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子因房产纠纷被亲生母亲强送精神病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4:0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母亲强制送进精神病院女子首次详谈悲惨遭遇

  精神病“强送”行规僭越司法权亟待修正

  “被精神病”事件的当事人朱金红告诉记者,到了医院之后,她母亲的代理律师帮她办理了入院手续,一直到住进病房都没有见到医生。经历了这些,她才知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强制收治的对象,不管是正常人还是不正常的人。

  目前由于我国精神卫生立法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很多人“被精神病”却无力逃脱。这种情况的共性是,送治人与被送治人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原因是隔离治疗使送治人获利,同时医疗机构从中获取商业利益。由于精神病院缺乏保护病人的动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出现给钱送治就接收的情况。

  近年来,围绕精神卫生立法的关键——精神病患者的诉权和入院是否需要司法程序的争论愈演愈烈。有专家认为,对精神病人实施强制住院只能适用医疗规范,不能适用法律规范。也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掌握这套模糊的精神病医学标准的医生能够很容易否定公民的自主能力,阻碍我国法律体系对公民权利提供的实体保障和程序保障

  □ 视点关注   

  法制日报记者 任雪

  “法律上缺乏精神病鉴定、收治的合法程序,精神病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收治不规范,我母亲正是利用这些因素,将我强送到精神病院,从而达到获取我财产的目的。”这些话,出自备受关注的被亲生母亲指有精神病一案的女主角——朱金红之口。

  在成功逃离母亲的软禁后,为了洗刷自己被诬陷为“精神病”的名声,10月10日,朱金红在北京一家宾馆内首次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独家专访,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她被母亲指有精神病、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的经过。

  《法制日报》记者发现,朱金红的遭遇并非偶然。长期以来,我国在精神病患者收治制度、精神卫生立法等问题上的缺陷,导致精神病医学中该收治的不收治、不该收治的却被收治的混乱局面出现。

  精神病院尽管已经承认朱金红“具备了出院条件”,但根据行业常规必须“谁送来谁接走”,否则坚决不放人

  坐在记者面前的朱金红,身着红色外套、米黄色裙子,挽着头发,由于长时间被强迫服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品奥氮平,她的目光显得有些呆滞,但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朱金红都面带笑容、情绪稳定,思路也非常清晰。

  在朱金红看来,她的母亲送她到精神病院的过程既可恨又好笑。

  朱金红是江苏省南通市三余镇人,大学毕业后,她凭着勤奋努力,在国外赚了钱。2000年,她在老家给自己的母亲盖了一幢楼房,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小洋楼”。随后她又相继在北京、上海、南通等地购买房产用于出租。由于朱金红身在国外,房租都由她的母亲唐美兰收取、打理,而她万万也想不到,这一切竟然让母女反目,让自己成为“精神病患者”。

  朱金红告诉记者,这一切源于自己要收回交给母亲打理的3处房产。她的母亲今年74岁,但是性格非常强硬、偏执,而她自己一直都很顺从,唯有这次收回房产忤逆了母亲打理房子的意愿,所以老人一直不放过她。

  事情追溯到2007年。当时身在日本的朱金红接到位于南通市房产的几个邻居的投诉,称她的母亲把房子租给一些不正当职业的租客,影响了附近邻居的生活。

  “我在电话里责备了母亲,并说要收回这几处房产的打理权,母亲在电话里跟我吵了起来,最终不欢而散。”朱金红说。

  2008年9月底,朱金红从日本回国,迅速收回了在上海、南通的房产。然而这些没有瞒过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姐姐、姐夫四处寻找她。无奈之下,朱金红于2009年8月再赴日本。

  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回到日本后的朱金红失去了经济来源。今年3月,朱金红再次回国。原以为家人已经化解了以前的不愉快,从浦东机场下飞机后,朱金红就给母亲打了电话,主动邀她放下不愉快,希望母女和好。

