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门人物------------圣 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21: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30年 -- 国籍:中国

 







   
  圣严法师是一位国际性的宗教家,自十三岁于狼山出家以来,即立志终生以弘扬佛  

  一九九四年“学思历程”同书再获颁行政院出版物金鼎奖。

  一九九五年,法师电视弘法节目“大法鼓”获颁行政院新闻局“社会建设奖”。

  一九九五年获台北市教育局颁发“推动社会教育有功个人奖”。

  一九九六年,获第一届中国杰人奖。

  一九九九年,获第一届国家公益奖。

  二○○○年,获八十九年度行政院文化奖。

  二○○二年,获行政院内政专业奖章。

法为志业,法师是国际知名的禅师,更是一位律教禅兼备的宗师,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皆以圣严法师为汉传佛教代表,而邀请参与会议发表重要演说;同时法师也不断的获得国内外各界的肯定与发扬。

  对于这样一位受到全球肯定且令人尊敬的心灵领航员,你对他认识多少?现在就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圣严法师!

  人间比丘圣严法师,一九三0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十三岁出家,一九七五年荣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创办人,亦为国际知名的禅师,于国内外积极推广禅修,指导禅坐,成绩斐然。中英文著作百余种,译为多国语言,广布世界各地。

  圣严法师为更进一步推广文化、教育、弘法及修行等悲愿,将佛法落实人间,于一九八九年开创法鼓山,筹办法鼓大学,推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理念,荷担起现代佛教继往开来的神圣使命。

  民国十九年,圣严法师诞生在中国大陆江苏省南通县狼山附近的贫困农家,俗名张志德,没有人料到这个自幼体弱多病,成长奇慢,直到六岁才会走路、学讲话的孩子,日后竟将弘法于世,成为国际知名的心灵导师。

  在那个水涝荒旱、战祸连年的时代里,物资极度欠缺,肌饿成为常态,佃农们除了要缴给地主租粮,军队亦要军粮,年幼的孩子们都必须做童工,还常被军队征去构筑军事工程。

  圣严法师就是在这样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中度过童年,九岁入私塾,十一岁才正式入小学,但随时都得因贫困而辍学。

  即便如此,圣严法师从小就显露出独特的性格。

  有一回,在上海工作的兄长带回来一小串香蕉,大伙儿只能分着尝尝,他因身为么弟,幸运地分得一整根香蕉。

  咬了生平第一口香蕉,那味道真是太棒了,小小的他,竟舍不得再咬第二口,小心翼翼地将都已开始发黑的小香蕉收藏起来,预备第二天带到学校里,让每个同学都能一起尝尝这难得的人间美味。

  民国三十二年,当时还不满十三足岁的他,自愿随邻居到狼山出家。

  身分变为小沙弥常进,除了早晚课诵、撞钟击鼓、还得清洁环境、打扫庭院、整理厨厕,乃至于种菜烧饭、为老僧们洗衣服、倒夜壶……。即使又忙又累,但自觉对观世音菩萨特别有感应的他,听从师父的话,持续着每天五百拜,边拜边做观想:观世音大士手执杨枝,以甘灵清凉净水,洒在他的头上。

  果真观世音菩萨回应了他的祈请,几个月不到,才只有小学四年级程度的他,竟就把一本厚厚的《禅门日诵》背熟了,听师父讲《华严经.净行品》中的“毗尼日用”诸谒,居然也听得懂,这使他惊喜不已,同时发现了佛法微妙,可以度化世人,而不只是诵给亡灵做超度之用。

  “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却这么多。”年少的他,不禁在心里慨歎,同时,发下了愿心:希望尽己所能读懂、读通佛经,来日讲经说法度人。日后,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阻难,这个愿心从未稍减。

  虽然命运中历经磨难、坎坷,不见得就能塑造伟大与成功的人格,真正的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跨越磨难、坎坷的毅力与智能。因为出身于贫困,圣严法师深悉穷人的苦;走过烽火战争,亲睹水患天灾、尸横遍野的人间惨状,他更能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与和平的重要。这也使得圣严法师所传授的教示里,“人生化的佛法,人性化的佛学,人间化的佛教”此一明确的大方向永远不变。

  民国四十九年,中国大陆时局混乱,佛教界中,许多高僧、法师都走了,当时除了有钱自备机票和船票逃离大陆外,唯独进入军队是通往台湾最容易的路。

  犹如六祖慧能为逃避祸难,暂时隐栖于猎人队中,十八岁的圣严法师考虑再三后,也就隐身军旅,以张采薇之名当了通信兵随军队抵达台湾。

  然而他从未一日或忘自己的身分,无论升迁调拨,换到什么单位,都会主动声明:“原来我是和尚,将来还要做和尚。”

