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安加快发展报道--绿染城乡满眼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2: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吉安天生丽质,28条大小支流蜿蜒而过,汇入赣江,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7.6%。

  大文豪苏轼称赞这里“此地风光半苏州”;“山水庐陵,生态吉安”则是这座城市的时代定位。

  行走在城市中,仿佛穿行在绿的世界。1.2亿株各类苗木在城市里“安家”,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电子信息、新能源、医药化工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崛起,为吉安奋力赶超鼓劲加力,也让吉安在经济迅猛发展之中,守护着这一片绿水蓝天。

  现代科技是绿的使者,华能井冈山电厂二期工程,节能环保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天人集团“松材线虫防治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是对这座城市建绿护绿的最好肯定,“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对“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最好诠释。

  欣欣向荣的绿色产业,绿意盎然的城市美景让不少人惊呼:吉安的发展理念之现代,城市品位之高雅,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印象。

  产业选择从“绿”出发——改变落后状况离不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吉安人坚决抵制用牺牲环境换来的GDP与发展速度,高起点介入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挖掘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后发优势

  吉安最大的优势是红色,最好的品牌是生态,最大的压力是发展。

  面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吉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实现老区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走一条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的路子。

  吉安市委书记周萌说,吉安从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相反,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因此,在产业选择中,吉安从“绿”出发,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到集约、集聚、聚焦发展。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吉安在面对产业转型挑战时实现跨越的突破口。近年来,通过开展大招商,主攻大项目,狠抓大投入,建设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破茧成蝶、脱胎换骨——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如今,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三分天下有其一”,并成为我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能规模化生产手机、车载音响、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屏、高密度多层线路板等电子产品。

  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无绳电话生产企业友利电电子将深圳总部迁往吉安,吉安友利电从一个曾经只是加工配件的“车间”,成长为每月生产液晶彩色电视机1万台、对讲机系列7万台、STB解码器6万台、车载监视器1万台的巨型龙头企业。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手笔推进,吉安深圳产业园、泰和温岭产业园等,让吉安成为沿海的“飞地”,快速集聚效益显著。仅2010年,吉安深圳产业园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在深圳产业园项目的带动下,香港及周边省市等地的企业也纷纷入驻,园区电子信息产业聚集效应日渐凸显。吉安深圳产业园初步成为长珠闽、港台和海外地区的产业转移基地。

  而2010年,设立于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通讯终端产业基地,则以打造特色产业为目标,5年内,产业基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5亿元。

  科技支撑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强,成为吉安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0年,吉安市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江西大圣塑料光纤有限公司完成的《通信用PMMA塑料光纤》获一等奖,为该市首次获此殊荣,获奖数与南昌市并列全省设区市第一。杰克公司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去年全市获国家级项目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8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6项。在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一批关键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展开。

  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电子信息产业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26亿元。新能源、微生物农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天人生态公司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新的起点,更加注重产品研发,成为行业龙头,主持了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去年企业实现销售额3.96亿元,纳税4800多万元。

  2010年,吉安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达到266.9亿元和56.24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3.96倍和2.77倍,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15.9%提高到37%。

  人居改善从“绿”入手——把森林引入城市,城市添了几分魅力;挖掘古韵,庐陵文化绽放异彩,城市有了独特个性。吉安人在绿色中展示出城市的品位

  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是展示庐陵文化的重要窗口。这座规划面积约216.67公顷的公园围绕山体和自然生态水体做文章,公园尚未竣工,就受到了市民的热捧。

  秉承“山水庐陵,生态吉安”城市定位,吉安下大力气打造生态、文化两张城市名片,以绿为魂,以水为魄,以文为脉,巧做山水文章。

  青原区正气广场,因民族英雄文天祥、南宋名臣胡铨的故里命名,公园依山而建,背靠青原山,面临赣江水,园内的山水园林景观秀美,市民在领略正气文化的同时,感受山水灵动。

  吉安县天祥公园,名人馆、农耕、手工、民俗、书院、正气等六大文化板块和田园秋实、水车雅憩、水巷古韵、云帆阁影等12个景点,集中展现了正气文化、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庐陵风情。

  一座座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一条条绿化主干道,让城市增加了会呼吸的绿肺,吉安因此更加清新活泼。

  在全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同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宜居新城。

  位于吉安市城南新区的市文化艺术中心,是吉安市的新“地标”,承建方是国内业界闻名的上市公司——北京城建集团。该建筑由152根摇摆柱构成巨大的竖琴造型,可抗8级地震。从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中,人们可以体会到吉安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精品意识。

