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青春在路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5:3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丰县潭头乡大学生村官张有厚因一张名为《木桥》的摄影照片获得全国首届“溪·桥”拍客大赛二等奖,在获奖背后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寄托着一个80后大学生村官为当地乡亲建桥的梦想。

    —— —《大学生村官的建桥梦》(2011年11月11日《吉安晨报》)

    2011年12月15日起,尿毒症患者可以享受免费血透治疗。吉水县人民医院也成为我省首批试点医院,在政策实行5个月后,记者来到吉水县人民医院采访。

    —— —《免费血透 延续生命的春天》(2012年4月5日《吉安晨报》)

    采访经历:这两次采访对我来说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是我人生中的首次采访,当天正是记者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很难忘;第二次我走进三个生命即将走向边缘的尿毒症患者,他们面对灾难仍然乐观的态度令我震惊,同时也感受到一项政策的实施关系到千家万户。

    记得当时去潭头乡花了将近4个小时才到。稍微整顿了一下,就来到那座仅60厘米宽的木板桥前。当时天还下着雨,对面小学的学生却要撑着伞走过这样一座光溜溜的桥回家。谁能想到改革开放30多年的今天,还有这样简易却承载着出行重要通道的木桥的存在。随后,我们采访了附近村民和当事人张有厚,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建桥的迫切和困难。听完他们的述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将此事报道出去,引起更多人和zf的关注,希望能够促成事情的解决。

    在血透室里,我亲眼看到尿毒症患者承受的痛苦,不得不承认生命如此的脆弱。之后,去了两个患者的家里,了解到一个原本殷实的家庭如何因病致贫。不敢说自己悲天悯人,但是他们的处境真真切切地刺痛我的内心。令人欣慰的是,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很坦然地面对生活。他们满意血透免费政策,从他们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这项惠民政策的实施确实点亮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希望。

    感言:这两个新闻事件都给了我真实。这里所谓的真实,是真实的内心感受,或者说是真实的触动。如何能获得这种真实,在路上的人生经历告诉我答案。为获取这份真实,我宁愿将青春更多地走在路上。
作者:本报记者罗仁瑾 来源:井冈山报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2 17: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