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白茶产业发展走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5: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省种植规模最大,单个茶园面积最大,是全省最大的标准化有机白茶生产基地;

  建成茶叶加工企业5家,拥有灵华山、井岗峰、金庐陵、茗如玉、六一居等众多白茶品牌,其中江西灵华山白茶开发有限公司成长为省级龙头企业,“灵华山”白茶荣获江西省著名商标;

  自2006年参赛以来,在由世界茶联合会主办、两年一届的国际名茶评比中,连续四届获得金奖;在“中茶杯”、“中国名茶”、“江西绿茶”等众多评比中,也是特等奖、一等奖、金奖的常客,深得专家、客商和消费者好评;

  ……

  仅仅11年,永丰白茶产业就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为该县活力十足、产值过亿的农业支柱产业,扮绿了荒山,带富了农民,演绎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融共赢的神奇。

  万亩荒山披绿妆

  如黛的茶山连绵起伏,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欣赏青山千行绿,穿行纵横阡陌间,清明前后,鹿冈乡李家村2300亩白茶基地成了人们踏青的好去处。

  然而11年前,这里却是荒山野岭。土地贫瘠,杂草丛生,有的地方甚至裸露出大片的黄土地。2004年,浙江客商汪来祥严格调查实地气候条件,放弃房地产投资,从浙江安吉引种珍稀白茶,让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妆,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永丰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8℃,十分适宜白茶的生长。在发展白茶产业的过程,该县坚持“产业园区化、园区景观化”的理念,立足适度规模、便于休闲,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引导客商向荒山、滩涂地进军,建生态茶园、休闲景区。

  该县大力实施“村村通、组组通”交通工程,水泥路、柏油路穿行崇山峻岭间,直达各个村落、各个生产基地。路通了,昔日的荒山坡成了“香饽饽”,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也推动了白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目前,全县鹿冈、七都、罗铺、恩江等地已建立了5个白茶种植集中连片基地,全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3万亩,个个基地都绿色如茵,成了市民喜爱的景点。

  数千农民奔富路

  灵华山下两旗新,腻绿长鲜清谷春。清明前后的20多天是采茶的最好时机。白茶的采摘标准非常严格,无法机采,全靠人力,且必须是两芽一叶或一芽一叶,俗称“两旗一枪”或“一旗一枪”。时间短、要求高,采茶季节,全县的万亩白茶基地需要大量的季节性采茶工,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不菲的劳务收入。

  鹿冈乡贯田村港边村组今年59岁的邹美莲是采茶女工中的熟面孔,自2006年白茶开摘以来,她已经在这里采了10个年头的茶。“30元一斤,每天可以摘上三四斤,一个采茶季节下来,我这个老婆子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据了解,仅鹿冈李家山白茶基地,高峰时采茶工上千人,公司一年仅支付采茶工工资就高达400多万元。

  与邹美莲不同,农民李佑良在企业从事的是生产管理的岗位。企业落户以来,李佑良利用当地人的身份帮助流转山地,组织采茶工、修理机械设备、后勤管理等,11年的耳濡目染使得这个以前不知白茶为何物的庄稼汉成为了公司的多面手,他的工资也一路看涨,目前工资3至4万元/年,超过了村里大多数的打工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4-18 15:10:3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soso_e100:}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7 01:2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