  从设计到施工,精益求精,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市民建设更多的精品工程。近3年是吉安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新景观、新地标如雨后春笋涌现的阶段。吉安大桥等3个工程获鲁班奖,后河改造和滨江公园改造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心城区所有新建和改造道路全部实行管线下地、雨污分流,园林绿化和路灯亮化按照“一路一景、一园一品”的原则,大规模、大范围造绿、造景、造水,城市品位得到明显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

  有人说,来到吉安,感觉这里的树都显得特别精神。从树种的选配、树型的搭配到颜色的和谐,吉安人都进行了精心挑选和安排。

  800多名技术人员从林业、园林等系统中被抽调出来,深入到乡镇、街道、园区、林场等重点区域,对植树地块、树木品种、数量、苗源等进行认真核实,对土地平整、挖穴施肥、栽植质量、病虫害防治等各项工作精心指导。

  新干县城东近7亩的原县汽运公司汽修厂地块、城南近70亩的园区综合用地、城西老电机厂地块和城北14亩的新干县建筑公司北门车间地块,是原规划为商住用的4块“金”地,如进入拍卖,每块地都能拍得千万元以上。然而,该县主动放弃了这四块土地的拍卖,并投入数百万元将其改建成群众休闲广场。目前。城东地块已改建成川琴森林广场,城南地块改建园区休闲广场工程也已基本完工,其余两地块通过招标,近期将开工建设,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吉安,处处有美景,路路有特色,绿墙与花海有机搭配,传递着吉安的热情和张力。

  环境保护从“绿”着眼——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不忘呵护蓝天碧水,参天的古树见证了吉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不懈追求,清澈的河水述说着吉安人对污染说不的远见卓识

  城市要扩张,高速公路、机场、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要建设,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不时摆在吉安人面前。

  吉安有樟树300余万棵,其中古樟数量居全国之首,享有“樟树之乡”的美誉。吉安人世代栽培并保护着樟树。

  近年来,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樟树的保护成为全市上下关注的焦点。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涉及樟树2307棵、泰和县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涉及樟树723棵、吉莲高速涉及樟树85棵……需抢救性移植的樟树越来越多。对此,吉安对全市分布的樟树进行调查、摸底、定性,确权发证。古樟树,建档挂牌专项保护管理;野生樟树,严禁非法采集,严格审批管理;人工培育樟树,分林地、非林地严格审批手续管理。结合城市绿化工作,吉安人创造性地将需抢救性移植的樟树搬进城区、搬进公园,既抢救保护了水淹区的名木古树,又达到了让城区迅速成荫成景的效果。

  在鸟语花香的市庐陵文化生态园,“镇园之宝”千年古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颗原本屹立于峡江库区吉水县水田乡的千年古樟,经过吉安人半个月的抢救性移植,终于在庐陵文化生态园成活,成为吉安市生态园林城及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名片,也成为世界有资料记录树龄千年、留杆最高、土球最大、树枝展幅最宽、重量最大的一次树木移植。

  市长王萍说,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坚守“绿色发展”之路,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永新,工业园区建设推行“先建污水处理厂、再引进相关企业”的理念,针对皮革产业园、铜产业园有污水排放的实际,该县投资近亿元建设了皮革污水处理厂,投资2亿元建设了电镀污水处理厂。

  如今,吉安市13个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完工,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关闭了26条化学制浆生产线,自此,吉安彻底告别了化学制浆造纸企业。

  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无烟产业,也是吉安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吉安是个农业大市,并且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全市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城乡统筹有了经济支撑。2010年吉安市粮食总产达374万吨,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保持了我省近五分之一的份额。遂川成为全国最大的金橘产区之一,永丰成为我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4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26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0家,龙头企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而旅游业乘庆祝建党90周年东风,呈现井喷态势。革命摇篮井冈山今年上半年的门票收入就相当于去年全年。

  依托“井冈山”的品牌效应,吉安积极整合“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构建出以井冈山旅游为龙头,以武功山、青原山等生态休闲旅游带和古村、古迹、古韵为代表的庐陵文化景观带为两翼的“大井冈”旅游圈,力争将老区吉安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沿海休闲后花园,让旅游业成为吉安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们惊喜地发现,赣江水更清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在吉安得到了严格执行,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吉安建立了21个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档案,开展饮用水源污染整治后的督察活动,全面清理赣江吉安段及其支流源头和沿岸地区的污染企业,完成了对沿江、沿河化工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排查企业23家,其中涉及危险废物转移的有4家,清理整治位于赣江沿岸及其支流岸边的化工、石化企业2家。

  2010年,赣江吉安段水质I类水质提高了4.3%,消除了V类和IV类水质,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100%。

  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已成为吉安人倍感骄傲的城市名片。
沙发
发表于 2011-7-23 14:17:02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关注一下新闻
板凳
发表于 2011-7-27 10:30:32 | 只看该作者
永龙.永吉.永八.永乐.105公路两侧都没绿起来。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7 04: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