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等于在为其它武侠小说作准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15: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庞大的互文组构,落到阅读经验上,制造出来的第一层效果是:读任何一本武侠小说,都等于在为其它武侠小说作准备。从这本武侠小说里得到的少林印象,会在另一本武侠小说里获得印证加强;从这本武侠小说里读来的昆仑形象,会在另一本小说里获得补充发展。武侠小说的主角换来换夫,读者可能会忘掉、可能会搞混,然而那背景的江湖世界,反复出现,再鲜明、再清楚不过。
  即使是读武侠小说的老手,恐怕都很难明确指出以下这几位大侠,各出自哪几部小说,干过什么样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吧?张丹枫、袁振武、上官云彤、江小鹤、俞剑英……,可是即使是初涉武侠的读者看到少林、武当、昆南、崆峒,会不晓得其间差异与武功个性吗?
  庞大且紧密的互文结构,制造出第二层阅读效果,那就是武侠小说是一种文类阅读,武侠的作者,不容易凸显其写作上的辨识度。不是说这些前仆后继作者们,才情不够没有创意。而是在这种互文结构阴影下,作者只能在前入已经铺好了的“共同舞台”上搬演其绝世武功与英雄气概,每一部小说先天上就有了太多类似、共同的地方,读者又北京刻章,对这片类似、共同的江湖武林最熟悉、最容易领受,那还能留下多少空间让个别作者塑造风格、争取认同?
  一直到金庸峒起之前,很少有武侠小说读者,只读一家作品。战后台湾“武侠潮”里,有多少报纸版面造就了多少武侠小说作者,卧龙生、东方玉、司焉翎、诸葛青云、高庸、上官鼎……,但热爱武侠的一般读者,真分得清谁是谁、哪部作品是哪位的杰作吗?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3 00:1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