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乎:科幻文学为什么市场比较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6:4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乎,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帮助你寻找答案,分享知识;知乎,帮你发现更大的世界,让你了解更多的知识,知乎,聚集了高质量的问题,让你解答更多网友的问题,从而体现个人知识的渊博,在知乎你的威望就越高,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体现,看看知乎有哪些好玩的知识:
求设计方面的高人推荐个笔记本,主要用于大学室内设计专业学习
平面设计高手,帮忙想个毕业设计主题
Google Reader上有哪些可以学平面设计的RSS值得订阅
有哪些平常生活中我们一直使用的、实际上设计却不合理的东西

问:科幻文学为什么市场比较小?
答:我认为提问可以分为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询问科幻的作用,另一个是为什么科幻一直都是小众文学。
第一个问题,关于科幻的作用。在问题的内容中也提到了一些:提供了想象空间,借用科幻比喻等映射现实社会以警示社会。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虽然科幻不具有宣传科学的科普义务,但科幻中对科学的想象往往能激发读者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起到一定的科学普及作用。比如现代日本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就与早年流行的《阿童木》等机器人相关科幻作品有很大关系。在很多介绍机器人的纪录片中,担任开发工作的科学家都承认自己之所以投身机器人行业,是因为童年看过的科幻作品。
另一方面,科幻作品中常常会提出一个假想的世界框架,并在这一框架下演绎出各种故事。对打破思维定势和锻炼人的思维广度有一定的帮助。可以算是一种头脑体操吧。

第二个问题,科幻为什么一直是小众文学。
个人觉得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生产方——作者,一个是消费方——读者。

先来看一下作者。
科幻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他需要有科学知识作为背景框架,所以要求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造诣,对科学知识,常常是自然科学知识,也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作为科幻作者还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完成对假想世界下可能发生事件的推演。
一个人要同时具有这些能力,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拥有这些能力又还有兴趣来进行科幻创作而不是被其他可以得到更多收入的工作转移主要精力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作者人群相对于其他文学种类,要显得稀缺一些。(当然,这里指的是能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作品的作者。像我这种投稿屡次被拒的不算。)
虽然与科幻作品类似,对作者能力要求较高的作品类型还有推理小说、奇幻小说等。但奇幻小说因为想象不受现有科学知识的限制,所以对科学知识储备没有太高的要求。而推理小说则基本是基于当代世界背景,虽然剧情推理和讲故事的能力上要求比较高,但比如茶杯、桌子之类的不需要特别费神。在描写非现代人类世界的科幻小作品中,连例如水杯、垃圾桶之类的日常用品都要仔细推敲是否符合作品所在的技术背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石油枯竭的世界,大家无论如何也用不起塑料制品,所以,桌上摆着一个塑料茶杯要么是作品硬伤要么是这人富可敌国。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创作难度。
总之,由于科幻作品对作者的特殊要求,科幻作者不是一个很容易成功的职业。人数相对较少,自然作品数也会少很多。

接下来说一下读者。
科幻小说中因为会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比较硬的科幻(一部分国内科幻作者提倡称为核心科幻)甚至以某些前沿科学知识为主要核心展开故事。如果对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没有了解,作品看起来会极其艰涩,味同嚼蜡。
而从人们受到的科普教育来看。无论世界哪个国家,虽然在相当于高中学历的教育中都融入了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等各领域知识的基础内容。但因为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后,大多数人还是从事了与科学关系不大或者只与某个领域有些关系的工作。大多数知识会遭到遗忘。尤其在金融、管理等与科学知识相去甚远的行业尤其能得到高收入高地位的现实背景下,更多的人会倾向于从事与科学知识无关的工作。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大多数人不具有能读懂大部分科幻作品的能力。
比如我曾经在参加工作不久后,对身边的同事做过简单的科学调查。问他们一个在中学生物中每个人都一定学过的知识:现今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答案从鲸到人,五花八门。能回答出正确答案大鲵的几乎没有。而且很多人对此类问题嗤之以鼻,表示不感兴趣。
由此可见,愿意去读科幻和喜欢科幻的人本身就不多。这说明了为什么科幻往往在校园中流行,因为校园中的人还记得那些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科幻小说所描写的世界往往远离现实生活,一部分人会因此产生距离感、陌生感或恐惧感。这也进一步减少了读者数量。

综上所述,科幻作品的作者人数不多,创作出的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作品就少;另一方面,能读懂科幻并从中得到乐趣的读者也少。所以科幻就只能成为小众文学。

虽然科幻的现实如此灰暗,但近期中国的《三体》热,不能不说是科幻界一个振奋人心的事情。正是有刘慈欣等一批高水平、不计报酬、不知疲倦的作者的辛勤耕耘和一生不忘科学知识热爱科幻的读者,才让科幻虽然小众却一枝独秀,永远不死。
同时,《科幻世界》等杂志长期对科幻作者的培养和宣传也功不可没。

最后声明一下,我这里没有为什么人或者组织做广告的意思。(会不会越抹越黑呢?:-P )
全新的知乎 iPhone 客户端 2.0 版本, 让您可以直接注册知乎账号, 加入这个奇妙的社区, 并且在手机上, 以更酷的方式, 随时随地, 享受交流和发现知识的乐趣。通过知乎 iPhone 端, 您能够查看每日热门问答, 获取最酷的知识, 参与最神奇的问答讨论,更多神奇的问答请点击:
传统媒体出身,如何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
成都怎么很少互联网公司
请问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如何要成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该从哪方面去学习
新浪微博上的“互联网才子”是骗子吗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17 17:58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