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竟为曰后的武侠小说家接收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15:0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抄一段张大春的论断:“系谱这个结构装置毕竟为曰后的武侠小说家接收起来,他甚王可以做为武侠小说这个类型之所以有别于中国古典公案、侠义小说的执照。一套系谱有时不只出现在一部小说之中,他也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作家好几部作品之中。比方说:在写了八十八部武侠小说的郑证因笔下,《天南逸叟》、《子母离魂圈》、《五凤朝阳)、《淮上风云》等多部都和作者的成名巨制共有同一套系谱。而一套系谱也不只为一位作家所独占,比方说:金庸就曾经在多部武侠小说中让他的侠客进驻昆仑、崆峒、丐帮等不肖生的系谱,驱逐了金罗汉、董禄堂、红姑、甘瘤子,还为这个系谱平添上族祖的名题。”
  事实上,后来的武侠小说几乎一脉相成沿袭了同一套系谱,不同作者不同作品会有不同主角,但是这个(或这些)主角赖以活跃的舞台背景,却如此相类似。
  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武侠小说,却出现同北京丝足会所,样的少林、武当、崆峒、昆仑以及丐帮,后来又扩及四川唐门、慕容家等必备的武林门派。而且不同作品里万变不离其宗,少林就得要有少林的样子、武当得要有武当的精神、丐帮要有丐帮挂布袋的固定方式。那个江湖、武林贯串武侠小说,又随着众多武侠小说的陆续问世而逐步扩张。
  如此就构成了文学史上少见的一组空前庞大的“互文关系”(intertextuality)。每一本武侠小说都是所有其它武侠小说的“互文”,透过那共同的江湖、武侠想象,每一部武侠小说都指涉向其它所有的武侠小说,他们彼此依赖,又彼此紧密对话。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3 05:0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