田径世锦赛为例,比赛将于8月12日到18日举行,而全运会的比赛将在月末举行,也就是说,运动员从莫斯科回来之后稍事休息就得赶赴全运会赛场。据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莫斯科世锦赛的参赛阵容比上次缩水,部分原因就在于某些省市出于全运会的考虑不愿“放”运动员参赛。有些省市的教练直接表示,不希望自己的选手参加世锦赛,因为“一个运动员一年中出状态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当然希望最好的状态留到全运会。”在四年前的柏林世锦赛上,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参赛积极性,田管中心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甚至决定为在世锦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所在单位增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决赛名额。
而多数情况下,国家队对于全运年地方上比较“强势”的做法只能采取无可奈何或者默许的态度。日前在青岛集训期间,国羽总教练李永波就曾透露,对于今年的羽毛球世锦赛要求不会太高,“不少于三金就行。”而他所说的导致成绩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就是全运会,“要考虑到各省市的利益。”而早在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参赛大名单出来之后,中国游泳队总教练幺正杰就直接表示,为保证国家队队员在全运会上能正常发挥,中国游泳队可能会缩减世锦赛参赛规模。
本版文/记者 马贤贤
一个无奈的怪圈
世界比赛为国内比赛让路,是的,不是只有NBA这么牛。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激情基本上退却之后,中国运动员在迎来又一个世界大赛年的同时也迎来了第12届全运会。对于他们来说,在世锦赛与全运会之间做出选择似乎不难——选后者。
如果你了解全运年怪现象的背后有着怎样坚固的传统,你就不会觉得这种选择是违背逻辑。
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个选择无可厚非,因为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是选择拿到一个世界大赛冠军还是选择拿到更加“实惠”的回报,几乎是个不用思考的问题。相信除了极少几名“不差钱”的知名运动员,绝大部分人会向回报更高的赛事投去青睐的目光。毕竟,运动员要靠自己的努力养家糊口,况且,有些运动员拼尽全力在国际赛场未必能拿到奖牌,相比之下在全运会上争金夺银则显得更为现实。
至于那些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省队,有什么可指责的吗?自从全运会出现以来,各个省市体育部门的成绩几乎就是从这个全国比赛的金牌数上来判断。请问,在出政绩和“碌碌永丰”之间,一个官员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那些官员也未必想让运动员诈伤,但如果不这样,又没有一个更加有效的考核机制来评价他们的成绩。
或许正是对这一切了然于心,国家队对于全运战略往往采取默许的态度,毕竟,他们也有苦衷,如果地方上不给输送好的苗子,国家队的成绩也无从谈起。
看起来,运动员,各省体育局,国字号队伍,谁都没错,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标签:全运会 中国 世锦赛 运动员 亚锦赛
本文来源:半岛都市报 宫颈尖锐湿疣图片尖锐湿疣初期图沈阳治疗尖锐湿疣的医院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4 06:5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