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三角班”戏---草根文化的代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3 08:1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西省永丰县地处江西省中部的丘陵山区地段。该县在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县至今,县史近千年。
  永丰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县民素以教化、开化、进化的三化精神鞭策后辈。因此耕读传家,蔚为风气,农家的草根文化也应运而生。
  永丰“三角班”戏,便是当地草根文化的一个代表。
  永丰“三角班”戏,是清道光年间由永丰单头戏和双头戏吸收溶汇宜黄“三角班”戏而成的。他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三角班初期是由当地的灯歌表演中分离出“单头戏”,戏名由只有一个旦角表演而得。形式类似“独角戏”和“单出头”,然而这种表演有一定局限性。尔后便发展成“双头戏”,类似东北的“二人转”和陕北秧歌。表演有一旦一丑,载歌载舞,诙谐欢乐。当宜黄“三角班”传到永丰后,当地的“双头戏”便在原有旦丑两角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生一角。剧目也随之增多,表演形式也由街头表演向戏剧舞台表演转移。声腔曲调也随之成熟并自成体系,手眼身法步也向程序化发展。
  永丰“三角班”戏现存剧目9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有《王氏劝夫》、《毛朋记》、《张三当裙》、《鬼打贼》、《胡公子上青龙山》、《过介岭》、《蔡郎别店》等。
  在唱腔方面,永丰“三角班”在“花鼓班”阶段的唱腔是曲牌体。吸收宜黄“三角班”韵调后,虽然带来了许多宜黄本子戏,但戏中的唱腔还是因剧名而异,没有固定的曲牌。后来,这些本子戏的唱腔,逐渐向程序化的板腔体发展。如《蔡郎别店》、《胡公子上青龙山》、《毛朋记》、《落马桥收租》等剧目就出现很多“三句头”、“快板”、“倒板”、“摇板”等戏曲板腔,唱腔曲牌120多个。
  在乐队编制方面,文场:板胡、三弦、二胡各一把,中音唢呐一支,竹笛一支。武场:尺一把,梆子一个,堂鼓、大锣、小锣各一面,中音钹一对。
  在道具、行头、脸谱方面,永丰“三角班”的道具大多生活化;行头也是有什么穿什么,没有人物行当对口的行头;至于脸谱,只有丑角有一定的形式,而旦、生只稍稍勾勒,演员便登场演出。
  永丰“三角班”流传久远,可以说源远流长。《永丰县志》记载“清乾隆时期,一旦一丑、二旦一丑的花鼓戏演出遍及乡间。”《永丰戏曲志》载“境内流传的民间戏曲主要是采茶戏,它是在灯歌——花鼓戏——三角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永丰“三角班”发源于永丰县石马镇层山村。1845年,该村村民郭銮龙到宜黄学戏归来后,组织了全县第一个“三角班”。此后,他带徒传艺,很快“三角班”在全县各地发展起来。发展到建国前,有职业戏班25个,草台班20余个。这些团体的演出,丰富了永丰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高台教化的服务。
  改革开放后,文艺传播的多元化,为永丰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诸多戏曲受到了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然而永丰“三角班”这一古老戏种在永丰民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永丰县七都乡牛山村,一支“三角班”队伍长演不衰,经久不止,后继有人。这里的“三角班”演出剧目都是手抄体,内容大多是驱邪求福、怡情兴孝的红敬戏,也有插科打诨寓教于乐的诙谐戏。这些剧目群众喜闻乐见。
  另外,演员的行头、道具简洁,脸谱趋于生活化,表演纾拙朴实,唱腔委婉动听。近于原生态的表演,拉近了观众的距离,极受到群众的欢迎。
  永丰“三角班”戏,像一枝胡公子上青龙山深山幽兰,开放在恩江河畔,灵华山中。它深深扎根在永丰县这片古老而又文化底蕴积绽深厚的沃土中,在各级政府和淳朴的永丰人民的呵护下,在太平盛世的今天,依然蓬勃生长,馨香四溢。
沙发
发表于 2013-6-23 17:38:29 | 只看该作者
文革前永丰有个采茶剧团是演采茶剧的,如采茶剧刘三姐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5-2 22:5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