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眼里的旅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0:3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段时间,我中了邪一样,痴狂于外出旅游。

工作之余,哪怕有一天半日得闲,我也要唆使亲朋好友,提点行囊,近则周围几个县区转悠,远则邻省甚或天南海北闲游。但凡逢着个什么节假日,更是如获至宝,早早地物色目标,谋划线路,再呼朋引伴,招兵买马,迫不及待地预备着,筹措着,激动地在心中一遍遍预演着游玩的快乐和妙趣。

为了目的得逞,我“暴力挟持”过老公,逼他向难缠的领导请假;“巧言诱拐”过同事好友,哄他们抛家舍子地跟我一路同行。每念及此,我都十二分感谢那些即使端着十分不愿但终极肯顺遂我愿的人。是他们的一时冲动,玉成了我当年对出游的狂热;是他们的心血来潮,陪我走过了山山水水,辗转城市的角角落落。

犹记得,那时出游的快乐,就像小孩子进进迪尼斯乐园一样,对哪里都心驰神往,对什么都爱不释手。一经出去,就敞开了撒欢,最难不过是返回。每次出去都打了鸡血般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回来时却满腿灌铅,步履迟迟,意犹未尽。

那时候,最自得的事,还不只是能够游玩,而是可以在许多被人津津乐道的风景名胜处,快准稳地抢占最佳位置,忍受着周围陌生人愤怒不满的眼光,然后强做各种自以为美的表情、动作,不惜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来拍照留影。再然后,屁颠屁颠地把一部分精心淘选出来的靓片片,不厌网络龟速之烦,一一挂在空间里,大秀可爱嫩萌之态,大晒幸福美满之状,专供亲朋好友在饭后茶余羡慕嫉妒恨之用。如若有那么两三个善解人意的主儿,肯在照片之下添上几句应时对景又正中下怀的评论,则更加喜不自胜,大大感念伯乐的知遇之恩,恨不得立即引为知己。细想来,这事做的真有点让亲者“痛”,而“仇者未必快”。

如今回想,当年之所以卯足了劲醉心于旅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向别人证明:我可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孤陋寡闻的人,你瞧,我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的世界多么五光十色,我也是走过南闯过北,见多识广的达人一枚。

基于这种炫耀显摆的心理,那几年没少瞎扑腾,一年不远游几次,就觉得穷途末路,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确认自己的了;一月不出去几回就似乎黔驴技穷,没有什么能焕发活力,增强自信的了。

也正因如此,所谓的出游,多带有“饥不择食”的困顿之色,遇上什么是什么,好赖不挑,去哪儿都成。想来那情形,定是有些窘迫已久、一朝暴发的促狭心理在作祟,而那为了炫耀和昭示自己的出游,未尝不是一种猥琐浅薄的荒谬行为呢?

或许,是前几年的动作过于频繁,渐渐地,也便发现,其实哪里的天地都是一样。就如同人,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五官长相差不多,所不同的只是在外形、质感、色泽上,这个黑些,那个白些,这个胖点,那个瘦点,这个美,那个丑,这个高,那个低而已。而自然山水亦如人,无论那一方天地,都有山有水,有花有林,有石有鸟,有虫有鱼,关于风景最基本的构件是相同的,只不过品质和配置略有区别。

但回根究底,无论是人,还是风景,外在的构成大同小异,关键是内在的含蕴千差万别。假如说贪慕人的花容月貌,是为好色,那么,贪恋山水之秀奇,亦为好色。

故此,本着“轻外重内”的传统宗旨,我认为,家乡的山水,异地的风情,纵有外在的不同,但在某种审美形态上,给人的感受异曲同工;在对人思想熟悉的引领和重塑上,也殊途同归。

正是这些,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我对旅游的一往情深。

再加上,不管是私人自驾游,还是随团集体游,都少不得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热闹是热闹了,安全也有了保障,同时还有人交换拍照,可谓一石三鸟。但毕竟嘈杂了些,匆忙了些,让人无暇静静欣赏,细细把玩,更谈不上独自咀嚼品味。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每次归来,除了满身的疲惫,满脸的憔悴,就是一架内存占尽、满载而归的相机,外带几个信眼看来的地名,脍炙人口的景点名。除此以外,别无所剩,空空如也。

所以,本该轻松饱满的旅游,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条件下,恶变成了一种走马观花、争相拍照、群情焦躁的遭罪。

现如今,我已没有了往昔出游的狂热,慢慢看淡了这件事。

虽说“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否则读尽诗书亦枉然,但其实,假如天南海北的山水都被克隆成了一个样子容貌,假如万千风景都被修整成了一个范式,假如条条大路都无一例外地通向了商业利益,那么,游与不游,赏与不赏,游一处和游多处,赏一方与赏八方,又有何区别呢?即便挂一,仍不会有漏万之憾。

达芬奇把同一个鸡蛋反复画了近千次,观察了近千次,他最后成了伟大的画家。但我们把这种内粗外糙、华而不实的事情,重复做上几万次,也成不了大家,只能是盲人骑瞎马,荒而殆矣,白浪费时间,徒让岁月取笑。

疾走奔驰过一段时日之后,方知驻足停留也是一种宁静的美。

炫耀显扬过几番年龄之余,终悟静水流深才是最有力量的退守。

现在,不管多长的假期,出游于我,都进入不了前三甲。在我看来,书籍更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书中的风景远比山水盛处更吸引人,书中的世界也远比自然界更广阔无垠。与其筋疲力尽地远游他乡,匆匆而过,不如静坐绿树窗前,在半亩方田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其效果不知强多少倍。

但旅游这件事,也不是非得束之高阁,置之不理。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仍然需要旅游,但就像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好的时间和精力也要合理泼洒在品质至上的旅游上。

旅游,就要有取舍,万不可贪大责备,囫囵并吞,那是对自己时光的糟践,也是对风景名胜的亵玩。

旅游,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去过那里,经历过什么,而是借大自然的山水之美唤醒心灵沉睡的那一部分,用湖泊草泽涤净思想蒙垢的那些角落,用花鸟虫鱼激活精神朽坏的那些器件,然后,收拾行囊,可缓缓归矣。

所以,好的旅游,是唤醒,是涤荡,是激活。
沙发
发表于 2013-5-6 21:13:26 | 只看该作者
徒步去西藏吧
板凳
发表于 2013-5-7 08:12:44 | 只看该作者
去返步桥悠悠
地板
发表于 2013-5-7 13:25:31 | 只看该作者
压力之下旅游也不错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2 14:22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