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09:2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入春以来,永丰农民趁着大好晴天兴水利,积粪肥,购农机,买良种,选秧盘……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鼓励下,永丰县农民干劲倍增,粮食生产实现“五连增”目标。去年尽管遭受洪灾,但该县粮食总面积达92.61万亩,总产量达3.317亿公斤,比上年增加了271万公斤,粮食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三成。

夯根基,从低产田到标准田

永丰素有“赣中粮仓”之称,是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多年来,永丰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兴修水利的脚步,从过去的肩挑手扛万民上阵到如今的机械化施工铁军作战,从争取国债资金到激活民间资本,始终把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来抓。
水利兴则农业旺,水利账连着农业账。为夯实农业发展根基,该县将有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到水利设施,强力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堤防工程、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并组织实施了20余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及9000亩“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建成了1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片片“水袋子”、“旱包子”由此变成了“粮仓”。
全县80余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5000万元,新增和 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全长20余公里的七都、八江、藤田等河道堤防工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00万元,使3万
余亩农田受益;高虎脑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1860万元,每年将增产粮食370万公斤;全国首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改善灌溉面积16.5万亩……仅去冬今春,该县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1.75亿元,资金投入之多,建设规模之大,均创近年新高。藤田镇岭南村于2009年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点,全村1400亩中低产田改建成为标准粮田,水、田、路综合治理和水利综合配套建设面貌一新,实现了旱涝保收,粮食单产由以往的200多公斤增至去年的450公斤,每亩增收180多元。

强科技,从优质稻到超级稻

春耕备耕时节,永丰农村随处可以看到农技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把课堂办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通过现场讲解演示、咨询解答、手把手传授等形式,向农民传授测土配方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薄露 灌溉等新技术。坑田镇罗珠村种粮大户邓冬根立春后就忙着在农田堆积粪肥,去年他租田113亩种值优质稻,产量达12万公斤,纯收入8万元。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县、乡农技人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从品种选择、播种育秧、配方施肥到病虫防治等方面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我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实施,双季稻比上年要多收近万公斤。”
科技提升成为粮食发展的“动力引擎”。该县依托县、乡、村、组“四位一体”的科技推广网络,建立了“县级专家组—乡镇技术指导员—村组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千家万户”的技术入户运行机制,完善了农业科技110、村级服务站、送科技下乡大篷车“三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并抓住列为“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契机,全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全县30.95万亩耕地吃上了“营养餐”,亩均节支增收30元。水稻轻型节本栽培技术、育秧抛秧、免耕直播、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走进每一丘田地。优质稻、超级稻广泛栽培,全县44万亩二稻优质率达98%。农业机械化节节攀高,全县机耕水平达到78%,使农民解放了劳力,缩短农时、减少损失。农业科技培训工程送到千家万户,让每户农家拥有一位科技明白人,全县科技推广入户率、到位率达95%以上,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64%以上。

拉链条,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沿陂镇毛家村农民毛兴根往年种植了不少优质稻,但好品种并没有卖出好价钱,如今他再也不为粮食贱卖而发愁,由于加入了“丰源”水稻合作社,他家10亩粮食拿到“订单”,确保在粮食市场价的基础上上浮10%收购,使他在播种前就吃下了“定心丸”。在永丰,随着丰源、金穗、稻花香等20余个水稻生产合作社的兴办,“永丰”、“永兆”、“荣发”等粮食商标也风生水起,农民们开始由千家万户闯市场改为牵手协会闯市场,直接让粮食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超市货架,减少了流通环节。
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以订单为纽带组建了粮食产业化协会,积极引导粮食生产基地创品牌,争创绿色食品认证,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为广大粮农铸就了增收“稳定器”。同时,重点扶持永穗、丰利、三友等粮食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江西绿珠实业有限公司在恩江、七都等乡镇建立千亩优质水稻高产基地12个,联系粮农4000余户,年加工精制大米2000万公斤,远销广东、福建等地,实现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260万元。
该县拥有90多家粮食加工厂,每年加工粮食副产品米皮糠达3000万公斤。为使粮食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该县先后兴办了鑫海粮油、赣丰啤酒、永泰粮油、新丰粮油、绿田油脂等绿色循环企业,大力发展酒类、饲料、米粉、糠油、糖粕、果萄糖浆等上下游配套产品,由此形成一条关联紧密的物料链,从低端到高端,环环相扣,将粮食“吃干榨尽”,拉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粮食附加值。绿田油脂利用粮食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皮糠,通过浸出法提炼米糠油,去年加工米皮糠6000万公斤,生产米糠油1000万公斤,糠粕52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创利税800万元。(来源:井冈山报)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6 06:2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