  朱金红的母亲在电话里不置可否,问了她的住址后便挂了电话。第二天,母亲来到朱金红的住处,一起来的还有两名男子。在门口等候的朱金红被这两名男子强行拉上车。上车之后,朱金红的母亲对她说:“你有病,我要带你去治疗。”随后,不顾朱金红的反抗,把她带到了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暨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

  被送到精神病院以后,由于不承认自己有病,朱金红被强制吃药,奥氮平由1粒逐渐加到3粒。而精神病院的伙食令她经常吃不饱,早晚饭都是萝卜丝和稀粥,她经常饿得睡不着觉,急切地想出院。

  朱金红告诉记者,入院没几天,母亲就来询问她的身份证、护照、存折等物品的存放地点,并对她说,如果说出存放地点的话,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出院。饱受强制治疗之苦的朱金红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据朱金红讲述,入院一个月之后,法官到医院进行调查,这时她才得知,母亲在将她强行送到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次日,就委托律师向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认定“朱金红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期将其名下所有财产交由她打理。

  “我向法官讲述了我的遭遇,法官也非常同情。”朱金红说,母亲并没有履行让她出院的承诺。入院3个月后,朱金红在其律师、母亲等人的陪同下,在苏州一家司法鉴定所做了司法鉴定,鉴定结果为:朱金红接受鉴定时思路清晰,精神正常;既往有无精神病因无任何客观旁证材料无法证实。在面临不利证据的前提下,朱金红的母亲及代理人中途退庭,此案被法院按照自动撤诉处理。

  “在此期间,妇联、人大都来看望我,给我带了一些吃的,改善我的伙食,并安慰我。我多次要求出院,但是医院说谁送谁接,所以我一直没有出院。”朱金红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此后,随着朱金红的事情在媒体及网络上公开,社会要求医院放人的声音四起,有关部门甚至就如何放人问题多次召开协调会。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尽管已经承认朱金红“具备了出院条件”,但根据行业常规必须“谁送来谁接走”,否则坚决不放人。

  一方面是朱金红的母亲认定,必须在朱金红签了财产转让委托书后才接人;另一方面,朱金红抵死不愿跟娘家人走,她担心回家将面临更不可测的危险。事态长久陷入僵持,朱金红继续在医院里度日如年。

  事情在9月14日有了逆转。朱金红的母亲突然出现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提出要接朱金红出院。

  朱金红告诉记者,她被母亲接回家后,就被软禁起来,她的母亲不允许她出门、跟外界联系,并把家里的电话都拆了,逼她吃药。随后为了躲避媒体,又带她到较为偏僻的舅舅家,母女两人寸步不离。

  “到了舅舅家,过了10天左右,她经常出门,我偷听到她说还在准备诉讼,要求法院判我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我偷偷用舅舅家电话给同学打了电话求救。”朱金红说,在当地警方、网友和同学朋友的帮助下,她从舅舅家被解救出来,但是母亲仍然不离开她。随后经过规劝和妥协,有关部门将她和母亲一起安排到妇联庇护所的一间屋子里。其间,甚至连她去洗手间时,母亲都要跟在一起,半夜经常起来骂她。最终,她趁母亲睡着,穿着睡衣、提着鞋子光脚逃出了庇护所,随后被网友收留并四处躲藏。

  “我再不逃出来肯定要被逼疯了。”朱金红说,由于她的姐夫因偷盖派出所的公章、出具“朱金红为精神病患者”的假证明而受到查处,为此她的母亲曾在接受采访时对媒体说,朱金红必须疯。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朱金红难掩逃离母亲之后的高兴。然而,她片刻的愉悦并不能带走隐藏在她身边的阴霾:身无分文,所有证件、银行卡都在母亲手里,接下来仍然面临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朱金红再三嘱托记者千万不要透露她的行踪。

  非自愿住院没有正当的程序规范,不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在实践中,卫生机构的行业规则也没有对收治程序作出要求,这是导致“被精神病”的直接原因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2 19:40: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很疯狂,无奇不有{:1_179:}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10 07: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