  十年军旅生涯,他大量阅读,范围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社会科学、佛学等论着,从戎而不投笔,以采薇、醒世将军、张本等为笔名,写作投稿,成为军中作家。

  然而修行悟道、重披僧袍的信念从未动摇。

  长时间参究人生问题,心念深陷疑团的年轻军人张采薇,在一个偶然的机缘里,巧逢虚云老和尚的法裔徒孙基隆十方大觉寺的灵源老和尚,在其点拨下,破参见性。

  “灵源老和尚一拍广单逼拶,一声有力直接的大喝:“放下!”来得正逢其时,这句机锋适时戳破张采薇满心的疑团,机缘成熟,心被这么一拨一点,满脑子的妄想杂念统统被逼进死巷,一网成擒,所有的挣扎煎熬,顷刻间消失殆尽。有如居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突然出现了一条缝,智能如闪光显现,光景无限。”

  虽然圣严法师至今都不肯正面承认在修行上彻见自性的证悟,但对于那次的体验,他形容:“这使我的生命,就好像从一个自我作茧的铁罐里蹦了出来。”

  民国六十九年,张采薇从军中退役,拜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法号圣严。之后到美浓朝元寺闭关六年。

  闭关期间,圣严法师行则拜忏打坐,解则阅藏经,继续研究戒律,研究心得即后来成书的《正信的佛教》,于今,这本书发行量已超过三百万册以上,并被译为越南文,地球上凡是有华人及越南人佛教徒所在之处,几乎都可见到。此外,在关房中,圣严法师融合了幼时学过的拳术及瑜珈术,创出一套动中修的方法--动态时仍然身心一致,既练身也练心的平衡身心方法,成为日后主持禅七的重要基础。

  民国七十六年,尚在闭关中的圣严法师接获东初老人快函,要他提前出关,做师父的愿意全力支持他到日本留学。

  但当法师终于决定赴日留学,消息传出,佛教界居然议论纷纷,由于在此之前赴日留学的青年法师大多还了俗,因此谣传法师一到日本必定还俗娶妻、饮酒食肉。谣言甚嚣尘上,原本鼓励圣严法师效法玄奘之西游、空海之入唐的东初老人竟也在此时收回成命,反对法师出国。

  一片反对声浪中,圣严法师将这一切都视为增上缘,更坚定他为重振中国佛教文化及教育而留学日本的决心--法师的目的,并不在于取得学术成就,而是希望藉此提升佛教的地位,让人们了解佛教绝非迷信,更非属愚夫愚妇的信仰,而是既知识化,又重实践,具高度智能的宗教。

  当时,圣严法师已三十九岁,身上除了一张机票,仅筹到一千元美金,即踏上了征途。正规学历仅念到小学四年级的他,以其数种著作的同等学力资格,获准进入立正大学硕士班。

  但再怎么节省用度,经济上的困窘从未消除,随时面临断炊及辍学双重忧虑,但圣严法师咬紧牙根,偶尔到留日华侨家中为亡者诵经超度,或充当导游,赚取微薄费用,勉强维持。

  所幸在几临绝境中,获得美国华侨沈家桢居士,隐名资助奖学金,圣严法师终于能够在拿到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取得博士学位的学问僧。

  在这段留学期间里,圣严法师的生活完全和在台湾时一样,着僧服、吃全素、朝暮礼佛,然而好事者的谣言,却未曾止息。而圣严法师坚强的意志,并不因此略受撼摇,即连中日断交时,人心惶惶,法师依旧以不变应万变,静心用功,不曾随之慌乱起舞。

  令人慨歎的是,取得博士学位的圣严法师,回到台湾,竟没有发挥所长的空间,乃在沈家桢居士的邀请下,前往美国。

因缘不可思议,法师也就此来到命运中最大的转折点上--在美国当起禅师,指导禅修。

  从最初仅有四个学生--两位学过中国武术希望透过禅修“增强功力”的美国青年、一位为治头痛病的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博士班香港青年、一位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就是后来追随法师出家的保罗.甘乃迪,法师开了第一期的禅坐训练班,很快地,慕名而来的学生渐多,之后,连哥伦比亚大学亦请圣严法师去教禅坐、公开演讲佛法,纽约区的电台WBI也闻风而来,多次恭请法师到电台接受访谈讲法论经,为听众解答禅修与佛法的问题。

  圣严法师把自己比喻为风雪交加中向前迈步的行脚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发表于 2010-11-29 08:27:53 | 只看该作者
与佛有缘
板凳
发表于 2010-11-29 08:54:17 | 只看该作者
LZ你是信什么 教的 呀!
地板
发表于 2010-11-29 09:20:51 | 只看该作者
{:1_160:}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9 12:5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枫 的帖子

{:1_213:}
6#
发表于 2010-11-29 14:5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深白色 于 2010-11-29 14:59 编辑

。。。。。。。。。。。。。。。。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11 03:1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